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问道: 十六、儒家与民主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8

大舜

儒家认为最好的社会是三代时期的社会,也就是尧舜禹时期。如果从物质角度而言,当时的条件当然是很差的,儒家认为这段时间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当然不是从物质而言,而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三王时期处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分化尚处于萌芽状态,人类以氏族为单位过着原始的共同体生活。在这个阶段,财产公有,而且可能也没有多少的财产可以霸占。从《史记》记载的商民族、周民族的始祖都是女性始祖,皆是吞鸟蛋、履巨人迹而怀孕的事迹来看,当时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父权的意识还未出现。因此,后世因争夺财产、配偶而出现的各种恶(贪婪、算计、狡诈、阴毒、暴力等),这个时期可能还未出现,整个社会呈现着其乐融融的和平景象。

三代最令儒家称道的是禅让制度,尧年纪大了,传位给舜,舜年纪大了,传位给禹。这段历史,《论语》中有所记载。


《论语》

尧说:“啧啧!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受苦受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这个记载还算简单,《孟子.万章上》》有较详细的记载。

尧推荐舜继位,尧崩,舜为其服丧三年,之后,避开尧的儿子,居住在南河之南。天下诸侯不去朝觐尧的儿子,而去朝觐舜,有事不找尧的儿子裁断是非,而是去找舜裁断是非,于是,舜才践天子之位。

舜推荐禹继位,舜崩,禹为其服丧三年,之后,禹避开舜的儿子,居住在阳城。天下之民跟从禹而不跟从舜的儿子。

禹推荐益继位,禹崩,益为其服丧三年,之后,益避开禹的儿子启,居住在箕山之阴,但天下之民跟随启而不跟随益。

如此看来,禅让是与一定的民主联系在一块的。当然这种民主,是原始的民主,所谓天下之民都去舜、禹、启那里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去投上一票,而是组成部落联盟的各个氏族的老大去而己。

组成各个部落联盟的各个氏族的老大如何产生呢?《孟子.万章上》同样记载了一段对话。


孟子

齐宣王问有关卿大夫的事。孟子说:“大王问的是哪一类卿大夫呢?”

齐宣王说:“卿大夫有所不同吗?”

孟子说:“不同。有王室宗族的卿大夫,有异姓的卿大夫。”

宣王说:“那我请问王室宗族的卿大夫。”

孟子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还不听,便改立君王。”

宣王闻言,脸色变得非常的难看。

孟子说:“大王不要见怪。大王问我,我不敢不用实话回答。”

宣王脸色正常了,然后又问非王族的异姓卿大夫。

孟子说:“君王有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还不听,他们便辞职而去。”

可以合理的推想,早期的诸侯国君产生是由同姓贵族同意的,而且,同姓贵族可以罢免不称职的国君,另立新君。而异姓贵族对不称职的国君可以用脚投票,老子脚底抹油,走人,不陪你玩了。

这样的制度,带有原始民主的遗风。

那么,原始民主制度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呢?一种说法是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度,把位置传给了儿子,此后父死子继,世袭制度开始了。

个人的体会,原始民主制度的终结可能源于战争。要想在战争中获胜,必须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决策权力也要最大的集中。道理很简单,“兵者,诡道也”,如果打仗之前开个民主讨论会,战机瞬间即逝,这个仗赢不了。

这个道理中国人很早就懂了,春秋之后进入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法家人物横行天下的时代,法家人物在各国帮助国君变法,目的很明确,就是扫清国内封建势力,尽最大可能的把权力集中在君主手里,从而集中资源决胜疆场。

秦国之所以能够扫清六国,一统天下,原因不是秦国的经济最发达,也不是秦国的武士最会打仗,而是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变法最彻底。在法家人物的帮助下,秦国建立了最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国家一切权力完全掌握在君主一人之手,从而在对外战争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动员战争资源。

所以呢,孟子在和齐宣王讨论的时候,孟子带着原始民主制的一些作风,搞得齐宣王“色变”,好久才缓过来。因为孟子的话不仅触犯了齐宣王,也与当时的时代大势相悖。


英国议会

现代民主制度源于英国,为什么源于英国呢?英国在进入民主制度之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实际上就是贵族民主制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由封建制度进入民主制度容易,而由专制制度进入民主制度很困难。民主制度不过是封建制度下的贵族民主推广到平民,再由平民推广到外来人口。而专制制度不一样,有一个庞大的官僚群体靠着君权吃饭,其中的大多数除了做官,干别的营生基本不行,因此,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组织变质,国家变色的。即使老大愿意,他们也不会愿意。

那么英国保留了封建制度,为什么欧洲大陆没有保留呢?也与战争有关。欧洲大陆在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各国打来打去,各国国王就对贵族们说,为了打赢,得给我权力啊。各国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一定时候,就把贵族干掉,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英国偏居海外,受到的战争威胁不大,国王没有理由扩充权力,因此,英国的王权始终受到贵族的制约。

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发生,原因是查理一世一心想扩大王权,搞得英国的贵族相当不满。后来查理一世因为打仗,没钱花,想增税,议会不同意,查理想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结果虽也没得好,查理在革命风暴中,被押上了断头台,而贵族们迎来了一个独裁者—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与贵族的矛盾依然不断,这时候,贵族们聪明了,没有再发动暴力革命,而是请来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当英国国王,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民主国家。

中学的时候学历史,被教育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因为没有干掉国王。真他妈的被忽悠的厉害,难道要象法国大革命一样弄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才是彻底的革命吗?

