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杂谈:不出户 知天下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8

《道德经》箴言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此章是《道德经》中最难理解的章节之一,甚至比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更令人费解。此章完全反映了老子说话的特色,就是站在反面看问题,我们一般认为多接触外部事物,多观察外部事物,才能认识他们,以及背后的客观规律,但老子偏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了解天时;我们常认为要长见识,须行万里路。但老子偏偏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门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有道的圣人不必经历就能知道,不必亲见就能明白,不事作为而能成就。

老子此章反映的观点与我们常有的认识世界的观念完全相反,所以遭到部分学者的批判,认为其是十足的唯心主义,害人不浅。

如果仅从此章来看,老子似乎脱离不了唯心主义的干系,但从老子的思想体系来说,似乎未必尽然。老子对自然世界之观察并不轻视,对事物的细微发展之变化毫不陌生。比如,他在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七十六章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些,全是建立在他对客观事物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然而四十七章全然不谈对客观世界的体察,这是为什么?



《道德经》箴言

我们看看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于下。”以此章再来看四十七章,不禁霍然开朗。

“为学日益”,是指对现象界之认识,对现象界之认识是越学越多的。比如人之始生,必从认识父母、兄弟开始,之后认识花鸟虫鱼,山川林木,及至长,渐渐深入认识人伦关系、社会规则……是一步步深入和增多的过程,今天的社会尤其明显,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打开电脑,每天的信息量如潮水般扑来,你都看不过来。

“为道日损”,你学习道的话是一天一天减损的,因为道是一个绝对的无限的存在物,它包含万有,你用任何东西来介说道都不会是道本身。如果用两个字勉强形容道,那就是虚和静。即是虚静,何须搅挠,越热闹,越非道。所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指的是修养的功夫,你不为外境所转,才能悟道。“天下”、“天道”之意,乃是指万事万物背后那个根本的道理,那个万事万物得以发生、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的动力。所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对根本道的体悟,不能向外追逐,只能回归内在,这个内在,根本而言,就是致虚守静的功夫。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可以对应四十八章:“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不行、不见、不为,实际上是指无为的功夫,有道之圣君明王让万民各得其生,各得其养,不以政令骚扰之,足以致天下太平。

《道德经》一书,实为老子对君主的建言,此章是老子建议君王们如何修身的功夫。帝王出行,往往极尽排场,骚扰地方,老子说治国不一定非要到处巡视检查,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你清心寡欲,虚静无为,天下的事情自可成就。在《道德经》一书中,修身即是治国,治国即是修身,所以,也有的学者,把“不出户,知天下”之理与“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之理对应。


《道德经》箴言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此句,是老子建言君侯,善于建树的人,建树的东西拔不掉,善于抱持的人,抱持的东西脱不掉。君王们,你要想你的事业延绵不断,子孙祭祀不辍吗?很简单,修德。修德首要在于自身,自身有德乃真,真之意无私也,有此无私之心,推之于家、乡、邦、天下,就会使已德越来越光辉高大。修身的落脚点在哪里呢?从自身的利益,看到他人的利益,从自家的利益,看到别人家的利益,从自己一乡的利益看到他人之乡的利益,从自己邦国的利益看到其他邦国的利益,最后,以天下人的利益来考察天下人的利益。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关键。“天下之然”是什么然?这个然,指子孙祭祀不辍。你只要按身、家、乡、邦、天下的程式去修身,就可以达到子孙后代常保平安。这是老子的肺腹之言。老子的理想社会是虚君政治,就如庄子所言,“上如标枝,民如野鹿”,上位的君主象大树上的枝条,高高在上不干涉万民,民众如野鹿一般,自我养育,自我发展。这样的政治,君主之位反而能够常保,并且世世不绝。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说的道理相同,不必向外寻求道,道在内心深处。君侯之治国,不必依赖外在之法令、言说,在于以道心观照自身、家、邦、天下也。

儒家也讲德。道家之德与儒家之德有区别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儒、道两家之德皆讲无私,但道家之德似乎更为高远,道家的德有天生禀赋的含义。儒家讲人性向善,但道家更为彻底,人皆有自然的禀赋,自然的禀赋本来就含有虚和静,虚静之极本无善恶之分别。无善恶之别,乃至善也。如四十九章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儒家讲德,重有为,我有仁心仁德,必发之于外,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欲仁,斯仁至矣。”但道家讲德,重无为,四十七章所言“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即无为之意。儒家德之滥殇,经常造成上位者以照顾人民的名义,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仅使老百姓得不到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比较而言,道家之德讲究万民自为自养,自富自正,反而与今日的平等、自由之价值观更为切合。


