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治疗地位

 增新zx 2017-09-25

高血压患者都知道,降压药有5大类。在五大类降压药物中,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 blocker,以下简称CCB),由于能有效地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20世纪80年代起即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降压药物。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CCB类降压药物降压效果可靠,可以与各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预防脑卒中效果出色,且无绝对禁忌症。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治疗地位

近年来,二氢吡啶类CCB中的代表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与其它种类降压药物比较的以临床事件为研究终点的临床试验,十分引人注目。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不仅有明显的降压疗效优势,能更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在不同的患者群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地位,同时建立起以苯磺酸氨氯地平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这种循证优势与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密不可分。

药物吸收:吸收迅速而起效缓慢

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平片制剂,口服后在胃内迅即崩解,通常在小肠上段即完成其吸收过程(缓释/控释制剂其吸收部位主要位于小肠下段、结肠)。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治疗地位

由于吸收时间短,因此不易受到食物、胃肠道动力、pH值等因素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且稳定,达64%~90%。这种平片没有特殊剂型要求完整性的限制,可掰开、研碎,便于鼻饲患者使用。

一般来说,平片吸收快,峰浓度高,起效也快。但它与其靶点的结合达到平衡的动力学过程却非常缓慢(完全结合约需5小时),因而大大缓冲了峰浓度的效应,不会产生“爆发”式的降压作用。或许可以形象地认为身氯地平是将药物一次性吸收后贮留在靶点周围的组织中,而缓控释制剂是一次口服后将药物贮留在胃肠道逐渐吸收。

药物分布:分布容积极大,降压作用持久

苯磺酸氨氯地平带有正电荷的身基侧链,使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子大量存留在带负电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血中浓度很低。其分布容积(Vd=剂量/血药浓度)达到21 L/kg,是目前已上市二氢吡啶类CCB中最大的。由于半衰期=1n(2)’分布容积/清除率,而身氯地平与短效类CCB(如硝苯地平)的清除率相差并不大,所以可以认为,氨氯地平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主要是因其极大的分布容积所致,而不是代谢清除过慢。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治疗地位

以上特点表现在降压作用上,氨氯地平降压和缓、平稳、持久,可有效控制晨峰血压,甚至可以涵盖偶尔的漏服(漏服一次相当于间隔48小时给药,血中浓度仅下降一半)。这一点对于老年患者意义重大。此外,连续等剂量服药时,药物需经过4~5个半衰期才能达到稳态血浓度,因此氨氯地平需服药7~10天才逐渐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既往认为这种和缓降压方式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一个劣势,但经过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和缓降压可以带来不兴奋交感神经,从而不增加心率的益处,而且这种和缓降压的特点正好契合了目前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所推荐的血压达标要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的要求,从而可以平稳控制血压,达到降低血压变异性、最终心脑获益的降压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苯磺酸身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74.

2、Hayashi K et al. Circ Res 2007,100:3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