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惑 | 为什么干货越看越多,人却越来越焦虑?

 星火辽远 2017-10-01

我们都在忙着成为更好的人。因此,很多看起来能让我们快速成功、完美逆袭的事情,都对我们有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这些关于成功的“捷径”,有时候却会让我们“生病”。

本世纪三大“疾病”

疾病一:

焦虑症:对学习和成长的焦虑。 我们生怕落后,生怕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所以,我们总是越来越忙,越来越累,陷入没有边界的焦虑。

疾病二:

松鼠病:买买买、屯屯屯,因为学习成长的焦虑,我们对知识也忍不住买买买,专业工具书、专业讲解教学视频,每天的状态就是像松鼠一样,屯屯屯屯屯……但是,又究竟认真学习了几次呢?

绝症三:

懒癌:“别拉我,我要躺着!” 很多人有上进心的人都想勤奋、想成长。但是,由于懒癌作祟,我们虽然雄心万丈,却只能躺在床上……

那么,这三大疾病有什么方式“治疗”呢?下面,就为新凤祥的小伙伴们分享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番茄工作法。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1990年代意大利大学生发明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设置工作与休息的规律,工作一段时间后(如45分钟、60分钟),就短暂的休息一段时间(如5分钟),将人的工作学习时间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番茄。

番茄工作法看似简单,但是其实只要做到极致,就是在修炼与时间化敌为友的强大内功, 帮助我们培养一种长期高效的节奏感,打造人体内部的效率生物钟。

有了番茄这个效率生物钟,滴答滴答,它会陪伴你形成自己的节奏,过你自己奇特的一生。

番茄工作法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能够打破自我感动。自我感动是一种精神毒药,感觉自己很努力,感觉身体被掏空,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在遇到挫折时还抱怨社会,在失败中孤芳自赏。

事实上,番茄工作法也是一种锻炼专注力的刻意练习,它能帮助我们达到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之一:忙而不乱,心如止水,实现极致的专注。

那么如何锻炼我们的专注力呢?番茄的时间设置就是我们的答案。

四个技巧高效度过番茄时间

一. 明线原则

所谓明线规则(bright-line rule),是外国律师圈子里面的一个行话,意思就是清晰、简洁、绝不模糊的规则。

当你戒烟的时候,你说你少抽点,这个规则就不是一条明线。而一根不抽,或者一天抽1根,这才是明线。

有了明线,你就能意识到你没有办法自我欺骗。

在没有番茄工作法的情况下,你刷朋友圈时,自己都是不知不觉的。而有了番茄,在设置时间内,你只能做你计划中的事。

看书就是看书,写报告就是写报告, 但当你拿起手机刷朋友圈,你就能明确知道自己越线了,就会督促自己回归专注。

二.创造仪式感

仪式感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专注的状态。例如在启动番茄的同时,带上耳机,听听巴赫大提琴曲。

长此以往,打开这个音乐的时候,就像给你按下一个开关一样,这就是进入专注状态的一个仪式。

三.用辅助工具抵制诱惑

番茄的存在是为了监督我们保持专注,但是为了维护专注,我们也许需要很强的意志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

例如上图中的「极简番茄钟」、「潮汐」、「番茄任务」、「嘀嗒番茄钟」等APP,都能帮助你更加专注于既定时间所安排的任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简单的工作、休息时间设置。

所以,利用外部工具的帮助,用巧劲而不是用蛮力来帮助自己抵抗娱乐的诱惑,避免无意义的消耗意志力,长期的坚持就会形成习惯。

四.五分钟原则战胜拖延症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番茄的好,但拖延症会阻挠我们打开番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小技巧啦,那就是五分钟原则

不论任何事,只要列在你的清单里,先别考虑到底做不做,而是先做五分钟再说。

当你做了五分钟之后,再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做下去。

做到最后一秒,你就发现来劲儿了!

通过这种方式就会发现,你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敢开始,一旦开始去做,就会明白其实要做的事并没有那么无聊,也没有那么难,从而坚持把它做完。

休息5分钟,让番茄更高效

设置的工作时间结束了,但是人跳不出来,设置的休息时间结束了,但是人回不去,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番茄工作法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切换问题,而切换问题的本质是休息时间出了问题,是理解和执行的不到位。

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就是将番茄的休息时间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假设我们设置的工作时间为45分钟,休息时间为5分钟,我们必须认识到5分钟的休息不是娱乐,而是放松和恢复。这是使工作状态张弛有度的保证。

那么五分钟的休息推荐做哪些事情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绝对不做烧脑的事情。张弛有度、保持身体内的节奏才是番茄的精髓。

给小伙伴们推荐四种休息方式:

第一、纯放空,放下手机,离开电脑,看看窗外。

第二、做家务或者工作中的杂事碎事。

第三、舒展舒展身体,给自己做一做眼保健操。

第四、终极休息方法:躺在地上,然后调整呼吸平静内心,快速的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恢复到最佳的状态。(此方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工作过后)

什么场景适用番茄

适用番茄的情况有四种:

独自、专注、积累、习惯。

哪些情况下不使用番茄呢?就是沟通协作的时候。

当我们引入了番茄钟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将番茄的节奏内化为自己的效率生物钟。而不是猛学两小时崩溃一整天,猛学两三天崩溃一整周,一曝十寒,脉冲式努力,陷入这一种猛学崩溃的无限循环。

我们需要驾驭这种毁灭性混乱,体会时间的秩序,我们要形成自己长期高效的秩序,形成自己张弛有度的工作、生活节奏,长此以往,我们便可以摆平心灵的焦虑症。

本文转载自:梅花网 原文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