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飞2: 等待中医的重生(三)——一个中医爱好者离经叛道的感悟 半瓶醋又出来晃了 1、养生补充;2、...

 金仓jnidg05k2w 2017-09-29

半瓶醋又出来晃了[笑]

1、养生补充;2、自学;3、治感冒;4、经方、扶阳、火神;5、阴虚

一、首先,补充一些关于养生的内容

睡觉,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着;能10点睡更好。不过现代人比较难做到,看各人了。

前文曾经推荐了乌梅三豆饮等收火的方法,这些都是食疗,用来治疗上火等一些小毛病的,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眼睛红等。大毛病用这些食疗太弱了,搞不定的,去找经方扶阳医生吧。

乌梅三豆饮是上火了才喝,不上火不喝,或是容易上火的人,时不时也可以喝一点保养一下。茶,我们上次也介绍了,基本都是耗气的,闲暇时可以喝喝玩,多喝也无益,喝茶提神是一种“支取”。今天重点介绍黄芪党参水,这个是补气的,可以当成平常保养身体的饮料喝,这是一种“填补”或“储蓄”。它特别适合工作辛苦的人、耗脑力的人、说话多的人等,比如“累的话都说不出来”,“有气无力”,“爱叹气”等等,有些心律失常“房颤”喝这个也非常有效。

生黄芪补气,猛、烈、燥,所以一般建议用炙黄芪,就是用蜂蜜处理一下,会让这个气缓和一点,另外,煮的时间长一点,比如水烧开再煮2小时,也会让这个补的气缓和一点。

炙黄芪的处理方法:蜂蜜和黄芪配比1:3或4。用真蜂蜜,超市的够呛,淘宝上30-40元500克能找到好的。建议用不锈钢锅,否则搞几次,这个锅就废了。蜂蜜先在锅里烧——炼蜜,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杂质,破坏酵素,去除微生物等。炼到锅里出现淡黄色细气泡时就可以了,关火,加一点水稀释,把黄芪放入,拌匀,基本保证黄芪表面都有覆盖,焖一刻钟左右,再用火炒至黄芪深黄色就做好了(放多少水稀释看经验了,水放少了,不好拌匀;水放多了,黄芪太湿,炒的时间要长)。

黄芪党参水:

特别疲惫、缺气的时候:炙黄芪100克和党参100克,水烧开后小火2小时,1-2天喝完,喝不完的冰箱冷藏。

平常保养:炙黄芪30克-50克和党参100克,水烧开后小火2小时,2-3天喝完,喝不完的冰箱冷藏。

如果上火了,则黄芪党参水停掉,或只喝党参水,加上之前说的收火的办法。

黄芪和党参淘宝上有卖,如果用量大可以到“诚实通”上买(价格实惠,是个类似淘宝的中药材批发网站,一般1公斤起卖,其中的诚实通超市类似天猫超市,简单的可在这里搞定,关注药材价格的可以到这个网站看,是药材批发的实时价格,比如看三七的价格等

还有个“玉灵膏”补血很好,比如很多人蹲下站起来头晕这种,去试试这个,淘宝有制好的卖。

二、经方扶阳自学

有些球友说想自学,之前推荐的书又有点看不下去,下面分层次说,按照这个方向和次序,多找些这方面的书看,你会有收获的。

1、养生系列,这些都是容易看明白的

曲黎敏系列

徐文兵《黄帝内经》

2、扶阳概念,这些也是容易看明白的

《人体阳气与疾病》、《扶阳论坛》系列、《扶阳讲记》

3、经方扶阳入门

《竖琴学经方手记II》,这是个早产的双胞胎妈妈,被孩子的疾病万般折磨,最后自学走上经方之路,孩子也终于健健康康了!强烈推荐!!!

董洪涛《选择中医》

4、经方扶阳进阶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思考中医》、《四圣心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李可老师的相关医案

三、简说经方治疗感冒

如果你能认真学习掌握《竖琴学经方手记II》,并能接受汤药,那么感冒你基本能搞定了。如果你觉得竖琴这个还是看着晕,并且汤药也觉得麻烦,那么下面我提供一些比较常见的,并且使用中成药方便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分享的目的是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寒凉中药伤身体,在感冒早期通过《伤寒论》经方尽快把病气排出去。强调一下,下面这些是不全面的,仅仅是一些较常见的,试了一天、二天无效,你就要去想其他办法了。

三阳经:1太阳(膀胱、小肠);2阳明(胃、大肠);3少阳(胆、三焦)(太阳是表,阳明是里,少阳是半表半里,我通常喜欢太阳、少阳、阳明这么从外到内排序,但是这里要与书本一致,比如推荐你看的竖琴、选择中医等,怕你看晕了,所以排序改回来)

三阴经:4太阴(脾、肺); 5少阴(肾、心); 6厥阴(肝、心包)

身体好的人(阳性体质的人),感冒通常都是在三阳经的范畴;

