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阳篇之蓄水证

 乐乐书屋 2017-10-01



【原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1],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2]者,五苓散主之。(71)


【词解】

[1]  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2]  消渴:口渴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提要】  辨胃津不足与蓄水证的证治。


【分析】   太阳病发汗是正确的治法,但若汗不如法,或汗出过多,有可能产生两种变化。一是汗后外邪虽解,但大汗损伤津液,使胃中津液不足,胃不和则烦躁,卧不安,津不足则自欲饮水以润其燥。对此只需予以汤水,少量频饮,使津液渐复,胃气自能调和而诸证得除。二是发汗后外邪不解,仍见脉浮,身有微热等。同时,外邪随太阳经脉入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道失调,邪与水结而成蓄水证,因影响膀胱气化,津液无以输布,则表现为小便不利而渴欲饮水,证属表里同病,方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兼解外邪。

本条将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引起的两种不同变化的口渴并列,具有鉴别诊断和辨证以求病机的含意。其证一为水液不足,欲得饮水;一为水蓄膀胱,气化不行,口渴多饮。前者当补水液,后者应化气利水,虽同见口渴,实不可混淆。


【选注】   《医宗金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则是太阳表邪未罢,膀胱里饮已成也。经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今邪热熏灼,燥其现有之津,饮水不化,绝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匮,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府,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按】  《医宗金鉴》以风寒表证之热象,分析消渴的病机为热灼津液,不妥。

徐灵胎:胃中干而欲饮,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盖由同一渴而渴之象及渴之余证,亦各不同也。(《伤寒类方·五苓散类》)

【治法】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方药】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1]和服方寸匕[2],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词解】

[1]  白饮:米汤。

[2]  方寸匕:为古代量取药末的一种器具。


【方义】   本方用药五味,以苓为主,共为散剂,因而得名。方中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共奏化气行水,通里达表之功。方虽为表里同治之剂,但主治重点在于化气行水、而不拘于有无表证。

本方制成散剂,取其容易发挥药效,临床亦可改为汤剂。以米汤调散服用,即桂枝汤后啜粥之意。再加多饮温水,以助药力,适当发汗而散邪,汗出则玄府通畅,利水则气化通行,表里气机俱畅,有利于排除蓄水,故曰:“汗出愈”。


【临床应用】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治疗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的蓄水证和寒湿霍乱偏表之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用以治疗下焦水逆引起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之症。黄疸病篇用本方加茵陈,名曰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郁蒸而湿胜的黄疸。本方具有化气行水的功效,故临床上许多病证,都是通过本方的利小便作用而取效。现代多用本方治疗肾炎类水肿,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崩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渗出性胸膜炎,急慢性胃肠炎,黄疸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美尼尔氏综合征,脑水肿,脑积水,单纯性肥胖症,眼睑非炎症性水肿,球结膜淋巴液潴留,青光眼,视网膜水肿等。


【现代研究】

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五苓散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但应以《伤寒论》原量比例为准,利水效果才能明显增强。另外,本方可解乙醇中毒、并有抗脂肪肝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案例】

1程姓病人,证见高热口渴,谵语不眠,小便短赤,脉浮洪大。连给大剂人参白虎汤三剂,不但症状无减,口渴反而增剧。后思乡前辈某曾治一病人,口渴喜热饮,用桂附之类取效,方猛然大悟,急问病者,喜热饮否?答道:喜热饮,虽至手不可近,亦一饮而尽。再细察其舌,质红无苔而滑。因思:脉浮洪大,发热,虽似白虎证,但口渴喜热饮实非白虎汤所宜。此乃无根之火上浮,故口渴喜热饮,舌红而滑;虚火乱及神明,故谵语;火不归位,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短赤。当按膀胱蓄水证治之。遂用五苓散改汤剂,桂枝用肉桂以引火归元(每剂用桂八分研末,分两次冲服)。仅两剂,热退口和,小便清利。后调理半月复元。(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


