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邢窑白瓷——茶具篇

 芝润斋 2017-10-02
说起邢窑白瓷,那么就要说起茶圣陆羽的《茶经》。《茶经》是茶学与茶文化的经典之作,在今天还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膜拜。同时,由于茶与瓷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骨肉般的关系。《茶经》又是研究邢窑白瓷宝贵的文献资料。《茶经·四之器》曰:“盌,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是茶圣,而非瓷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旗帜鲜明的崇青贬白、抑邢扬越的审美观点,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为我们后人考证邢窑白瓷,出自于内丘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料。
 “茶于清心,器以载道”说到品茶,就离不开茶器。器之于茶事,是借外在感官,引领人进入精神世界。而那些饮茶的文人墨客们,那清雅的品茗特质,直接影响和提高了邢窑白瓷工匠们制作茶器的美学意识。
  邢窑白瓷创烧于北朝,经过隋代、初唐的发展,到中唐以后成为著名的窑厂。邢窑的鼎盛,改变了青瓷主导方向,使白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南青北白”的局面就在此时形成。
  
有不少朋友来电咨询,或网上询问,邢窑白瓷到底有多少个品种?猛一问倒把我给问住了!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统计过,唐代邢窑白瓷到底有多少个品种?我无需去考证唐代邢窑白瓷到底有多少个品种,因为,我无法考证邢窑白瓷的祖先,到底生产出有多少个邢窑白瓷品种?而我能做到的是把我所收藏的邢窑白瓷茶简单的介绍给大家。
  邢窑白瓷茶
釉色洁白莹润光亮,白中泛青,内外满釉,足端无釉;胎非常洁白细腻、坚硬。成瓷温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造型各异,非常精美,是实用和观赏结合的邢窑白瓷精美之作。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以下图片是唐代邢窑白瓷茶具系列:邢窑白瓷茶壶、印花白瓷盏、盏托、三乳足把杯、高脚杯、白瓷茶炉、三足风炉、白瓷渣斗、竹节茶叶盒、大盈款茶叶盒等。(在此不一一介绍邢窑白瓷茶具,待以后再详细介绍)。
大唐邢窑白瓷——茶具篇

大唐邢窑白瓷——茶具篇

大唐邢窑白瓷——茶具篇

大唐邢窑白瓷——茶具篇

附《茶圣陆羽小传》节选
    唐朝之前所谓喝茶,就是熬茶汤喝。熬茶汤就像熬菜汤,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往锅里一扔,在水中煮熟煮烂,等熬得混混稠稠的,就盛到饭碗里喝,高兴了还要调味,豪爽喜庆地放上葱片姜片橘子皮,怕苦就再加大枣薄荷,囫囵一煮,这是粥茶。粥茶从西汉就有记载,三国魏晋南北朝都喝,魏晋爱风雅的士大夫稍讲究些,于是有东晋一位叫杜育的老师,为喝茶之事写了篇《荈赋》。荈,就是晚采的秋天茶叶。杜老师说,茶叶种在山珍汇聚的高山中,初秋农闲时候,可以约上好友一起去山里采茶煮茶。煮茶要选岷江上游的清水,茶碗要用越州窖出的陶器,舀茶汤要像古代首领分酒那样,用剖开的葫芦,而熬好的茶汤得是茶末下沉而泡沫上浮的,最好白色的泡沫还亮如积雪。杜老师如此小情小调的一个人,其实却是打仗的能手,在正史里寥寥露过几次脸,都跟战事有关,他最后在洛阳沦陷时战死,死后便很少被提起,直到400年后,被一个叫陆羽的真闲散人写进了一本叫《茶经》的书里。
   
陆羽这人没家没业,也没长期做官,有关其生平最切实的记录,都来自他的自传。自传说,他三岁时做了孤儿,被有名的大和尚捡回去养。九岁学写文章,大和尚要他出家学佛,他却要拜孔子学儒。大和尚不高兴,就不给书读,又专拿扫寺院、洗厕所的活来逼他,又让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师兄们修理他,陆羽的日子辛苦又烦闷,死扛到11岁,终于跑出寺院,干脆去戏班做了伶人,又给自己写了三部搞笑的戏码,专演丑角讨生活。大和尚追来看他这样,于是罢了罢了,再不逼他出家了。陆羽当艺人当到16岁,在沧浪水边演节目时,碰到了当时新来的太守李齐物,李齐物觉得这孩子有点不凡,于是写好推荐信,让他去跟隐居在火门山的邹先生学学问,再后来,他就成了一个四处做学问写文章、另加交友游玩的中华古代文化人。这自传写于陆羽29岁,是为向一班新朋友介绍自己。这年,他跑到湖州苕溪隐居,自称不再和讨厌的人相处,只跟和尚隐士谈天喝酒,天天穿布衣短裤和藤鞋,驾小船倘佯山寺间。他说我常常一人走在山野里,唱叨着佛经和古诗,我敲打树木,拨弄流水,从早晨到天黑,等游兴尽了,就嚎啕大哭着回去。陆羽在湖州的朋友都是那会儿蛮有趣的读书人,其中大有名的比如诗僧皎然,湖州顾渚山是产茶名地,在那里,皎然写了《茶诀》,后失传,陆羽写了《茶经》,被膜拜到现在。
  
