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医生是如何检查得了前列腺癌?8种检测方法

 宁城星河城书阁 2017-10-01

早期和晚期的前列腺癌

通过上一篇了解前列腺癌的一些基本症状,大家应该知道,这个病早期不容易发现,但是这是相对用户而言的,如果是在医院针对前列腺区域让医生做以下检查就能检查出来,检查方法多大8种。下面就更这阿波罗医院的额男科医生一起了解以下吧。

【一】、当经直肠触诊检查前列腺时,可触及一个或几个局限性硬结节,有时硬结节如软骨,比较晚期的前列腺癌,丧失前列腺清晰的轮廓,若沿精囊方向以角的形式扩散,能触及条索状浸润。

【二】、早期除有上述表现外,还有血尿、等渗尿及血尿素氮增高、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PSA是于1979年Wang等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并提炼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仅存在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不存在于其他组织中,Wang把这种物质,定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其分子量为33~34 kD,等电点为6.9,以单体形式存在。前列腺上皮细胞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分泌的PSA蛋白,比前列腺癌组织所分泌的还要多。前列腺创伤及病变,引起的前列腺结构异常,使PSA漏到组织间隙,然后通过毛细管和淋巴吸收到血液循环里,这是血清中能测到PSA的原因。www. 所以,不仅前列腺癌可引起PSA升高,而且前列腺炎、BPH患者血清PSA同样会升高,甚至尿道操作(膀胱镜检查等)、前列腺按摩、前列腺穿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检查,血清PSA也会升高。正常人血清PSA浓度<0. 003 μg/L,很少超过0.01 μg/L。

【三】、前列腺癌时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颈改变、黏膜肿胀、白玫瑰色、颈部呈齿缘状弯曲的水肿覆盖物、充血,但前列腺癌浸润膀胱,膀胱癌浸润前列腺,有时区别有困难。

【四】、X射线诊断前列腺癌,由骨骼系统X射线摄影和泌尿X射线造影检查显示:对于前列腺癌骨骼系统X射线照片显示成骨细胞性或混合性斑点状及大理石样转移的X射线征象。前列腺癌泌尿系造影检查,显示肾、上尿路功能形态以及膀胱颈改变变形,当输尿管口被浸润,肾、输尿管积水,甚至不显影。前列腺癌浸润膀胱,在膀胱造影X射线照片上显示颈部抬高,充盈缺损。外生殖器官造影显示精囊变形,精囊位置不对称,精囊腔扩张与充盈缺损。当怀疑前列腺癌时,行前列腺穿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前列腺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很有帮助。凡有下列资料可完全确诊前列腺癌:

  1. 有典型的骨转移X射线表现;
  2. 发现癌细胞或穿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结果;
  3. 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内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学发现癌细胞。

【五】、前列腺癌的超声显示:

  1. 低回声,肿瘤比周围正常组织回声低;
  2. 等回声,肿瘤不易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区别;
  3. 强回声,肿瘤比周围组织增强;
  4. 混合回声,肿瘤内回声强弱不一,不均匀。

【六】、前列腺癌的CT诊断,根据美国联合肿瘤协会制定的标准,前列腺癌的TNM分期,其中T,期前列腺癌,CT无法诊断。T2期前列腺癌,只有当前列腺外缘呈隈局性结节状突起或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边缘时,CT才可以发现并提示有前列腺癌的可能。T3期前列腺癌,CT表现前列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精囊角变窄或消失,精囊被肿瘤侵犯。T4期前列腺癌,CT表现膀胱底部,直肠和盆底肌肉已受到前列腺癌累及。

【七】、前列腺癌的磁共振(MRI)诊断,可根据前列腺形态及对周围器官有无浸润。

  1. 突出包膜的MRI表现:前列腺癌生长进入周围脂肪,可以肯定地认为是突破包膜的表现,另外包膜增厚,不规则,局限性突出或肿瘤与包膜关系密切,都是浸润包膜的表现。
  2. 神经血管柬侵犯的MRI表现:外周带后外侧的肿瘤,生长浸润神经血管柬的位置或神经血管束的局限性不对称、增粗,是肿瘤侵犯的直接表现。
  3. 精囊侵犯的MRI表现:T2像显示精囊局限性低信号,壁增厚和前列腺精囊角消失是精囊被浸润的表现。
  4. 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的MRI表现:淋巴结最小径大于1~1.5 cm认为淋巴结转移。

【八】、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用于全身骨骼系统转移瘤的检查,T1像表现为骨髓内多发低信号病灶。放射性核素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放射性核素在前列腺癌诊断中骨显像,也称骨扫描。诊断骨转移最为成熟和常用影像表现:前列腺癌骨转移90%以上为成骨型,故凡属这种随机多发放射性浓集模式者,几乎可以肯定为骨转移瘤,好发部位,在骨盆和脊柱的发生率较高。以点、球状浓集灶形状,较小者属较新鲜的病变,多个球状病灶可溶合成条状或片块状浓影。医院医生是如何检查得了前列腺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