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可以退热吗?

 dczyxhd 2017-09-26

孩子一旦高热不退,大多数人会选择输液,一般以输抗生素为主,次数增多,孩子的抵抗力逐渐下降,耐药率反而上升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寻求中医治疗。但大部分人认为中医、中药不适合治疗像高热这种急症,只适合调理一些慢性病。

(网络图,仅供参考)

其实不然,使用中药退热效果不比输液差。小儿高热70%-80%以病毒感染为主,而中药正是抗病毒的一把好手,像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大青叶、生石膏、水牛角这些中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卓著,有些还具有抗菌功能,可谓是“天然的抗生素”。

一、口服中药

在初期发热时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如小柴胡颗粒,柴黄颗粒,金银花颗粒,三九感冒颗粒(中药版),均能达到较好退热效果。当不能缓解时请及时就医,开出对症中药汤剂服用,效果将更加明显。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二、针灸点刺放血

中医学认为不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高热其根源在于邪毒侵袭,正邪交蒸。不论脏腑经络,表里上下,血分气分,一有所阻,即会引起发热。高热的治疗当以清、和为大法。点刺放血疗法正是以其原理而治病。

穴取耳尖,让患儿取舒适体位,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患儿耳尖及术者双手十指,将耳尖揉搓发红、发热,将耳轮自然向耳屏对折,用一次性采血针或小号三棱针,在耳尖穴直刺约2毫米深。

接着术者采用双手拇食指一捏一放,同时用95%酒精擦拭点刺处,好让血液顺利流出,以见血色由黑紫变为淡红为度,按压止血并碘伏消毒。

根据发热程度可一侧取穴或双侧取穴;可以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耳尖穴又名耳涌,是经外奇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位之一。

(网络图,仅供参考)

针灸治疗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人中穴采用由下向上斜刺,涌泉穴采用直刺。

可配合捻转或提插等稍强刺激手法,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钩藤、羚羊角粉,安宫牛黄丸均有较好止痉效果。

三、刮痧

另外,刮痧也是人小儿退热的安全有效的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选大椎穴,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处。

先以润滑油涂在施治区上,以刮板侧缘在治疗区,自上而下,先轻后重,边刮边涂油,先背部,后四肢,刮至紫红色有痧点出现时,停止刮,以三棱针挑破数个较大的痧点放血少许,以棉球擦干,刮痧疗法一般只刮一次

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连续高热、营养状况差、精神萎靡的患儿可适当静脉补液。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罗唯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