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节气丨秋分

 为什么73 2017-09-23


半热半冷之间 | 走过半个秋天


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时间: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分的是什么?


'秋分'的'分'除去昼夜时间均等之外,秋分还有一层意思: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故称之为“秋分”。另外,气候由热转凉。


秋分≠入秋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对于南方地区来说,还未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气象意义上的秋季是从立秋之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始日开始的。


秋分三候




一候丨雷始收声

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二候丨蛰虫坯户

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丨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秋分习俗


竖 蛋


“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

“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


祭 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的开平苍城镇的百姓,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养生




防秋燥

  


多喝水,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总之“润”字当头。

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

秋分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以上,应注意添衣。尽管“秋冻”也是颇有道理,但是关键部位如肩、颈、腹等还是不要挨冻的好~



防秋乏

  


秋分来临,更应该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如果天凉,也可选择在室内运动。



饮食调摄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情志调摄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天行大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运动养生

  


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秋分食谱



油酱毛蟹


[配料]

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

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

淀粉、食油各适量。

[做法]


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

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

蟹肚被斩剖处摸上干面粉。

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

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锅煎炸,

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

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

加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

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

收浓汤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

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


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猪肉炖墨鱼

[配料]

小墨鱼(乌贼)2个,

鲜瘦猪肉250克,食盐3克。

[做法]


将墨鱼、猪肉洗净后同炖,烂熟后加食盐。


[功效]


滋阴补阳,强筋健骨。



芝麻黑豆泥鳅汤

[配料]

泥鳅300克,黑豆50克,黑芝麻50克。

[做法]


将黑豆、黑芝麻洗净;

泥鳅放冷水锅内,加盖加热烫死,

洗净,干水后下油起锅稍煎黄,铲起。

然后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

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

文火煲至黑豆熟,调味食用,每日1次。


[功效]


补肾健脾,养血生发。



甘蔗粥

[配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

将甘蔗汁与高粱米通入锅中,

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黄精粥

[配料]

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

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


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

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适量即可食。

每日1剂。


[功效]


健脾补肾,养胃和中。



百合参地饮

[配料]

生地20克,百合10克,

人参10克,蜜糖15克。

[做法]


生地、百合洗净后放入瓦煲,

加入清水600毫升,

中火煮至汤约200毫升时,

用炖盅盛装,将人参洗净切片,

放入炖盅内加盖,小火隔水炖一个半小时,

取出待稍凉后加入蜜糖搅匀即可。


[功效]


益气滋阴,养肺润燥。

适合阴虚气弱或兼肺燥咳嗽之人。



板栗银耳小米粥

[配料]

板栗100克,银耳10克,小米50克,

枸杞5克,冰糖适量。

[做法]


银耳用温水泡发,

板栗剥壳去皮掰成小瓣备用。

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泡发好的银耳,

大火烧开后,加入小米和板栗,

转小火,慢慢炖煮约45分钟,

然后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

熄火,加入枸杞,盖上盖子焖10分钟即可。


[功效]


养阴润燥,补脾健胃。

适合秋燥伤阴、脾胃偏虚之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配料]

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

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做法]


莲藕、淮山洗净切块,

猪脊骨洗净、切块、

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内,

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养阴润燥,健脾补虚

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人用。




秋分小秘密



南北极过着共同的白昼: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秋分这天,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今日节气丨立夏

今日节气丨芒种

今日节气丨小满



以上小岐采编自互联网

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