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daixh3 2017-09-30

苍凉的古道,沉积的黄土,消逝的流水,一座旧时的遗址,古朴雄浑的石条,透露着当时的大气,这便是隋唐大运河古时重要码头——柳江口,现今为安徽省濉溪县柳孜集。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1999年因修路被挖掘出码头遗址,柳江口码头一时名噪中外,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顺道东行五百米,有一处民房,据集上老人回忆,这是五六十年代的税务所所在地,而今早已找不到一丝痕迹。再向东行六公里,便是千年古镇——百善,如今的百善国税分局就坐落在集镇的中心。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视线拉回到1300多年前,这条公路恰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南岸。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杨柳依依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碧浪清波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舟楫相连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商旅不绝于道

(向左滑动照片)

根据史料记载,柳江口北岸设置榷关,对往来客商设卡收税。按照历史场景复原,森严的关口,数个税官兵役,威严如仪,或抽取实物,或收取银两,为当时的京师提供财富保障。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通济渠淤塞废弃,当初大运河黄金水道带来的经济繁华,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烟里,征税的机构也由榷关演变成了税务局。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沿着柳孜集运河故道,一路向东,当初的杨柳岸,已变成一片花海,方圆千亩的薰衣草庄园,花草繁茂,花香四溢。紧紧簇拥着百善镇。百善镇地处皖北交通要冲,畅通苏鲁豫皖四省。

据百善分局的一位离休老税干回忆,别看现在一片政通人和的景象,解放初期的运河故里,也是匪患严重,黄土漫道,经济落后,曾有一段时间是“挎枪收税”。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那时的税务所可以说是坚墙森垒,唯一职能就是把税款收上来,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有部分老同志主张设立“税务警察”的历史心理。而现在窗明几净的税务分局小楼,干净整洁的国地税办税窗口,随处可见的便民服务设施,正座北朝南矗立在运河旧岸,承续而又更新着古时榷关的职能。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秀美的花木,热闹的集市,络绎的游客,喧嚣的车流,随着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柳孜集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扫一扫二维码,去什么税务局呀”,集边开办“运河饭店”的年轻掌柜开心的说道,用手机网上办税,通过电子税务局就可以办理许多业务。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税言税语」运河税事·榷关

迎着酒旗望去,对面就是运河码头遗址,遥想当年通济天下的盛景,重新变换新姿,被当今的政治昌明、经济阜盛、人民安康的景象代替,实现了古人海晏河清、盛世大治的梦想。不远处的柳孜税务所原址,曾经恢宏气派、庄重威严的榷关,都已随着漫漫河道,成为历史的水滴,终将被无形的电子税务局所取代。或许,这就是历史嬗变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