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四:走进大运河畔的“明珠”馆陶

 daixh3 2017-09-30

编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在“运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兴起。考察组以“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风情,看变迁”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的考察,将运河进行全方位展示。三年来,考察组一行冒严寒、战苦暑,途径5省2直辖市和30余个地县,至2016年10月底将通济渠、永济渠考察完成,隋唐大运河全线考察结束。为展现隋唐运河考察的整体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历史情怀,本网特录系列纪实报道于此,以飨读者。

提起隋唐大运河,就不得不说河北邯郸的馆陶县,这里因是漳卫河的交汇处而得名。漳卫河又称卫运河,在山东省西北缘,为冀、鲁两省界河。该河起自河北省大名县北、馆陶县南的漳河、卫河汇流处,沿冀、鲁边界东北流向,成为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段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10月7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了河北邯郸馆陶县,寻找漳卫河交汇处的徐万仓村,并走进黑陶博物馆,考察了馆陶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在这里,考察组还考察了大唐名相魏徵博物馆,感受馆陶县的民俗文化。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四:走进大运河畔的“明珠”馆陶

图为雨中的漳卫河汇合口,道路泥泞,空无一人。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徐万仓村的漳卫河汇合口

卫运河名字的由来,是与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有渊源的。隋开凿运河,为永济渠。唐宋称御河。之后改称卫河。曾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建国后,因此河为漳、卫河合流而成,而命名漳卫河。

治所在今北馆陶镇的馆陶古县城地处永济渠漕运码头,在唐朝曾改称永济县。隋唐时期,馆陶大运河最主要的作用是漕运,当时每年漕船达到2万多艘,连同水师和商船达到3万多艘。宋代改称永济渠为御河,至北宋初年永济渠即御河仍能通航。

《辞海》1999年版载:“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会通河,至元19年(公元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漕运的新纪元。但是随着会通河的开通,卫运河漕运日趋衰落。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解决卫河水源不足,开引漳河之水。明朝,燕王朱棣率兵驻扎馆陶,进攻东昌平燕将军盛庸。

永乐18年移都北京,卫运河再次迎来漕运的春天,沿河州县雇车把贡粮运抵码头,由递运所负责直运北京,卫运河畔,粮仓林立,然后,在馆陶卫运河边上有一个村名字叫徐万仓。古城之中漕运的水次粮仓就可储粮万石,1584年,主管粮运的赋粮监兑所迁到了原馆陶县北门外。

清初,把漕运、河务、三藩列为国家三大要事,清咸丰9年(公元1859年),在馆陶西街设厘卡,派专人掌管漕运,自馆陶城至码头的街道商铺、饭店等林立,卫运河码头,商船、漕船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卫河秋涨,成为馆陶8大胜景之一。

2016年10月7日,天降大雨,考察组驱车前往馆陶县徐万仓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考察组在接近徐万仓村的路边看到了称钩湾险工的纪念碑,上面写道,险工长度为1220米,在纪念碑的后方,一条莽莽苍苍的漳卫河正湍流不息的流淌着,站在岸边,能够听到雨水滴到漳卫河水中拍打水面的声音。

考察组驱车继续前往徐万仓村,走到村口,队员们看到了位于村口的漳卫河汇合处介绍碑。根据碑文记载,考察组了解到,1942年,漳河在魏县南尚村决口,在徐万仓村与卫河教会,形成了现在的漳、卫河的态势。

漳河自涉县合漳村东来,至馆陶县徐万仓村,河长189公里,卫河自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泉,至馆陶县徐万仓村,全场293公里。漳、卫河于徐万仓村汇合后至四女寺称卫运河,河长157公里。

“河水有时泛滥,有时不泛滥,特别是雨水下的勤的时候。”徐万仓村一村民介绍说,2016年经常下雨,河水上涨,导致在河岸边的庄稼被淹,村民们利用抽水机往河里灌水,“雨水下的大也有时候能淹到村子。”

站在岸上,考察组看到漳卫河水汇合的壮观景象,伴随着大雨注入,于是有些湍急的态势。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决定下到岸边考察,并拍摄一些近距离的照片。然而由于天降大雨,路面泥泞不堪,队员们担心张秉政教授的身体,都劝他在路边拍几张照片即可,没必要跑到河边去。

“都到了运河边上了,哪有不下去考察的道理。”张秉政叫嚷着扶着弟子开始往下走,河道泥泞路滑,坡又陡又长,还下着雨,找不着下脚的地方,张秉政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紧跟在后面的出租车司机一把扶住了他,就这样在相互搀扶中一瘸一拐的来到了河边,完成了考察和拍摄。

“要不是您这种精神感动我,我才不和您一块下去呢。”上到岸后,出租车司机张保江向张秉政教授伸出了大拇指。“可别小瞧了这个秤钩湾,古老的运河(在这里称卫河)八百里流转,在这冀鲁豫交界处汇集了淇河、安阳河、汤河十多条支流,文化考察就要距离现场近些,再近些。”张秉政教授说。

返回之前,张秉政和队员们用淌在路上的积水反复蘸着纸巾擦拭着身上的泥水,大雨中相视而笑。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四:走进大运河畔的“明珠”馆陶

