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收藏!各种中药服用时间/方法科学,疗效才最好

 marsteryi 2017-10-01

中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中药服法会对其疗效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病症采用科学的服法,以便发挥最佳疗效!

病在腰下饭前服

病在腰下治疗肝肾虚症及肠胃病的药物,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此时服药,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被吸收起作用。

病在胃上饭后服

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及对肠胃有刺激的药或者毒性较大的药,一般均宜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

治脾攻下餐间服

用于治疗脾胃病或用于攻下的药物,在两餐之间服用,以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驱虫滋补空腹服

用于驱虫,泻下或四肢血脉病的药物,宜空腹服;服用滋补的药物,宜在早晨空腹服,这样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肠内,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驱虫药物还可以隔夜服,即在睡前服一次,于第二天早晨再服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补心安神睡前服

诸如服用补心脾,安心神及镇定的药物,都宜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温热冷顿各有道

温服——一般汤剂与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就是在药液不冷不热时服用。

热服——凡解表,祛寒和通血脉的药物宜趁热服下。

冷服——热性病,清热病,解毒药和止吐药均宜冷服,就是在药液冷却后服用。

顿服——就是一次将药液用完,迅速发挥药效作用成为顿服。多用于重病,胃肠病,活血化瘀药,或便秘急于通泻者,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最大疗效。

频服——就是指药分次数频频少量饮用或含咽。凡治疗咽喉病,呕吐病,均宜采用多次少量频服,使汤液能充分接触患处,促进尽快较小。

冲服——如麝香,牛黄,沉香,木香等名贵药或芳香药,若久剪会影响药效,有时就要冲服,即先将药物置入杯中,趁热将汤药冲入,温浸片刻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