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三件玉器——掌握古玉鉴定小技巧

 cxag 2017-09-25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古玩收藏自古风靡,这既是人们对文化认同的需求,也是对财富追逐的行为。环看大江南北,古玩市场林立,品目繁多。买的人多,假货自然多。我们在这里所指的真假就是“新”与“老”。今天我们来说说古玉鉴定

新石器时代开始祖先就开始制造、佩戴、使用玉器,伴随人类文明几千年。但在目前国内古玩市场的众多收藏品中,相比于瓷器、书画,古玉的整体价格还属于偏低的水平。所以现在有很多朋友开始关注和加入到玉器收藏队伍中。如何鉴定古玉?难不难?如果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当然难,但是通过下面的图片可以帮您更快的掌握一些鉴定要点,不能说这些就够用了,从玩的角度,咱得懂些游戏技巧啊。

这几件是清末至民国的玛瑙花片,在当时是缝在服饰上的装饰物。也是学习古玉工艺的好标本,成本不高,在古玩市场几十元到几百元就可以淘到一件。注意看下面细节图。

古时雕刻玉器都是用坨具人工打磨,特点是所有的阴刻线边缘整齐,刀锋干脆尖锐,如同用斧子瞬间劈下去似的。有藏品→1522→143→4826} 现代玉器制作都是电动工具雕刻,电动雕刻刀转速快,阴刻线边缘会有不同程度的崩口,不会像古玉这么干脆完整。

因为坨具只能雕刻直线,所以环状的阴刻线都是由几条直线拼揍而成的圆形,在每一刀之间有明显的接刀痕。

这张图下半部的虚线就是阴刻线的走刀过程,这个圆形是由6个直线组成,每一刀之间的接刀痕清晰可见。现代工艺没有这种接刀痕(高仿品会有,但是其实还是用电动雕刻刀,为了接刀而接刀,不自然),抓住这一特征,就可以轻松的分辨老玉与新玉的区别。

古玉雕刻是通过坨具慢速打磨,过程中不断往雕刻处注入解玉砂,通过解玉砂的硬度可以提高雕刻效率。注意看上图箭头处,阴刻线底部有明显的砂磨痕。

刀工犀利,边角完整无崩口。购买古玉时最好随身带一个高倍放大镜,20倍的就可以。

这张图就是现代电动雕刻痕迹,阴刻线毛糙,没有力感。对比前几张图,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吧。

这是一件清代和田玉烟嘴,烟嘴也是很多古玉爱好者入门时的必备品。也是很多玩和田玉的朋友所喜爱的,因为古时人们的开采能力有限,所有和田玉基本都是取自天然形成的籽料,那时没有现在所说的俄料、韩料、山料等等。学习它的工艺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和田籽料的油脂感。

烟嘴内部的掏堂是用管钻逐渐下去的,到合适的深度用锤子击打管钻上部,这样管钻底部的玉料会受力掰断。这个粗糙的断面也称“瓣根”,是鉴定老烟嘴钻孔的一个特征。

这是一件明代玉辅首环,古代门上的装饰物。很多朋友看了以为是镯子。明代的环形器打磨工艺没有清代那么成熟,仔细看可以观察到这个圆其实不是正圆,那是因为当时的工艺特点是“以不圆找圆”,用手顺着边缘处摸一圈就能明显感受到那种微小的高低起伏。

细节图可见边缘处的弧度是不均匀的,纯手工打磨找圆所留下的工痕。

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