《道德经》箴言

当代学者兰喜并先生对此章有独到的见解,在第一章“恒道与可道”的论述中,兰先生认为,道是全。兰先生解释,《郭店楚墓竹简》中,“道”写作“衍”(三点水换成“人”),所以,道像是人在十字路口之状。《淮南子·说林训》说:“杨子见逵路而哭,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尔雅·释宫》:“四达之谓逵。”逵路指四通八达的路,杨子处于四通八达之路,不知如何选择,所以哭。“恒道”所体现的是人与“四达之衢”的关系,“恒道”是周遍的、全遍的,像处在十字路口之中(环中),每个方向都可以去,但只能是静态的。一旦选择了某个方向,就是“可道”,所以,“可道”指择路而行,是“行”、“动”。恒道意味着全,“可道”总是一偏。在第四十七章中,“不出户,不窥牖”指处于道的整合状态,而一旦出行,就离四通八达、可应无穷的环中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难以知“全”,越来越难以悟道,这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可是,人不可能永远静止于一点,总会面对纷繁芜杂外部事物的冲击,一旦有所行,即是偏。《庄子》说:“选则不遍”,你有所选择就是偏,其实你不选择也是偏,因为你不选择就不能兼顾选择,你选择就不能兼顾不选择,这真是两难的困境。对于茫茫众生而言,这样的困境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面对的诱惑更多,选择更多,也就越来越陷入困境而难以解脱,这是现代人焦虑、抑郁越来越明显的根本原因。

兰先生认为,对“道”体悟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悟“道”而明白人不可能“全”,既不能“全”,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另外,我们虽然处“偏”但不可执着于“偏”,应当若“不系之舟”,顺自然之“舟流”,所到皆岸。苏轼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在得与失中无所不住,随处而安。这即是“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意趣。

纵观老子五千言,无一字不是老子对君侯之建言,兰先生此说,便得对道的理解又开一新世界。老子之思想本来就是为了治世之用,所以由道家而发展至道法家,实是自然的发展。另一方面,由君侯之修身悟道治国转向另一条路径,即普通人修身悟道而至静美人生。

最后,谈谈个人对“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理解。“不行”非不行也,不自行也;“不见”非不见也,不自见也;“不为”非不为也,不自为也。道家最高的智慧,就是把个人的思、为完全融汇于大化之中,就如陶渊明所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何等光明磊落至静至美的的境界。

老子发现了道,希望君侯们能够悟道,以道治国理政,致天下太平,美则美矣。可是老子忽略了一点,对人性是否高估,儒家主张人性向善,有学者认为儒家对人性的判断太过于美好了。其实道家对人性的认识并不比儒家为低,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百姓自然而然把事做成了,这即是对人性的肯定,因为这内含有价值判断,事之成当然是正确的把事做成了,能把事正确的做成,说明百姓有天赋的良善道德,只不过,在老子看来,此良善道德不谓之良善道德,因为没有不良善的事情发生,良善道德缺乏一个对立面的比较,所以百姓安于良善道德而不自知。世界混乱之后,有不善的行为发生,所以,良善道德才为儒家所标榜,正如老子所言:“以善之为善,斯为不善矣,以美之为美,斯为恶矣。”有善,因为有不善作为对立面,有美,因为有恶作为对立面。

老子的学说,要点在于君侯领头恢复良善道德(自然禀赋),并使百姓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从而天下太平。问题是,百姓一旦知道了恶,恶会带来利益,就很难回头,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攫取比走正常途径多得多的利益。

人之求利,是根本的人性,利有两种,一曰物质,二曰心理与精神之利。老子的学说,是希望人能尽量减少对物质之利的追逐,而增加对心理安宁和精神愉悦的追求。后者需要人类个体自己的返观内照;而前者以自我减损的方式降低欲望,则很困难。所以,以德治国,不是根本解决之道。搞政治,其实就是找同盟军,大家一起求利益。以德治国,实在愚不可及。要使政治清明的唯一道路,还是权力能否受到有效的监督,舍此别无他途。也只有实现了权力的受监督状态,老子讲的民自富、自正、自朴、自为才成为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