2林××,男,56岁,工人。患垂体性尿崩症三年余。以往发作曾多予尿崩停,速尿片等西药治愈。一月前因劳累复发,仍用上药治疗半月不效。服补气养阴、泻火类中药十数剂亦不减。今证见小便频数量多,每日达8500ml,口干舌燥,渴欲饮水,伴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肌肤枯皱,大便干结等。脉沉无力,两尺尤弱,舌质淡暗,苔白乏津。先用补肾缩小便药无效,乃改用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附子6克,益智仁12克,服二剂后,尿量即锐减至2000ml/日,口渴基本消失,仅服药时饮少量水。又服四剂,病情稳定,小便正常,惟腰酸神疲,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调理善后,住院37天痊愈出院。一年后随访未复发。(侯恒太浙江中医杂志1988;(6):243)


【原文】 發汗已,脉浮數,煩渴[1]者,五苓散主之。(72)


【词解】

[1]烦渴:口渴心烦。

【提要】  补叙蓄水证的脉证。


【分析】   本条承接上条,补叙太阳蓄水的脉证,宜彼此合参。上条言脉浮而微热,本条脉浮数,都指出发汗后表证仍在;上条言消渴,本条烦渴亦与之同类,皆系水气内停,气不化津所致。两条所叙证候稍异,其病机则一。证属蓄水,故小便不利等当为必见,治当用五苓散利水解表。否则,单凭“脉浮数,烦渴”则很容易与发汗后,邪热进入阳明的胃热烦渴相混淆。


【选注】   方有执:已,言当发汗毕,非谓表病罢也。烦渴者,膀胱水蓄不化,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数者,外证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伤寒论条辨·太阳篇》)

《医宗金鉴》:发汗已,为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初入阳明胃热,白虎汤证也。今小便不利而烦渴,是太阳府病,膀胱水蓄,五苓证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内利,表里均得解矣。(《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1],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2],五苓散主之。(74)


【词解】

[1]  表里证:指太阳表证与蓄水证同时存在,表里同病。

[2]  水逆:指饮邪内停,水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而饮入则吐的一种证候,为蓄水重证的表现。

【提要】  蓄水重证而致水逆的证治。


【分析】   太阳中风经过数日,头痛、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仍然存在,而又出现心烦、小便不利等里证,故曰“有表里证”。更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为水饮内蓄,气不化津,饮邪上干胃府,胃失和降,饮入之水,拒而不受,随饮随吐,吐后仍然欲饮,称为“水逆”,是蓄水的重证,故仍用五苓散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本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病变关键在膀胱气化失司,水气上逆,而不在胃府,故取化气利水以治其本,水气通行,则胃无贼邪之害,呕逆因而自止,故不用和胃降逆之法。


【选注】   柯韵伯: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五苓散证》)

魏荔彤:表里证,里证何,即所谓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是也;表证何?即前条所谓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汗出是也。(引自《伤寒论辑义·太阳篇》)


【原文】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1]也。(127)


【词解】

[1]  苦里急:指小腹部有胀满急迫的不适感。

【提要】  以小便利否辨水停中焦与水蓄下焦。


【分析】   太阳病,如饮水过多而小便通利,是水停于中焦,脾胃的转输功能失职,水气上犯于心所致,故必见心下悸动,其治法可参考茯苓甘草汤证;若饮水多而小便少,是水蓄于下焦,膀胱气化失职所致,故必见少腹急迫不舒,可治以五苓散。

本条原文说明饮停心下则心下悸而小便利;饮停下焦则小便少而少腹里急,指出小便利与不利对蓄水部位的辨证有重要意义。


【选注】   成无己:饮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则水不内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水多而小便不利,则水蓄于内而不行,必苦里急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医宗金鉴》:太阳初病,将传阳明,则欲饮水,此其常也。今太阳初病,即饮水多,必其人平素胃燥可知,设胃阳不衰,则所饮之水,亦可以敷布于外,作汗而解。今饮水多,而胃阳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中焦,而为心下悸。若小便少,则水停下焦,必苦里急。(《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