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和尚講:對椎體突出症的各種治療方法

 阅海书馆 2017-09-26




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比較和分析,就目前來講,奇效正骨整脊法,對突出症的治療常規保守療法與此無以比擬,快速有效,治愈率極高。因爲有大量的臨床實踐,諸多的頸、胸、腰椎間盤突出病人在這裏得以康複。


正骨整脊——脊柱定點內外作用力正骨複位法,是壹種奇佳的治療突出症妙法,不吃藥、不打針、不牽引、不借助任何器械,中醫推拿手法複位,無風險,安全可靠,時間短、見效快,消除疼痛,立竿見影,在目前所有頸、胸、腰椎突出症保守療法中,安全、有效、康複率快。


中醫正骨調脊的診斷及治療理念:很多人腰腿疼痛、麻木經常被診斷爲腰椎間盤膨出、突出、椎管狹窄等,造成這些病因的真正元凶是脊柱椎骨錯縫(位)。通過詢問患者的病史體征、手法觸診和現代醫學的影像(X光、CT、MRI)三方面綜合確定椎骨錯縫(位)的節數、大小及方位。根據病因病情及錯位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法複位,使其錯縫(位)的椎骨重新回到正常(或代償)的位置。于是,膨出、突出、椎管狹窄不再壓迫了神經根或硬膜囊,腰腿疼痛、麻木症狀很快好轉或消失。


中醫正骨手法:

 

1、腳部診脈 2、脊柱觸診   3、壹指禅指針點穴  4、敲山振虎 5、隔山打牛  6、正骨複位  7、大推拿小推拿    8、大盤腿小盤腿  9、側搬  10、臥床休息。


是壹種獨創的脊柱正骨絕妙方法。其主要機理是:通過特定的手法,使錯位的椎骨重新回到正常(或代償)的位置,然後,設法拉開椎間隙,用四兩撥千斤、隔山打牛的功夫促使粘連的神經根松解、分離,突出物回納(或部分回納)、産生位移。由此,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或硬膜囊的壓迫。此手法壹箭雙雕,內外同治,核心目的就是使脊柱內外達到自然平衡。從而,各種外觀及不適症狀迎刃而解,比如脊柱側彎,長短腿會得到矯正;腰腿疼痛,麻木很等現象會好轉和消失。


正骨調脊,脊柱定點內外作用力正骨整脊複位法,簡捷快速,安全可靠,機理科學,技法獨特,療效確切,不易複發,遠期康複效果非常理想。願此療法造福于有緣的頸、胸、腰突症患者。


脊柱定位::摸不到的是頸壹;能摸到的是頸二;能轉動的是頸七;中間壹節是頸四;不能轉動的是胸壹;肩胛內側最突點水平連線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連線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點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連線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連線是腰四;骶椎上端第壹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脊柱穴位定位:壹椎大抒二風門;三椎肺俞四厥陰;心五督六七隔俞;八椎胰俞緊相跟;九肝十膽仔細尋;十壹脾俞十二胃;腰壹三焦腰二腎;腰三氣海腰四腸;腰五椎下關元鎮;小腸膀胱骶骨找;中旅白環椎尾沈;


腰椎診病: 壹側疼爲腰突;二側疼爲椎管狹窄;三點疼爲膨隆疝;中間疼爲腰肌勞損;三年以上爲鈣化增生;五毫米以上爲巨突;向後鼓爲後突;脊柱塌陷爲前突;再疼壹點爲滑脫;兩點壹側疼爲撚轉;交叉疼爲旋轉;三節以上壹側疼爲風濕;四五兩側疼爲腎虛;五壹兩側疼痛爲受風;按那那疼爲水腫;肌肉硬爲僵硬;脊柱硬爲強直;


神經分布:頸1頭頂頸2三;頸3就在頸項間;頸4雙肩5臂外;頸6大二指相連;頸7中指立;頸8小和五指限;胸1、2臂內分上下;3至12胸肋環;腰1盆帶2腿前;腰三主管膝周炎;腰4、5小腿內和外;腰5拇指緊相連;骶1跟腱通小趾;骶2腿主管後邊;骶3、4、5二陰轉;尾骨神經門裏圈;掌握皮神經分布歌,診斷治療賽神仙;


