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2

 太阳当空照917 2017-09-24

2.2西学的语言观

2.2.1西学理性派与经验派之四型兼论认识论与缘起说之关系

第十一讲

第二章第一小节就讲到这里了。下面讲西学各家派对语言和事物之间关系的看法,分三小节。第二小节就是总说西学各家,分成了理性派和经验派,各有四种类型,总说一下框架。然后分别介绍理性派和经验派的主要家派时间太紧张了,可能要省略一些,把这一章讲完

那我们就先讲第二小节,西学理性派和经验派各分为四型。这四型是依据两个方面然后两两结合,就成了四型:彻底的主观型和彻底客观型;温和的主观型和温和的客观性。

2-5  西学语言观诸家分类及代表学家总表

序列

派别

理性派代表

经验派代表

第一型

彻底客观派

柏拉图、黑格尔

基督教型之语言创世说

维特根斯坦(后期)

第二型

温和主观派

胡塞尔

维特根斯坦(前期)

第三型

温和客观派

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培根、洛克

第四型

彻底主观派

康德

休谟、贝克莱

 

就是理性派和经验派都分成四种类型,彻底、温和二分依据理性和经验方法来分,主客观二分是从缘起说方面说的。对于前者而言,若其方法是典型的理性或者是经验的方法即为彻底型,若夹杂了对方的成分,比如经验里混杂着理性,就说是温和型。客观、主观对理性派而言就是指他的理性是一种客观的理性还是个人自己的理性,如果是一种客观的创造世界的理性,比如说柏拉图,还有基督教中上帝的理性,那就是客观的理性,它创造的是整个公共世界。如果是个人的理性,这种创世的理性是个人的,比如康德的、胡塞尔的典型的是胡塞尔的他的意识发生论就是个人的意识,就属于主观型。经验的主观和客观是从他对经验的理解是主观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感觉还是大家共感的外部世界经验。

下面先看一下提纲,就知我这些组合的具体所指及具体代表。

第一型是彻底客观型,以柏拉图、黑格尔和基督教型的语言创世说为代表。说他彻底是从理性方法里没有夹杂经验。那就是彻底的理性方法,以理性为标准不夹杂经验标准的成分,主要是从认识的范围而言的。彻底型理性派认为理性所达到的认识范围是无限宽广的,能认识从形上到形下的一切领域,他不会给认识划界。那么相对而言,温和型理性派都给认识划界。从康德开始,在康德之前的理性派都是彻底型的。康德之前就是从古希腊巴门尼德开始,中间有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新柏拉图主义,然后进入了天主教学派;然后再到中世纪整个天主教的主体学说,唯实论再到莱布尼茨就是康德之前的那个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他们都是彻底理性派。都认为这个范围是没有界限的,是不需要划界的,理性的方法能够认识所有的对象,从形上到形下一切对象。理性的方法就是在语言里边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意识和语言里边认识事物的方法。认为心中有先验认识能力,然后通过先验认识能力,在纯理性里边以语言为工具所得出的命题就直接可以贯彻到外部世界当中去,这种先验命题却在经验里边有真理性,这就是理性的方法。

到了康德后这个就出现了温和理性派,康德是第一个。他就对理性的界限,对理性派的方法有效的范围发生了怀疑,然后他就给以适用范围加以了限定。也就是他加进了经验标准,他认为在我们经验所及的范围内理性方法是成立的,但是在经验不及的形上领域、超验领域,理性的方法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不能达到形上的领域了。这个在康德那里还是在犹豫,他并没有立刻把形上学立刻废掉。但是到了胡塞尔就把形上学取消了,主要就是胡塞尔。这是温和的理性派。

然后就说客观型,如柏拉图、黑格尔和基督教型的这种语言创世说是用客观型的、用语言改造成的本体来说创世的原因。他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公共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个人自有的世界。这种主观型的创世说了,这种创世的主体是个人的理性和语言,然后创造出来的是一个个人自有的世界,就是胡塞尔和康德这种创世说,他就是主观型的,他就创造出来的这种个人自有的世界,而不是大家公共的。

