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册P73

 我是谁谁是我呀 2017-09-24

P73(接上篇)

二、不具正信

如果对佛法和上师不具正信,没有虔诚心,那么听法也没有什么意义,根本无法进入佛法之门。要对治它,就必须对正法和佛陀的功德,坚信不移。

三、不精进求法

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求法,分为上中下三品;得法,也有上中下三品。如果有上等的希求正法之心,就能成为上等的修行人;有中等的希求心,会成为中等的修行人;有下等的希求心,会成为下等的修行人。如果不想向上师求法,对佛法没有一点希求心,当然得不到任何法门,更不可能成为修行人。因为正法本无主人,谁能精进,谁就能得到大利益。

要对治这种心态,必须生起正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的想法,进而对每一个法的句义,都生起希求的渴望。佛陀为了求得四句正法,上刀山,入火海,受尽难以忍受的痛苦。佛陀求法尚需受此大苦,何况无知的我们?所以,更应不顾一切艰难辛苦,去求正法。

四、心识外散

轮回一切痛苦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识散乱在外境上,并生(接下页)


P74

起执着,又因为执着而造业,以此陷溺在轮回之中。所以,听闻或修行佛法时,心识不要涣散,要断除回忆往事,也不要思考现在,或计划未来;不要受到眼、耳、鼻、舌、身、意和外境的影响,放下身边的事情,专心一意听讲,才能贯通听法的内容。

五、用心太紧

听法时,心的松紧要适度。如果只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就会听一句,忘一句,无法融会贯通。或是用心太紧,就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刚出家的室楼那,想学习禅定,佛陀要阿难教他。可是不论阿难怎么教,他还是定不下心,只好把他带到佛陀那里。佛陀问他:“室楼那,你出家前会不会弹弦琴啊?”他说:“会!”佛陀又问:“你弹琴时,琴弦要转得很松,还是转得很紧,才能弹出好听的乐音呢?”他说:“弦太松或太紧都不行,要不松不紧,才会弹出好乐曲。”佛陀就说:“用这样的方式来修心就对了!”室楼那依此而修,最终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我们以前听法非常用心,上师讲一句,就记一句,讲两句,记两句,最后听着、记着就睡着了。背书时也是这样,用心太紧,马上就睡着了,因为非常投入,连梦中都在背诵。可是如果太过放松,心散乱了,就想东看看、西看看,身体坐在课堂上,念头已经飘到外面去散步了,连上师讲到哪里都不知道。

西藏第一代施身法的成就者玛吉拉准也说过,正见最重要的关键,是松紧要拿捏,这和“中庸之道”意思一样。

松紧的哲学,不管在佛法或世俗法上,都是一门学问。人生有很多痛苦,就是因为很多心结无法解开。工作时,你太过投(接下页)


P75

入,就会有过度的期待,一旦结果或别人的表现,和你的期望相差太远,很容易失望。如果你不投入,太过懈怠,又不会有好结果。人和人的感情也是如此,好朋友太过亲密,自然会要求过多,很容易受到伤害。教育小孩也一样,你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和期望,当小孩达不到你的标准时,你会很失望;可是你不去管教他,他又可能变坏,让你很烦心。公司的主管太严厉,员工受不了,但太松,就没有纪律。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恰到好处,松紧适中,这样人生会好过一点。毕竟我们不是大成就者,扣得太紧或放得过松,都不容易成功,必须像弹弦琴一样不松不紧,恰到好处就对了。

六、疲厌

有的课程不是一两天就可讲完,需要较长的时间,或是闻法的条件没那么舒适,需要忍受拥挤、干渴、饥饿、冷热等等。一般人听课久了,会心生厌倦,这样无奈又疲倦地听法,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帮助。

如果因为冷热、饥渴、劳累或病痛等不适,生起了疲厌心,我们就要想,现在能得到暇满人身,听闻殊胜的佛法,是无始以来的福报成熟了,就好像“百世一餐”。一百世才能享用一餐,是多么珍贵难得啊,应该欢喜承受这些小小的痛苦。

同时,可以修自他相换,发愿代替一切众生感受饥饿、冷热的痛苦,如果生病,就发愿代替一切众生承受病痛。想一想,从无始轮回到今天,我受过多少次的生老病死,撑过多少次的寒冷炎热,曾经浪费了多少世的生命。即使这一生,也受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痛苦,但这些都没有意义。现在有机会听闻、实修佛法,(接下页)


P76

依靠生病等痛苦,就能替代一切众生的痛苦,而因为这样的自他交换,就能清净以前的无量恶业,圆满无量资粮,实在太幸运了。这是为了生生世世的利益,而现在再怎么劳累都是一时的,再如何辛苦也值得。

所以,不管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要忍耐,要提醒自己以欢喜心来听闻佛法。

「应断五不持」

听法时,有时会发生五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意义颠倒而持,“持”,是受持之意,这五不持,就是五种背离佛陀教法而受持的现象,使得所听到的佛法,无法对自己产生作用,所以必须断除。

一、持文不持义

持文不持义,是指听受教法时,只受持文词,却不理解义理,听法时,觉得上师讲的非常精彩,不知不觉,专注于上师美妙的语句,而忽略了真正的含义,尤其《普贤上师言教集》中,有很多大修行者学习、修行的故事,有时我们听的很高兴,会忘记上师讲述的重点,忽略了故事要表达的心要。

或是阅读佛书时,过于注重文词是否优美,但却不重视法义,不去深入思考体会,甚至认为文词不够优美时,就忽略不理会。其实,佛法的重点在于意义,文字是表达的工具,当然,没有文字,也无法表达意义,一般人都必须透过文字,才能深入法义,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两者要拿捏得当。(接下页)


P77

就像有些上师的教言,文字浅显易懂,但内容直入人心,传达了深刻的意义,只要细细体会,就能受益甚多。而有些把佛法当成学术研究的学者,能用优美的词句,说写甚深的佛法,但对于调伏自己或别人的烦恼,却没什么帮助。所以,不要太过于重视词句,而忽略了对法义的理解,这样意义就不大了。

二、持义不持文

持义不持文,是指重视义理,却不重视文词。

听法时,认为大概了解意义就可以,至于文字结构和用词,不值得重视。但这样会使词句和意义脱离,无法了解真实的法义,也不能以词句牢记在心中。

也有些人认为证悟空性,是透过意义,而不是文字,所以轻视语言文字的闻思次第。但这种证悟方式,必须是极为上等的根器才有可能,就像一些闻名的传承祖师。而大多数人不藉由文字,没有经过次第性的闻思修行,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太过偏执或轻视词句,都不恰当。闻思的时候,文字不可或缺;修行时,意义更是重要。所以,必须把文句和意义结合起来受持,不可以偏废。

三、未领会而持

未领会而持,是指没有真正领会法义,而产生偏差误解。

如果不明白上师所说的法,是了义或不了义,还是有其他含义,不加详察而造成误解,就会偏离了正法。要对治这一点,就要做到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就是依止、相信之意。(接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