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辞】点染与用典。采桑子

 文冠厚朴 2017-09-30
 本帖最后由 一介布衣 于 2017-9-27 16:42 编辑

【修辞】【一介布衣讲稿】
14期大学士班词班第二讲【修辞】【一介布衣讲稿】
内容提要:

l      修辞之点染

l      修辞之用典(5种)

l      关于词牌《采桑子》的简析与写作





修辞之点染

词之修辞现象最为繁杂,而修辞之技巧运用更是万有不齐。在此只讲一下“点染”、“用典”、“对仗”。 ??? 点染,本是绘画的技法,即加点与渲染。清人《学画浅说》曰:“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这里说的就是绘画的“点染”法。词学中的点染指的是点明与烘托。它是词人常用的修辞手段。如柳永《雨淋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就运用了点染法。词先以“念去去”点明远别之念,再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个景象,来渲染远别的离情。“念去去”三字俱为仄声,声音短促,读时几乎是一字一顿,给人一种以一去成永别之感,以路漫漫、野茫茫、无限怅惘之感。而下面的渲染,也层层加深、加浓:既曰“烟波”又曰“暮霭”,且以“千里”、“沉沉”加色!“楚天”已经够远的了,可又用了一个“阔”字增色,将“阔”与“千里”相映。如此广阔而凝重的空间,不仅离别之情深重可感,且别后之境也仿佛可见。下半阕也同样运用了点染手段,将“伤离别”的点,层层渲染,十分浓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点染的方法一般是先点而后染。


如柳永的《八声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翻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这里就先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浅色轻染一下,紧接着点出了凄凉的秋天,最后才从“霜风凄紧”等三个方面层层为“清秋”渲染,从而为抒写羁旅之苦作了充分的铺垫。 ??? 使用点染必须注意的是:“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也变成死句矣。”(刘熙载《艺概》)。



古词创作技巧讲座

修辞之用典

古词创作技巧讲座---第七讲之二?? 修辞之用典 ? ???? 用典,也叫“用事”,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它通常是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的引用而言的。典引用的恰当,可以增加词的容量,增强词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词不能堆垛书卷,以夸典博,然须有书卷之气味。胸无书卷,襟怀必不高妙,意趣必不古雅,其词非俗即腐,非粗即纤。”古山谷称苏东坡《卜算子》词“非胸中有万卷书,孰能至此”。所谓“书卷之气味”也当与用典有关联。词中用典,千变万化,情况复杂。约而述之,大体有六。

1、明用。

这里所说的明用,即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它往往是把典故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成泛指。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其中“东篱”就是暗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典。不过,此处“东篱”已经泛指栽种菊花的园地了。再如辛弃疾的《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这里用了两个典。一是“桃叶渡”。原指王献之送爱妾桃叶渡河的地方。二是“南浦”典出《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辛词中的“桃叶渡”与“南浦”都是泛指送别的地方。 ???? 此外,明用典故的现象还大量表现在直接采撷前人诗句入词。比如,有全用前人诗句的。秦观的《临江仙》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全部照搬了钱起的诗句。也有减前人诗句之字而后入词的。如辛弃疾的《念奴娇》中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二句就是将林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减去数字而成。还有给前人的诗句增加字数而入词者。如辛弃疾《满江红》曰:“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就是将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诗句增添了四个字。

2、暗用。

所谓暗用,是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暗含在典故之中,很难从字面上看出来。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曰:“我欲乘风归去”,这里就是暗用了《列子·黄帝篇》典故。据列子自己说,他从老商氏学道,最后达到了忘物,忘我之境界:“心凝神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意不知乘风我耶?我乘风乎?”苏轼用此典,暗含忘掉一切的意思。

3、正用。

这里是指典故的含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一致而言。如辛弃疾词《永遇乐》结拍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明作者希望南宋统治者能象赵王欲起用廉颇那样来重用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典故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自己的遭遇和廉颇也几乎相似。

4、反用。

就是从反面来阐发典故,即反其意而用之。如辛弃疾词《南乡子》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陆游则反其意而用之曰:“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又如南宋吴泌《沁园春·读〈史记〉有感》曰:“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这观点与屈原的言行相反,且与传统观点也相反,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

5、借用。

这是指借用典故,来表达另一种与典故本身无关的事物。如李煜在《破阵子》中曰:“一旦归为尘虏,沈腰潘鬓消磨。”“沈腰”是指沈约腰肢消瘦而言。典见《梁书·沈约传》。“潘鬓”原指潘岳鬓发斑白,语出潘岳《秋兴赋》。李煜借用此典仅表明自己被俘虏后精神与肉体的痛苦和摧颓,与典故本身并没有内在的联系。

6、化用。

词人根据需要将典故重新改写,甚至拆散,溶化在字里行间。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化用前人诗文入词上。如刘克庄《沁园春》曰:“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就是由《史记·李将军列传》改化而来的。

用典切忌堆砌,欲要用典,首先应该以“无事障”为贵。何为“事障”?“晦也,肤也,多也,板也,此类皆障也。”(刘熙载《艺概》) ?