然后再看经验派。温和的经验方法就是亚里士多德、培根和洛克为代表。就掺杂了很多理性的成分,比如说实体的观念。在方法里边,演绎方法也占了很大比重,就是从一个总前提出发往下推演的这种方式也占了很大比重,这就是混杂着理性方法,所以说他是温和型的。

第一型的为什么说他是客观型的呢?他们所理解的经验是一种带有主体间性的经验,也就是一种公共的、客观型的经验。对于那种只是某些人自己才能经验到的而大部分的人经验不到的经验他倾向于不承认的,比如说科学对于气功、特异功能,他们就倾向于不承认。他们所理解的经验就是我们凡夫所共有的、都能经验到的经验。休谟、贝克莱他们在方法上是彻底经验的方法,也就是他们不加杂理性的方法了,他们把实体观念破掉了,他们的学说也不再用假设来推演体系了,所以就称为怀疑论。凡是在西学要建立体系者一般都要加杂理性方法,要作假设然后作推演。

主观型的就是说他们的经验不以上面为限度,除了这类经验他们承认之外,还承认个体独有经验。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经验范围更广,主观型的经验也包含着这一类的客观经验。就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体之间都有的,一种是个体独有的。休谟、贝克莱型的经验派所理解的经验范围更广,承认个体独有的经验作为真理标准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有唯我论的倾向,就说最后的标准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感觉的宗旨。我真切的经验到的事物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我都认为是真实的,不受其他人有没有经验的动摇,这样这里的经验差别可能就会非常大。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佛学和科学都主张经验,可是因为他们所理解的经验有着两种差别,科学是主体间性的客观性的经验,而佛学就是休谟、贝克莱个人自有、主观型的经验。由于他们所理解的经验不同,他们所作为真理的标准可能就相当不同了。科学就不倾向于承认这种饮水自知的经验,只有自己知道的那不算数,必须大家都要有的,那才算是科学的基础的事实。

下面我再接着讲一下认识方法与缘起说的关联。

认识方法就是理性和经验方面的特征,缘起说就是唯物唯心、主观客观方面的特征。粗看起来,认识方法和缘起说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唯物唯心与理性经验似乎可以任意的组合,但细分析起来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东西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某种关联性。

先从经验说。经验就分成了两种类型:主体间性和个体自有。那么其实也就是一种缘起说了。这种主体间性的就是唯物论,这种个体自有的经验就成为主观唯心论。唯物论肯定就是客观的。对经验的理解不同,也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形上学。比如马赫,他大概就是休谟那种类型主观唯心论,也可以导致客观型的唯物论。所以一定要对经验加以分析,不能一说经验那就是唯物论,那是不对的。经验也会导致主观唯心论,如马赫的要素论和休谟的印象观念论。一对经验详加分析就发现,经验直接就关联到他特有的缘起说了。也就是经验派也就只能有这两个方面,不能再有别的了。就是说客观唯心就不行了,主观的唯物也不可能有,对不对?

理性也是如此,理性分成公共的理性,也不是公共或者叫客观的理性,那么这种客观的理性会导致客观唯心论,直接关联到客观唯心论。就是康德,就是这个第一类型的。柏拉图、黑格尔、基督教型的就是客观唯心论。这种主观的理性导致导致主观唯心。这样主观唯心就有了两种形式,就有经验型的主观唯心和理性型的主观唯心。那么康德、胡塞尔的理性型的主观唯心论和休谟的主观唯心论。理性型那边就不会出现唯物论,跟他就有这样的关联,不能任意组合。也就是唯物论只能是经验型的,其他的那个唯心论就既有经验型的也有理性型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也就是唯物论只能是经验型的,没有理性型的唯物论,这个就这么说一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