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殷俊廷的儿子,陶艺工程师殷红岩接待了考察组,并向考察组介绍了陶山黑陶的艺术特色。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一白二黑一黄”

由于隋唐大运河穿城而过,馆陶县的人民依河而居,卫运河畔的人们伴随着卫运河的变迁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冀南风情。

来到馆陶县进行考察,不得不提馆陶县有着“一白二黑一黄”之称的特色产业,其中除了黑陶以外,其他三项都是农业方面的产业。

一白就是蛋鸡产业;两黑,一是黑小麦产业,二是黑陶产业;一黄则是黄瓜种植产业。

馆陶自古就有发达的制陶业,属典型龙山文化系统。古代馆陶之名,就始于黑陶(馆陶古有陶丘,赵王置驿馆于其侧,故名馆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馆陶黑陶已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现世人面前,集陶艺、漆艺、镶艺于一身,形成镂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镶嵌几大系列,达1000多个品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是殷俊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内黑陶行业获此殊荣第一人。为了考察黑陶艺术,考察组来到了馆陶县黑陶博物馆。由于出差的原因,考察组未能见到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殷俊廷。而他的儿子,陶艺工程师殷红岩接待了考察组,并向考察组介绍了陶山黑陶的艺术特色。

“黑陶这个艺术工艺不是在馆陶延续下来的,出现青铜器之后就断层了,现在没有断层的就是尼西黑陶。”殷红岩介绍说,馆陶黑陶选用得天独厚的黄河古道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几十道工艺,最后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法烧制而成。

“它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制作全部是手工,且需要特殊的专业技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较低。”殷红岩介绍说,黑陶与瓷器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上釉,而黑陶出现光泽的外身全靠手工打磨。

“瓷器温度较高,一般都在1300度左右,陶器在800度左右。在烧制之前用鹅卵石手工打磨,表面密度增加,在经过手工压光,需要多次打磨。”

“父亲最早是做漆画出身,现在又将漆画与黑陶相结合,这在国内是很独特的。”现如今,殷氏黑陶外身大多都是用漆画工艺,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馆陶黑陶黑如漆、亮如镜、清似水,不褪色、耐腐蚀,保持年代长久。

“因为黑陶愈黑、愈亮愈显珍贵,黑色给人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深沉之感,渗透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考察组了解到,近几年来,殷俊亭在稳定的仿古陶艺基础上,对传统技法加以创新,又创造出了具有现代韵味的馆陶黑陶新品种,又开始研制彩陶工艺,使黑陶制作工艺得到了传承发展。

殷红岩介绍说,但近几年来由于陶艺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制作陶艺品的专业人才缺少、原材料(制作陶艺所必需的红胶泥)稀缺等原因,馆陶黑陶生存状况极为艰难。

“馆陶黑陶艺术品位较高,不愧是陶类中的精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珍贵的收藏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告别黑陶博物馆,回味着馆陶黑陶的丰富多彩,张秉政教授感慨说。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四:走进大运河畔的“明珠”馆陶

在魏征博物馆大厅内,一个反映运河的浮雕和还原场景引人入胜,栩栩如生。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民俗文化与历史名人

馆陶历史上名人辈出,根据资料记载,大唐名相魏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原石油部长宋振明、原煤炭部长萧寒、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化云、原四川省长鲁大东、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雁翼等都是馆陶人。同时,馆陶一带,运河岸边,长期以来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名人佚事。

据《新唐书》记载,魏征是其家族在馆陶居住的第6代。为了了解馆陶县的魏征和民俗文化,考察组来到了位于馆陶县城西部魏征博物馆和廉政文化苑,文化苑中设置“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丧乱之源,由于骄侈”等廉政石刻80余处,在公园中心设置魏征名篇《谏太宗十思疏》石刻。

苑中还建有廉政文化苑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教育宣传栏。在展厅内,考察组观察到,分别展出了馆陶县的一些出土文物、馆陶的历史文化。二楼的展厅,东侧专门辟了三个展厅,分别展出乔十光的漆画、汪易扬的书画、雁翼的文学作品,这三位都是馆陶的名人。

魏征展馆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展现了魏征的生平事迹,还展出了许多研究魏征的史册资料,还原了魏徵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蜡像,再现了君臣争论的场景。最后引入到廉政文化展区,展现了中国古代得忠臣的情况,还引导的近现代的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的事迹。

在馆陶县卫运河和民俗文化展厅里,通过图文并茂展现了隋唐大运河与馆陶的历史关系,并展出了很多民俗物品,还复原了几个老店铺、当铺,展现的栩栩如生,像是真正的走进了古代的馆陶县一样,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馆陶为古代名邑,物产丰饶,地灵人杰。其黑陶艺术名扬华夏;其贤士哲人辈出;其冀南皮影、四股弦等国家非遗物质异常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古老的漳河、卫河又在这里合流。留下了古河道、古堤、古仓、古码头等运河历史遗产,留下了大运河许多美丽的传说。永济渠一路走来,走进修武、浚县、滑县、大名府等中原腹地,地上地下,文化艺术遍中原。如何留住运河文化的根,值得认真思考。”张秉政教授说。(见习记者 李华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