骨神經分布歌:頸4肩上扛;頸5肱骨上;頸5、6、7分三份,同屬上下岡;頸6撓頸8尺;頸6、7、8臂骨相;頸7中指骨裏藏;腰2髂骨上;腰3股頭藏;腰4大轉子;骶1骶4膝外相;腰三腿前腰5後;腰4腰5膝內裝;腰4胫腰5肺;腰5足拇指上’骶1、2肺跟小趾藏。


椎側疼痛觸診說明:


壹、八大痛源:1,關節障礙;2,痙孿;3,僵硬;4,損傷;5,勞損;6,腫脹;7,緊張;8,觸痛;


二、在低頸椎或胸椎的兩側肌肉內發現上述的任壹痛源,就會使頸、肩、肘、腕和手有反射疼; 


三、在低胸椎、腰椎或薦髂關節附近的肌肉,發現上述任壹痛源,就會使腰、臀、膝、髁和足有反射疼; 


四、在痛源附近的椎體,就是患椎,矯正此患椎,疼痛即消除。


正骨整脊療法:主要亦人體的經脈、肌肉、骨骼爲對象。舒筋活絡、正骨養骨爲目的。修複機體的自我平衡調節能力和自然生理免疫能力。調和營衛是氣血入常保持陰陽平衡,使體內産生氣隨血形、筋松脈通、骨健髓滿、髒壯腑盛。


退行性改變------椎間盤是人體中最早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組織,人在發育至成人之後,退行性改變就已開始,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經過壹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在起始階段,可能不出現任何症狀,人們並不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進展,直到質變階段,病症才暴露出來。並呈緩慢地、進行性發展。發展到壹定程度後,就會繼發周圍組織的損傷性炎症反應,刺激周圍神經的感覺支,從而産生疼痛症狀。


肌肉、韌帶附著點的退行性改變,肌肉、韌帶末端裝置的退行性改變是人體退行性改變的組成部分,肌肉、韌帶是人體各種活動的動力基礎,其末端附著點處是帶動骨骼、關節活動的力量傳遞的樞紐,也是應力集中或交會的部位,這些部位出現退行性改變時,極易遭致損傷。組織損傷後,就要經過損傷反應、炎症、愈合這樣壹個相當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它們常交織在壹起進行。


在損傷反應中,最早出現的病理反應是微血管的反應。微血管先短暫收縮,形成血流的病理狀態,出現郁血現象。在微血管反應區周圍,出現壹些致痛物質,産生局部疼痛症狀。同時,微循環病理反應後的壞死組織經自溶而將細胞內分解物,如酶類、胺類、激肽類物質和其他特殊細胞成分及體液堆積在傷區周圍,形成炎性反應。各種致病物質對感覺神經造成明顯刺激,使疼痛會加劇。


引起椎管狹窄的原因?多見的是椎體退行性變,其中包括1.椎間盤退變(有可能脫出)2.椎體骨質增生3.小關節增生使側隱窩狹窄4.椎板增厚5.黃韌帶肥厚,姿勢性坐骨神經痛,原因青少年長期的不良姿勢。中老年人壹般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內髒器官疾患。精神因素等所引起。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較複雜的。成年人青壯年多見沿坐骨神經徑路的典型放射性疼痛爲其特點病變多爲單側性疼痛位于下背部臀部並向股後部小腿後外側足外側放射成持續性鈍痛病友陣發性加劇爲刀割或燒灼樣痛夜間常加重行走活動或牽拉坐骨神經。


人體是有機的統壹整體-----中醫治療疾病,曆來重視辨證施治的治療原則,但同時也包含辯病論治的內容。辨病是根據患病部位特異的病因、病理及病狀特點,以辨析診斷疾病,故辨病論治患病部位特異的病因、病理及症狀進行治療,以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謂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壹,悉由胎。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儒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正如《素問·痿論》所兌:“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經筋爲病,多爲轉筋、筋痛、痹證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而瀉之。


十二經筋的循行:十二經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十二經筋行于體表,不入內髒,有剛筋、柔筋之分。剛(陽)筋分布于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爲主;柔(陰)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爲主。足三陽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結于順(面);足三陰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結于角(頭);手三陰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內上行結于贲(胸)。有些關于經絡問題下面在講,包括藥物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