分享

女病临证之要,善调气血冲任

 水木年华138 2017-09-22

女病临证之要,善调气血冲任

去岁深秋,阴雨连绵,整理书籍重温旧课思绪连珠成串,70年代随父侍诊历历在目,集成动笔之念。

1、临症之要,善调阴阳

家父常言,人言男病调气,女病调血,实则不外阴阳,无论男女皆是,人之有生,实赖气血,但总系于阴阳,善调阴阳者于庞杂错综之中每收桴鼓之效。

张某,女,32岁,70年3月4日初诊,产后月余,恶露不止,少腹坠胀,腰酸乏力,便干纳呆,苔薄白,脉细弱,症属产后气血两虚,宿瘀未净,治宜益气养血,祛瘀生新。

拟方:益气生化汤加减:党参15g、生黄芪24g、当归18g、桃仁12g、益母草12g、川芎5g、姜炭5g、炙甘草3g。水煎服三剂。

五日后二诊,药后腑气得畅,气血有复来之象,惟产后气血不足病程迁延,不易速愈,循原法再进,重在补肾,熟地24g、炒山药15g、山芋肉10g、生黄芪15g、杜仲10g、菟丝子10g、川断6g、肉苁蓉10g、芥穗炭6g、甘草3g,四剂,水煎日一剂。

三诊,恶露净,仅感小腹坠胀,烦热口干,舌红苔燥脉细,浊瘀已去,阳气有振奋之兆,而显阴血不足之象,而以养血益阴为治:生地18g、太子参12g、元参12g、麦冬10g、花粉6g、桔梗5g、炒白芍12g、黄精9g、山芋肉12g、甘草3g,四剂,水煎服,日一剂。药后体渐康复。

家父教诲,古贤有“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气为主”之语,乃为调治产后淋漓不尽之法。此案既有浊瘀内宿,又有产后气血虚衰之隐,浊瘀不清则气血无生,气血日衰则浊瘀复加,气血不足则无以固托,血不盈则无以滋养,诸症胶结,治当以调摄阴阳,益气血而补不足,须谋阳中求阴,秉温清之长而损有余,仍须得行走之品,相助以还阴阳平调之真身。

女病临证之要,善调气血冲任

2、把握冲任,养血固经

家父每谈脉论证,常谆谆嘱咐,观女科之古今,有谓难于男科之叹,实则男女受病,外感内伤未尝不同,唯女子有经、带、胎、产之别,所以甚于男子也。故《傅青主女科》云:“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然调经一门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此必知之。

贾某,女,17岁,72年5月3日初诊,自诉一月前,体育比赛后经事不调,每日行经淋漓不尽,延及十数日方罢,精神萎顿,纳谷不佳,舌淡脉细濡,多次延医省疾,仍月经绵延,频用黄体酮合乙菧酚人工周期止血,其证仍此起彼伏。也曾求诊中医,迭进益气养血固涩之品,起色仍微,病情缠绵,苦无终日。家父诊之曰:室女正值催发之时,全赖肾气推动,若劳体伤肾,定致冲任不固,此患者年二七刚过,天癸虽至而尚未成熟,故断不可无视肾气不足之虑。

遂投方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5g、炒白芍10g、熟地30g、芥穗炭5g、山芋肉12g、川断6g、焦白术15g、枸杞子12g、海螵蛸10g、甘草3g,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此方益脾肾而调摄冲任。

二诊,血下停止,继以前方加生黄芪15g、升麻3g,再无病情反复。

家父释之曰:“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非一定不变之法。临诊必须相机出入。是谓知规矩以成方圆,此案肾亏无疑,但兼脾虚统血无力。盖少女生长发育有赖肾气旺盛,然肾气尚需水谷培之,故补肾必兼扶脾,使先后天相倚为用。肾旺则冲任固,脾盛则气血固,其有相得益彰之望也。”


投稿作者

女病临证之要,善调气血冲任

王金亮,晋中市名中医,副主任中医师,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晋妇科流派,山西平遥道虎璧王氏妇科28代传人,平遥县委联糸专家,山西省优秀临床人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人。

平遥县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出版医学专著3册发表中医学朮论文及文章600余篇,从事中医妇科临床44年。善治妇人经,带,胎,产,不孕,崩漏及妇科疑难杂症。

| 本文为作者投稿,发于中医家,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