身体差的人(三阴体质的人),感冒有时在三阳经,受寒严重会打到三阴经。

感冒越早治疗越好,好起来也快速,大多数人会在1太阳和3少阳的层次,少部分身体体质好的人阳气过激反应会到2阳明,三阴体质受寒重的人会到三阴层次。

先搞准是哪条经络受邪,然后针对性的下药就可以了。流鼻涕、发烧、咳嗽等可能共有的症状先不管,先重点看下面这些:

(一)感冒1太阳受邪

1、怕风怕冷。

2、嗓子痛。

3、头颈僵直,有时候会误认为感冒把颈椎病弄犯了。

用药:风寒感冒颗粒(云南白药,成人每次2袋,小孩1袋)、或感冒软胶囊(同仁堂,成人每次4颗,小孩2颗),每1-2小时服用一次。

有2、3症状的,属于“葛根汤”症,加服葛根粉(每次煮大约15-20克葛根粉调成半透明的黏黏的糊状,与上述药一起吃)

(二)感冒2阳明受邪

高热(小孩40以上,成人39以上)、大汗、口渴,大便几天不下。

这种比较少见,发生这种情况,估计大家早撑不住了,早去医院了,也建议大家去医院,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感冒3少阳受邪,有如下症状(有一条就算):

1、早上口苦;

2、一会儿热、一会儿冷(这个有时候不明显,比如感冒后有时感觉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多穿一件热,少穿一件冷);

3、身体两侧不舒服:比如偏头痛、太阳穴痛,耳朵痛(包括感冒导致的中耳炎),两肋不舒服等(都是3少阳经循行部位);

4、不想吃饭,甚至想吐。

用药:小柴胡颗粒(白云山,成人每次2-3袋,小孩1袋)

如果也有一的症状,则是和一的药一起服用。很多时候,是一、三一起服用。

(四)感冒4太阴受邪

平常胃肠就不好,比如大便不成形,易拉稀等。这种体质的人感冒受寒重的时候,易打到这个地方,胃肠当机,上吐下泻,特别是拉稀。

用药:藿香正气水(同仁堂) 附子理中丸(同仁堂)

(五)感冒5少阴受邪

平常就是阳虚体质,怕冷,精力差。这种体质的人感冒受寒重的时候,易打到这个地方。嗓子痛,想睡觉。

注意嗓子痛,这里与一的嗓子痛怎么区别:

看平时体质;

一的唇和舌体偏红;

五的想睡觉(但欲寐)

这种人感冒受寒重的时候,一般是嗓子先痛,再发烧什么的,之后基本都是扁桃体发炎、化脓搞很久。

用药:尽早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脓前),这个国内没有现成的中成药,可以海淘日本的。

找不到合适的药用,还有个办法可以试试——艾灸,大椎(太阳)、至阳(督脉,别名肺底 )、太渊(太阴)、冲阳(阳明)、涌泉(少阴)。重点艾灸大椎、至阳、涌泉。

注意扁桃体不要随意切,它会帮身体守关,把它切了,病寒长驱直入,原来仅仅扁桃体炎的会变成肺炎。(同样提醒一声,阑尾也不要切,它也会帮身体守关,把它切了,病邪长驱直入,原来仅仅阑尾炎的会变成胰腺炎。)

还要提醒一声,少阴体质的人忌发汗,所以如果吃不准嗓子痛的准确辩证,吃1太阳葛根汤一天无效,就要考虑是5少阴受邪了。那么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发汗啊?因为有附子护着,所以好些。临床上,对于身体特别虚的,还可以加乌梅和五味子进去再帮助收一下,护一下。

(六)就不多说了,实践中,厥阴体质的人感冒用当归四逆汤(成药日本海淘吧)效果不错。

感冒的时候,痰多,加二陈丸(同仁堂)。

咳嗽的话,看病在哪个经络再用,不要随意用咳嗽药,很多咳嗽药都是寒药,很多时候不用专门管咳嗽,病气排出了,咳嗽也就好了。

发烧的时候,可加用张宝旬的方法:藿香正气水(同仁堂)外敷肚脐,用棉花或纱布外敷在肚脐上,保鲜膜盖一下,外面用胶布固定。

上述的国产中成药在那里买,实体店不一定买的全,淘宝都可以搞定的。如果家人好发感冒,平常家里可以备一点。

怎么上面好像没有看到治风热的药,呵呵!现在清热的药品很多,治风寒的药品很少,你平常如果用中成药,用的大多是清热的,效果如何?如果对你效果不好的话,试试上面的方法吧,强调一下,感冒尽早治哈。

四、经方、扶阳、火神

聊聊经方、扶阳、火神的区别:

经方对于附子类中药比较谨慎,比如有些经方医生认为过了立春就不能再用附子,或是太阴病只有到了“完谷不化”才能用附子。

扶阳也是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基础的,对于附子这类药使用更开放,没有时间限制,对太阴病使用附子也没有“完谷不化”的限制,不需要到这么惨的时候才用,认为有寒有需要就用。

