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句老俗话了,说的就是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的功效甚佳,滋补身体棒棒哒。 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俗话里说的只是“夏吃姜”?有的地方秋天跟夏天一样炎热、一样高温,是不是吃姜也能有那种功效呢? 民间有谚语“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不是就是说秋天不要吃姜了呢?
先来看看“夏吃姜”的原理—— 据中医理论:“生姜辛温无毒,归五脏,益脾胃,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散烦闷等等。” 而现代医学认为:“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还有抗菌作用;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所以说夏天这种湿热天气是可以借助姜来祛湿避寒热的,而秋天气候干燥、本就容易燥气伤肺,生姜属辛辣之物,又在食材处理过程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用后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 当然,也不说“秋不食姜”就完全不吃它了,适当将其作为一种烹饪辅料使用是可以的、秋季治疗风寒咳嗽时也会经常用到姜;而同样的,也不是说“夏吃姜”就能肆无忌惮的豪吃海吃,“过犹不及”。
不过不管是夏天还是秋天,有一些人体质不适,是万万要小心姜的。 这些人都要小心 阴虚体质之人 阴虚即为燥热,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且经常口眼鼻干皮肤干燥,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肝炎病人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要忌吃姜的,因为姜会使肝火旺,可以同时选配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 脱发者 很多脱发朋友都把姜外用来当成治疗脱发的一种方法,姜性温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但要注意脱发属热性疾病,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是相冲突的,所以尽量少用。
中医提醒:吃生姜不要去皮,以便发挥姜的整体功效。 从治病的角度看,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并没有什么效果; 同理,生姜红糖水理论上也仅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