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者来稿】窥一斑知全豹:甘肃秦安县清真见闻

 jimmyliusss 2017-09-26

秦安县在甘肃的清真氛围并不算浓厚,但也可见一斑。上图显示包括卫生纸等各种用品都冠以“清真”。

上图是秦安县饮马巷清真寺门口的宣传报,说的是长春的事。

上图是北京至兰州的高铁上,一个回民打扮的男子拿毯子在火车上礼拜。


附:


长春城市民族工作升级版让回族群众更幸福


开栏的话:

  地处东北亚腹地、北国边境的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这里不仅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满族发祥地和蒙古族聚居区之一,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任务都比较重。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吉林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实现了民族关系和谐融洽、边疆稳固安宁。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在吉林》专栏,系列报道吉林省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在吉林长春,有近5万名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众。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回族同胞对民生服务有特殊的需求。为了改善他们的民生需求,长春市不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升级版,先后投资约6亿元,建立了涵盖入托、上学、婚恋、宗教生活、节庆活动、居住环境、养老、殡葬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让回族群众生活更幸福。

  回族小学:将民族特色融入教学中

  “查拳是回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武术,我给你们打一套看看吧。”谈起学校的社团活动,天性爱动的沙禹伯迫不及待地给我们演示了他练的查拳。

  在长春市回族小学不算宽敞的会议室里,沙禹伯一招一式地展示着自己的身手。在这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中,一颗功夫梦的种子正在萌芽,“爸爸妈妈听说学校要教我们练查拳,都很高兴,也特别支持我练。”

  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这是长春市回族小学的办学特点。校长韩涛介绍说,学校不仅专门开设了阿拉伯语课,还撰写了民族风情文化课的校本教材,让孩子们通过课堂教学了解每一个民族的特点。“在课后的社团活动中,我们也尽量结合回族的特色,举办与民族体育、民族文化有关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在长春市回族小学,即使是汉族学生,也非常熟悉回族的风俗和文化。四年级汉族学生钟婷说,她非常喜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每到这些节庆日,学校就会组织孩子们到清真寺参加集体活动,钟婷和舞蹈社团的小伙伴们就会有机会登台表演。“那天会特别热闹,也会特别开心。”钟婷说。

  “我们的民族风情文化课并不是呆板地对各民族进行简介,而是将课下学生自主学习和课上老师的提问讲授相结合,让学生们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年轻的阿拉伯语教师杨真真说,她同时还承担着民族风情文化课的教学任务。

  杨真真是回族,在这所学校读过书,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她说:“我特别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能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并把我们的回族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回族婚姻介绍所:帮助回族青年找到心仪对象

  “回族青年的婚恋问题,可是个难题。”长春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杨磊介绍说,回族青年都想找与自己生活习惯相同的伴侣,但遇到合适的人却并不容易。

  为解决回族青年的婚恋难题,长春市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回族婚姻介绍所,回族男女青年都可以凭身份证到此登记。“我们这里每天都有人前来登记。从年初到现在,经我们婚介所介绍而成功结婚的情侣已经有十多对了。”在婚介所工作的“红娘”杨阿姨笑着说,“当红娘,牵姻缘,自然是件好事”。

  “何止是好事?简直是帮了我们大忙。”回族青年马彦丰说。马彦丰是婚介所的“常客”,他的婚姻大事就是通过婚介所促成的。但是结婚后,他仍然常常往婚介所跑,不了解内情的人经常拿这件事开他的玩笑。“我们回族都想找个本民族的对象结婚,这可是个大事,家里人都要帮着参谋。所以,我就经常到婚介所翻翻登记表,帮弟弟、妹妹们寻觅寻觅合适的对象。”马彦丰一边翻看着登记表,一边笑着解释。

  除了这种“翻表格,找对象”的方法,婚介所也经常举办大型的相亲会。杨磊说:“我们为相亲会起的名字叫‘新月之缘’,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年轻人提供交友的平台,让他们增进了解,早日找到心仪的对象。”

  回族福利院:让无依无靠的回族老人有依靠

  从长春市区驱车来到双阳区双营子乡大营子村,司机指着路边一座阿拉伯风格的建筑说:“这里就是长春市回族福利院。”

  长春市回族福利院成立于一年前,现有床位60张,主要负责市区内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回族老年人,以及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无自理能力的回族老年人的养护与医疗康复。福利院院长马春育说:“福利院是公办的,对符合规定的住院老人不收费用,但福利院仍处在起步阶段,前来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老人并不多。”

  75岁的回族老人韩玉香和她50岁的女儿米莉共住一个房间。米莉是智障人士,身体状况也不好,需要长时间看护。“住进福利院之前,都是我一个人照顾她。我年龄大了,女儿身体不好,我有时照顾不了她。现在好了,福利院里有这么多朋友,有什么情况,大家都能帮得上忙。”韩玉香所说的朋友,指的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韩家母女住的房间很宽敞,原来分置摆放的两张单人床被并排摆放在一起,这样方便她照顾女儿。房间里有衣柜,还有空调和电视。韩玉香说:“有这么多人帮我分担困难,我现在感觉省心多了,每天和姑娘聊聊天、遛遛弯、看看电视,日子过得轻松多了。我比刚入院时胖了6斤呢。”

  福利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卫生所、浴池、洗衣房、清真食堂等一应俱全。马春育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卫生所的力量,继续增加专业医护人员,备齐药品种类,还想增加一辆急救车。这样老人们如果有什么突发紧急情况,我们能及时转送到其他医院救治。”

  清真寺社区:回族群众的大家庭

  极具民族风情的大牌坊,一排排蓝白相间的楼房,这是长春市清真寺社区的醒目标志。

  “2008年回迁之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社区居民金丽回想起住平房的日子,印象依然十分深刻。“那时我们就怕下雨。平房地势低,一下雨就发水,往屋里灌,一家人挽着裤腿、站在屋里掏水是常事儿。”

  如今,金丽一家住在50多平方米的回迁房里。“我们老居民现在都住楼房了。回迁时,社区把回族居民都安排在一栋楼里,附近有回族托儿所,有回族小学,有清真市场,政府每年还给大伙儿发肉食补助。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金丽说。

  在清真寺社区,这样的生活变化就发生在每个普通人身上。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晶介绍说,清真寺社区有回族居民600多人,想办法为回族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社区日常工作的一大主题。

  清真寺社区经常举办一些各族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来促进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比如,开展民族知识竞赛、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民族情创业技能培训等。其中,民族情创业技能培训是针对社区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举办的,很多群众因此受益。高晶说:“相比以前,社区各族居民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大家还想过更好的日子。这就需要社区为大家作更多努力,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