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笔记,第一手骨科新认知笔记。 由阿联携手创伤网络学院推出的 《阿联笔记》 我们了解胫骨平台解剖 讲解了受伤机制 今天我们分析一下相关分型 分型 接着,我们来介绍,胫骨平台骨折有哪些分型?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有以下几种分型。 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根据二维X光片提出的分型。
第一种,是AO的分型。 AO的分型,根据它的骨折的部位,用数码来标记的话,那就是41。 那么胫骨平台,它可以是部分关节内骨折,那就处于B型骨折。 B型骨折再分三个亚型: 第一亚型,就是单纯的劈裂; 第二亚型,是单纯的塌陷; 第三亚型,既有劈裂又有塌陷。 这是AO的B型骨折。
C型骨折,根据AO骨折的分型,它的原则,就是完全关节内的骨折。 完全关节内骨折,又分三种亚型: C1型骨折,是指关节内是简单骨折,关节外也是简单骨折; C2型骨折,是指关节内是简单的,关节外是多段的粉碎的; C3型骨折,是指关节内也粉碎,关节外也可能粉碎。
二维分型当中,第二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是Schatzker分型。
Schatzker分型,它分为六型: 第一种类型,是外侧柱的单纯的劈裂; 二型是既有劈裂,又有塌陷; 三型是单纯的是一个关节的塌陷; 四型骨折,主要是指累及的胫骨的内侧平台; 五型,是指胫骨平台的内侧髁外侧髁都有骨折; 而六型是指,外侧髁内侧髁同时有骨折,而且骨折累计到干垢端。
第三种二维的分型,是Hohl and Moore分型。 这个分型系统,是根据受伤的机制,与旋转、剪切的外力之间的密切相关,而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Hohl and Moore的第一种类型是指,外侧柱骨折,在冠状面上可能有冠状位的骨折线; 二型,骨折线超过对侧的髁间嵴,它可以是在内侧,可以是在外侧; 三型,是指平台的边缘撕脱; 四型,是指这个撕脱,很可能与韧带损伤相关; 五型,它既有内侧外侧平台的骨折,同时有髁间嵴的撕脱,完全的游离。 这个类型,它的重点,是介绍了骨折形态,与膝关节稳定之间的关系。
刚才介绍的是,根据二维X光片而提出的三大分型系统。 那我们现在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我们理解认识,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的骨折,应该从立体的三维的角度去认识它。因此,在全身多部位都提出,根据不同的受伤机制,以及CT的形态,而提出柱的理论。 比如胫骨平台,就提出三柱理论。
所谓的三柱理论就是指,当膝关节处于伸直内翻位的时候,它可能造成的是内侧柱的骨折;当膝关节处于伸直外翻位的时候,造成的是外侧柱的骨折;当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受到撞击剪切力的时候,它可能产生的是胫骨平台的后柱的骨折。 因此,我们胫骨平台柱的理论,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那么近来,法国的学者提出了改良Duparc分型。
它的分型认为这种分型几乎可以满足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所有类型。 它也不外乎,是将骨折分为单髁骨折和双髁骨折,单髁又分外侧柱和内侧柱。 而外侧内侧柱里边,又分为三种亚型: 一型是单纯的劈裂; 二型既有劈裂又有塌陷; 三型完全塌陷。
同理,内侧柱和外侧柱相似,而在双柱骨折里边,它分为关节内的简单和关节内的复杂亚型。 如果没有干垢端累及,这是一型;有干垢端累及是二型。 那么,关节内既复杂,同时伴有外侧髁的塌陷,那就是三型。
除此而外,根据髁间嵴是否受累(因为,这和膝关节的稳定性直接相关), 分为内侧髁的骨折和外侧髁的骨折。 是否累及髁间嵴,分为一度、二度和单纯的后内髁的骨折。 临床,无论哪一种分型, 其实它的目的, 还是为了我们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我们明天见。 |
|
来自: lygs999 > 《胫骨平台骨折(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