关于词牌《采桑子》的简析与写作

采桑子 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尊前集》注:羽调。《乐府雅词》注:中吕宫。南唐李煜词名《丑奴儿令》,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贺铸词名《丑奴儿》,陈师道词名《罗敷媚》。

------------------------------------------------------------

采桑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凝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枝。

⊙○◎●○○● ◎●○△ ⊙●○△ ◎●○○◎●△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颦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李词、朱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冯延巳词,前段第一句“马嘶人语春风岸”,马字仄声,人字平声;第二句“芳草绵绵”,芳字平声;第三句“梦过金扉”,梦字仄声;结句“花谢窗前夜合枝”,花字平声;又“落尽灯花鸡未啼”,鸡字平声;后段第一句“起来捡点经游地”,起字、捡字俱仄声;第二句“处处新愁”,上处字仄声;第三句“不语含情”,不字仄声;结句“水调何人吹笛声”,水字仄声,吹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若两结句第三、四字,例用平平,则不可移易也。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五代: 冯延巳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叠句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 ○●○△  ●●○○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叠句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 ●●○△ ●●○△  ○●○○ ●●●○△

※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即叠上句,两结句较和凝词各添二字,或名《添字采桑子》。

------------------------------------------------------------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朱淑真

王孙去后无芳草,绿遍香阶。尘满妆台,粉面羞搽泪满腮,教我甚情怀。

○○●●○○● ●●○△ ○●○△ ●●○○●●△ ○●●○△

去时梅蕊全然少,等到花开。花已成梅,梅子青青又带黄,兀自未归来。

●○○●○○● ●●○△ ○●○△ ○●○○●●○ ●●●○△

※ 此词见《花草粹编》选本,皆集唐宋女郎诗句也。较和凝词,前后段各添五字一结句,采入以备一体。



(二)名作欣赏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5)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6)休:停止。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赏析】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注释】
⑴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⑵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⑶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⑷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⑸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
⑹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 “ 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 “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 ”,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 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 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 ,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译文】
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独自在花间徘徊,看繁花似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寻找的往昔旧梦,触目悲凉。虽是春光美景,却是欢乐难再,即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他对爱侣的追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
转眼望去,林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不思量、难思量,抬头望天边,还是夕阳西沉、残阳如血。血色勾勒了天边的绿树,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笼罩了他的心,明丽而惨烈。

【注释】
①纵有:纵使有。
②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③忍:作“怎忍”解。



【赏析】

     上片写“失却游春侣”、 “独自寻芳”之悲。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则触景生情,适足添愁,甚而至于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纵有笙亦断肠。”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去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他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因见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自己失却游春之侣而影单形只,但闲步四望,只见彩蝶双双,飞舞林间;蒸儿对对,出入帘幕。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彩蝶、燕儿都成双做对,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独之感!“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的“满目悲凉”之句相拍合。





采桑子·彭浪矶

宋代: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译文】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注释】
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②扁舟:小舟。
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彭浪矶”,是在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往两广途中创作的。



【赏析】

    上阕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罩,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风兮萧萧。”;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tiáo):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⑧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平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译文】

  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我)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

  昨夜西风急,在梧桐锁寒秋的深院里,刮了整整一夜,几次次从梦里把人吹醒,醒来只看到窗外月明,朦朦胧胧,幽幽的,淡淡的。在我这高楼上,突然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一声雁叫(更添了夜醒人的凄凉和孤寂)。

【注释】

(1)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2)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代指衣服。

(3)胧明:微明。



采桑子

宋:晏几道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
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简析】

这首写的是与妓女文君(文君应不是真名)一同在南湖采莲的事.许飞琼是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文君。
这一句颇有物是人非之感,所描摹的景物情事都非常优美,作此句之人,必定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寥寥数语,就将眼前和记忆的景致交融一起,将相思的意境很恬淡地就勾勒出来,堪称佳句。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释】
(1)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
(2)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3)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4)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5)涟漪:水的波纹。
(6)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采桑子

五代: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译文】

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亦随花而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双眉紧锁,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注释】
①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此词调于《花草粹编》、《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中有题作“春思”。

②亭:侯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吕本二主词、《花草粹编》、《尊前集》、《历代诗余》、《全唐诗》等本中均作“亭”。晨本二主词中作“庭”。逐:跟随。红英:红花。尽:完。全句意思是,春光随着红花的飘落而完结。

③徘徊:这里形容回旋飞转的样子。

④细:萧本二主词中作“零”;吕本二主词中此字空缺。霏微:《尊前集》中作“霏霏”;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中误作“非非”。霏(fēi)微,雨雪细小,迷迷濛濛的样子。唐代李端《巫山高》中有诗云:“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⑤不放双眉:就是紧锁双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无法使双眉暂时展开。

⑥芳音:晨本二主词中作“芳英”。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尊前集》中作“芳春”。芳音,即佳音,好音。断:断绝。

⑦香印成灰:指香烧成了灰烬。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种香料捣成末调和均匀制成的一种香。王建《香印》诗中有句:“闲坐印香烧,满户松柏气。”可见,“香印”与“印香”同义。古时富贵人家为使屋里气味芬芳,常常在室内燃香。成灰,成为灰烬。

⑧可奈:《花草粹编》中作“可赖”;吴本二主词中误作“可奎”。可奈,怎奈,即无可奈何。情怀:心情,心境。唐代杜甫《北征》中有诗句:“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2-3]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五代:冯延巳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采桑子

五代: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清明

宋:曾觌(dí)

清明池馆晴还雨,绿涨溶溶。花里游蜂。宿粉栖香锦绣中。
玉箫声断人何处,依旧春风。万点愁红。乱逐烟波总向东。

采桑子

宋:谢逸

楚山削玉云中碧,影落沙汀。秋水澄凝。一抹江天雁字横。
金钱满地西风急,红蓼烟轻。帘外砧声。惊起青楼梦不成。

【作业】:以清明为主题,依照正格体填一阙《采桑子》。 依《词林正韵》,韵部不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