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农历八月初四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今年秋分时间为9月23日。自古谚语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从秋分这一天起,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秋分三候 雷始收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入地收声。 蛰虫培户: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 水始涸:春夏水长,到秋冬就会干涸。 秋天就这样来了,天一下子转凉,寒凉渐重,秋燥生起。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适应凉燥,以“平”为度,应从平淡饮食、平缓运动、平衡衣服、平和心情四个方面防“凉燥”: 平淡饮食 就是饮食上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不错。 平缓运动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平衡衣服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也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平和心情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一部分人容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心情愉快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秋夜渐长,天气凉燥会伤肺,大家容易出现咳嗽等症状。秋季是非常燥容易上火的季节宜患: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咳嗽、哮喘等这个时候需要滋阴养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那么秋分吃什么润肺呢?不妨尝试下6种滋阴润肺食物吧。除此,还可以适量喝一些蜂蜜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梨 梨是秋季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袭人时,出现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黄等症状,可多食梨。梨子是解秋燥的圣品,但考虑到梨子性质偏寒,所以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须隔水蒸过、煮汤,或与药材清炖就可。 鸭肉 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质含量也比猪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中不饱和脂肪易被人体消化,可以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 银耳 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银耳中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具有很好的润肤功效,再加上它的滋阴作用,确为秋季润燥的绝佳补养品。 莴笋 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因此莴笋叶丢弃不吃,实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百合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因为百合鲜品含黏液质,能够润燥清热,对于治疗肺燥和肺热咳嗽等症状非常有疗效。以百合为原料而制作的各种饮食,对清肺热都有一定的疗效。百合也有清心润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于百合偏凉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菜花 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维生素A的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百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发季节,洁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适时的保健蔬菜。 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责任编辑:南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