从封建进入民主制度易,从专制转型到民主制度难。法国人有着几十年的启蒙运动的洗礼,历经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付出巨大的代价,经历N多反复才成功。但其他的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中国是革掉了一个帝王,但从此天下板荡,人民付出的代价比法国大革命还要悲惨。俄国人干掉了沙皇,继起的是比沙皇还沙皇的苏俄帝国。

贵族与国王的斗争,是权力多与少的问题,容易妥协,官僚集团与平民大众的斗争,是权力有和没有的问题,难以妥协,大概就是封建制转向民主制易,而专制转向民主制难的根本原因吧。

孔子风尘仆仆,汲汲以求恢复的西周礼乐制度,也是一种封建制度。周朝建立之初,管理的地盘太大,技术条件又不具备,采取的是一种非常松散的“邦联”制度,有一个中央政府,有一部邦国共同遵守的“宪法”-周礼,各个邦国有独立的军队,独立的地盘,独立的行政团队,具有高度自治的权力。但诸侯国之内,也不是国君一个人说了算,他只管一块地盘,还有大量的地盘由大夫控制。


周礼

南怀瑾先生评价这种制度,就象股份制公司,天子是大股东,诸侯是中等股东,大夫是小股东,士是小小股东。

哪个邦国不服,周天子可以根据周礼的规定带兵讨伐,诸侯国要出兵跟着打仗。但是,诸侯国没有讨伐别的诸侯国的权力。所以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礼崩乐坏,天子控制不了诸侯,诸侯控制不了大夫,大夫控制不了家臣,天下大乱。

一个完善的民主政体,一般来讲,要有民选制度、代议制政府、完善的法制、权力的制衡制度…

但目前国人对民主的看法,好象一人一票就是民主,这种看法非常危险。


欧洲地图

民主的特色是分,欧洲的土地面积、人口和中国差不多,分了四十几个国家,中国的文化特色是和,和才能聚集五十六个民族、十几亿人口、9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为一中国。

苏格拉底曾言,在各种政体中,民主是最坏的政体,因为这个政体总是部分大于整体。什么意思?民主是简单多数获胜,我比你多一票,我就赢,我就可以代表全体。但为了照顾我的选民,施政过程有所偏爱在所难免,那么,不投我票的选民就会反对我,因为我动用了公共资源讨好我的选民,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民主制度天然有分的因子。

个人的体会,民主的精髓是对权力者的监督和制约。

孔子强调的周礼,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分别可以养多少军队,可以建多高的城墙,祭祀的时候用什么器物,唱什么歌,用多少人奏乐、舞蹈…我们以前大力批判这是搞等级制,其实在那个年代,周礼是对政治人物最好的约束,使他们不能为所欲为,从而避免了对平民和奴隶的过度剥削。

中国自秦汉以来的历史,就是一个打天下、坐天下、丢天下的周而复始的历史,这塑造了一个强大的观念,夺取权力才是最高目标。因此,当近代民主的观念传入中国之后,我们发现,民主成了争取权力的工具和手段,在野高喊民主,在朝不愿多谈,一百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我看来,民主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手段而己。

举个例子,山上开辟了一大片果园,有张家的、李家的、赵家的、刘家的…为了劳作方便,各家坐下来商量修一条路上山,于是谈好,每户各出多少钱,多少人工,大家共同推举一个主事者,由他主持此事。主事者有义务定期公布费用的收支和使用情况,如果有疑问,每家每户都可以派代表对帐目进行查询,如果主事者真的有猫腻,大家可以把他轰下台,另推一个主事者。如此而己,哪有那么复杂。


山上的果园

民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私心作遂,每个人都想通过选票获取好处,政客为了获得权力乱开支票。欧洲的高福利资本主义快玩不下去了,根源在此。

儒家学说把培养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而政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育良好的民风,这是很有道理的。西方不一样,它的文化是分的,政治是利益的分配,道德全交给宗教,政治再怎么糟糕,后面还有宗教。中国不同,政治与道德并不可分,如果中国人片面的引进西方式的民主,等待中国人的很可能是灾难。

最后,重温一下孔孟的光辉格言: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