《茶经》全文7000字,利利索索写了一个采茶制茶、茶具与烹煮、喝的办法与历史风俗的全指南。不仅简单明了,还带着陆羽本人特有的挑剔和朴素,比如他说唐代以来,喝茶都是往茶里放上葱姜调味使劲熬,这跟喝沟渠水差不多;又说煮茶的水要选流得不急又不慢的活水,且水煮过三沸就老得不能喝;又说,选煮茶的锅子应选生铁锅,石头和陶瓷的虽好看可不耐用,银质的干净耐用,可这样就太奢侈了;又再说,下茶后第一沸的水,第一碗为隽永,要存着,此外一锅最好就做三碗茶,顶多五碗,再多就损失味道。做茶时数着人做,五个人时做三碗,传着喝,7个人就做五碗,要是六个人呢,也还是三碗,不过是多一个人,少喝的用那碗隽永来补罢。就这样唠唠叨叨,处女座外挂全开,让《茶经》成了此后的茶界宝典,而陆羽本人只过了60多年,就被江南的茶商们奉为茶神。卖茶的人会在茶灶边放上陆羽小瓷人,生意好就用茶供他,不好就用热水浇他,呃……若揣测一下隐士心,我觉得陆神仙也许并不高兴。

陆神仙写《茶经》,将茶分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而此时不管什么茶,喝时总要把茶叶烤干,磨成小米大的碎茶末再煮,煮茶的水要先放盐,此外最多三沸,这叫煎茶法,煎茶的口味没茶粥那样杂而重,也讲究茶的本味和茶面的泡沫,品的是入口虽苦但咽后回甘。然而又后来,苦也不受用了,喝茶者开始追求只有甘香的茶,接着就有了不用煮的点茶法。兴盛时候的点茶法,是要把茶叶反复榨干汁水与颜色,去掉一切可能的草木气和苦涩味,然后碾磨成要多细有多细的粉末。把这粉末在茶碗里放一些,再用个长颈大茶瓶浇滚水冲开。这做法有点像现在刷藕粉,先倒点水把茶末搅和成匀匀的茶膏,接着用滚水边浇边击拂,击拂其实就是搅和,搅到水和粉末完全合一,绝无水茶分离,且表面泛起一层细密的泡沫,茶就点好了。点茶法晚唐开始有,到又有钱闲、市民文化又发达的宋朝,简直流行到不可收拾。
   
宋朝人从上到下都爱点茶,且他们口味超特别。一碗宋朝好点茶,讲究的是颜色乳白,越没茶叶的青绿越好;味道甘香,越没茶叶的清苦越好;水茶交融,越没茶水的透净越好。为了达到这些变态标准,宋朝制茶除了反复榨干茶叶的汁水,直到绿叶变成白色,之后还要把白茶磨成细到有点粘手的茶粉,接着加龙脑麝香之类的香料,最后为了获得变态白效果,有些还加米粉,还加枸杞绿豆。各类香喷喷白乎乎的茶末最后要压制成茶饼茶团,等喝的时候捣成块,再用小石墨、小茶碾重新碾碎,过罗筛,等浇。宋朝最好的茶是福建建安凤凰山的北苑茶,北苑茶都取嫩茶芯,反复蹂躏到惨兮兮白,然后制成表面有龙凤图样的茶团做贡茶。宋仁宗时,一个小龙团有四两黄金那么贵,还买不到。真好喝吗?反正陆神仙肯定不同意,《茶经》里也讲磨碎茶坐茶饼,但主张制茶时尽可能不损失茶汁好保存茶味,不过宋朝人说了,那是陆羽喝的茶不好,劲小味淡,一去汁水就成草,我们建安茶是因为太够劲,所以去成白色了才好喝呢!
  
恩,不管是有多劲,龙凤茶团从宋朝风光到元朝,汉族文人没官做,喝茶钱也缩水,民间便开始改喝散茶,蒙古贵族虽觉不出龙凤团那白乎乎淡西西的糊糊有啥好喝,但他们不愿意改老规矩,于是勉勉强强当贡茶喝到被汉人抢回江山。可等明朝的朱元璋一上台,因为深怕南宋那种安逸奢靡的气息又来麻醉人,劳神费力的上贡茶团干脆被废了。仍愿意做茶团的地方,此后便大多做出口,而朱元璋在宫里带头要求喝散茶。散茶就是炒青茶,用现在通用的沏泡法。过去点茶时放在炉子上烧水用的长颈水瓶,现在直接在里面放茶叶,再灌上滚开的水,就成了泡茶壶。这以后茶不磨碎,不加盐,不加米粉,不求浓稠,长什么样喝什么样。宋元时候那一大套磨茶,筛茶,搅和茶的工具家什,后来当古董流去了日本,随之点茶法也成了日本人喝茶的基本法。到16世纪,日本战国出了个叫千利休的人,千利休给点茶法加上器物,仪式,茶室美学,又讲了一通和敬清寂的道理,从此奠定了日本茶道,坐了开宗祖师。关于一个人打哪里来,当年陆神仙为交朋友而写的自传里,一开头就这样说:我叫陆羽,不知自己从哪儿来。我长得像大才子王粲张载那样难看,又像大才子司马相如和杨雄一样口吃,虽如此,我倒挺爱跟人辩论的。我这人小气,性急,自有主意。跟朋友相处是开朗豁然的,但有时心想到别处去,就会一声不吭地走掉。人家说我多怒,但要是和你定了约会,那就算相隔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我都会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