火神,基本和扶阳是一个意思,是民间的称呼。但是通常大家把用附子量比较大、比较猛的称为火神。对于火神大家注意,如果是家传多代的(比如卢崇汉),多代传承,医案很多,经验足够丰富的,可以信赖;虽只有一代,但是治疗人数众多以万计的(比如李可),医案很多,经验足够丰富的,也可以信赖(李可常和垂死病人打交道,晋中地区,凡西医发了病危通知书,死在医院的要强制火化,而当地人当时还较传统特别怕火化,收到病危通知书后就找中医、找李可。李可就是在这“死人堆”里,炼就了高超的医术,活人无数。对于危证,大剂量的附子通常是救命的良药。)但是如果是学习实践时间不长,案例也没有那么多,对附子盲目崇拜,非极端情况长期大量使用附子,则要抱有一定警惕,以防走极端。

五、聊一下阴虚

先说结论:扶阳认为现代人体虚的绝大多数是阳虚,但基本都被误认为阴虚了,现代人真正的阴虚有,但很少见;

扶阳的阴虚治疗也有特点,滋阴药和阳药一起用;

扶阳的攻坚期治疗和收尾期治疗是不一样的,收尾期也要考虑滋阴。

网上流传李可老师曾说“我从未见过一个真正的阴虚患者”,这个地方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实际情况是他老人家的医案中有阴虚患者,他老人家用滋阴的引火汤来治疗。那么他老人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觉得是一种对大范围辩证错误的痛心疾首和矫枉过正的“气话”。他老人家稍微正式的说法是这样的,“现代人类体质多虚,阳虚者十分之九,阴虚者百难见一,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

打个比方,一般中医认为需要滋阴清火的人,在他老人家看来,这样的人100个中,90个实际是阳虚,只有1、2个是真正需要滋阴的(所以主流中医疗效差啊!)。就现代人的体质,你思考辩证的重点是阳虚,另外特别廋的要注意一下是否真正阴虚,是否2阳明的实热再关注一下,这样辩证错误的概率就更低了。

还有一种是阴阳双虚,这种除了有时需要先救急的补阴,正常的治疗也是先以治阳虚为主,后期再多关注一点阴虚。原因是,扶阳认为滋补的阴精,如果没有足够的阳气来汽化阴精、运转阴液,会变成湿滞和垃圾,对健康反而不利。

李可老先生治阴虚喜用傅青主之引火汤,原方组成为熟地90g、巴戟30g、天冬30g、麦冬30g、茯苓15g、五味子6g,李老还喜欢加一味油桂。注意用的是熟地不是生地,另外巴戟、五味子、油桂也是阳药。

扶阳在治疗阳虚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只用阳药,攻关的时候是以阳药为主,收尾的时候是扶阳和滋阴并重。董洪涛在《选择中医》中说“没有特别症候的时候,阳药6分,阴药4分,是最佳配伍。阳药稍重,即可汽化阴精,又可运转阴液巡行经络脏腑”。卢崇汉《扶阳讲记》的后面有不少医案,揣摩不同阶段的病人处方,基本也有类似情况,到后期收尾时附子等阳药量降低,滋阴的药量加大。

说到《扶阳讲记》有个感想也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果在卢老师这里看病中途而废,没有经过医生同意,用原方在外抓药长期继续吃,可能会有问题。两个原因:1、攻坚期和收尾期的药方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收尾期的药方,拿着原来的药方长期吃,可能会阳药太过;2、卢老师的附子用量较大,这个附子是他家传古法定制的,可能兼顾了安全和疗效,这样在疗效上可能会有所牺牲,所以用量较大,而现在有些质量好的附子通过冷库保鲜等尽量保持药性的现代处理方法,药性保留好,这种好附子用到卢老师的那个量,可能也会过量。极端情况,用这种好附子长期吃攻坚期的方子,是容易出问题!

再说一下附子,鲜附子是有名的“隔夜烂”,所以传统方法要将附子泡在胆巴、盐水等中保鲜,后续再慢慢进行切片蒸煮晾干等处理,泡久了,成分流失,而且残留保鲜液也会对附子药效有影响;因为附子有毒,后续还要进行蒸煮化解毒性,如果煮的过度,药性也受很大影响。在扶阳还没有如现在这般有一点影响力前,很多附子是炮制过度,药性很弱的。卢老师的附子是家传定制的,应该是在古法的基础上兼顾了安全和疗效。而现在有不少通过冷库保鲜炮制注重保持药性的附子,药性已经很好了。所以在使用附子的时候,对于所使用的附子质量要心中有数。

好吧,以上说的是扶阳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其实这个是经方扶阳派医生要考虑的事情,体虚的病人要考虑的是找到经方扶阳派的医生,否则按照李可老师的说法你被误诊误治的概率超过90%(所以大概率是疗效不好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