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文化基础知识|饮茶方法的演变

 独钓小鱼儿 2018-09-15

饮茶方法的演变

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差、泡茶以及当代饮法等几个阶段。

唐代,饮茶渐渐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尤其在中唐之后,饮茶风俗日盛,成为国饮。唐代饮茶以烹煎为主,将茶饼碾碎成末再饮。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人点茶技艺更加高超。元末明初,饼茶生产渐趋衰退,散茶开始被人们接受,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唐代烹茶

茶兴于中唐,唐中期以后,饮茶活动达到空前规模。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起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皇室的嗜茶导致王宫贵族们争相仿效。当时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中都有嗜茶者,如白居易、颜真卿、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这些文人雅士们不仅品茶评水,甚至参与培植名茶,还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他们以茶会友,辟茶室,办茶宴,成为唐代茶饮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饮茶的历史。六朝时,不但有固定的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集散地,还有范围广阔的茶叶消费区域。尽管那时茶叶生产仍以采制野生茶为主,技术比较落后,规模也不大,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了采茶、制茶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已经对茶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渐喜爱上这种饮料。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品种增加,品质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饮茶风气的形成还与唐代社会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极为鼎盛的时期,当时国家空前统一,交通发达。国家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南方与北方、边疆与内陆的联系,使南北方之间经常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同时发达的交通使南茶北运成为可能,造就了饮茶风尚得以不断传播的有利条件。

茶叶是一种社会消费品,茶叶的消费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而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富足,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饮茶提供了物质保障。

唐王朝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这种开放的风气使唐朝不仅能继承六朝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敢于突破这些传统,同时不断采撷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说唐王朝的文化独具开创性,使饮茶风俗在唐朝发展到新的阶段。佛教以及道教在中国的发展,正是唐朝兼容并蓄各种文化的表现。

佛教自天竺传来后,历经汉、魏、南北朝而流传甚广。又经隋文帝的大力提倡,到唐朝时发展到顶峰,使中国文化的佛教禅宗兴起。僧尼在学佛时,尤其是在“坐禅”时,很少吃饭和睡眠,故常依赖于茶叶。禅宗的兴盛使饮茶习惯在上至皇族世家,下至士大夫文人百姓中风行。

唐朝王室自称是道教教主老子李耳的后裔,并有意识的扶持道教,使道教在一个时期内得以大兴。道士女冠在修炼时,须清心寡欲,聚精会神。为了达到提神、解乏、保健的目的,他们常常在道观中饮茶。这也对饮茶风气产生了一定影响。

除了以上原因,唐代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浓厚的饮茶风气,还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陆羽之前,虽然饮茶以从南方传入北方,社会上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一本专门介绍茶叶的书,人们对茶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应有的了解,许多人不知道茶叶的性能和饮用方法,至于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制作工艺,知道的人就更少。鉴于此,陆羽写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诸方面的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茶经》中对种茶、采茶、茶具选择、煮茶火候、用水以及如何品饮都有详细的论述。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主要作为药用或者是粗放型的解渴的饮用形式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唐朝茶的发展是从以茶为药开始,以茶为羹再到茶之为品饮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里程碑就是《茶经》。

唐人饮茶讲究鉴茗、评水、观火、辨器。在饮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

唐中叶盛行煎茶。陆羽在《茶经》中力倡煎饮法,对煎茶方法做了详细的叙述。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用的是饼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先将茶饼复烘干燥,谓之“炙茶”。炙烤茶饼,注意不要再通风的地方或用余火烤,因为风吹,使火焰骤急,飘忽不定,致使冷热不能均匀。要靠近火烤,同时不断地翻动,等到茶叶被烤出像蛤蟆背一样的疙瘩时,然后离火五寸继续烤。如果卷曲的茶饼又伸展开来,则按开始烤茶的方法再烤。待到茶饼变软或透发出香气时趁热放在纸袋子里,以免茶叶的香气散失。等到茶叶冷了,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状。好的茶末像细米粒,不好的像菱角。碾成的茶末还要经过箩的细筛,筛下的茶即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茶盒里备用。

另外,烤茶的燃料用炭最好,其次是用火力猛的木柴,如桑、槐、桐、栎等类的木柴。像烤过肉、染有膻味和油腻的木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桧之类和朽坏了的木器,都不可用来烤茶。

烧水用的燃料也是如此。木炭要用挝打碎,再投入风炉中烧水。煎茶包括烧水与煮茶。先将水放到两侧有方形耳的大口锅中烧开。水的选择,以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再次之。

煮茶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沸”。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时,是第一沸。这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盐调味,尝尝水味,不要因为味淡而多加盐。当锅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时,是第二沸。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过一会儿,水面波浪翻腾着,溅出许多沫子时,也就是第三沸了。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开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时,要把茶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而且“三沸”之后,不宜接着煮,因为水已煮老,不能再饮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则味道就淡薄了。

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是茶汤上面的沫饽。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而轻的叫花。花就像枣花在圆形水池上面浮动,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间新生长的青萍,又像晴朗天空中鱼鳞状的浮云。沫就像浮在水边的绿钱,又像散在杯盘里的菊花瓣。饽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腾,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叠积聚于水面,一片纯白状如积雪。

然后开始酌茶,即用瓢像茶盏分茶,其基本要领是使各碗沫饽均匀。从锅中舀出的第一碗茶汤叫隽味永长的意思,也指最好的东西。舀出放在熟盂里面,以备止沸和育华的时候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饽要均匀。想要喝到鲜香、味浓的茶,除隽永外,一锅煮出的头三碗最好,较次一等的最多煮到第五碗。若有数个客人,则五人可分酌三碗,七人可分酌五碗,六人则按五人记,不要计较碗数上是否差了一个人的,只要用隽永补给喝不足的人。若到十人,就应煮两炉。

饮茶要趁热,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柔嫩的茶沫一起喝下去。茶汤热时,重浊的物质凝结下沉,精华则浮在上面。如果冷了,精华就随热气散发掉,没有喝完的茶,精华也会散发掉。

唐代的饮茶法除煎茶法外,还有庵茶、煮茶等。将茶叶先碨碎,再煎熬、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的,称为庵茶。“庵”(音yan淹)字原意为半卧半起的疾病,在此用来称庵茶,是夹生茶的意思。在唐代庵茶法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宫廷中也用此法饮茶。唐佚名的《宫乐图》就描绘了宫廷中用庵茶法冲饮的画面。

唐代另一种饮茶法是唐以前就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汤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者煮去茶沫。这种方法在唐代已经过时,陆羽就认为这种方法煮出的茶“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就如同应倒在沟里的废水一样不堪饮用,而世人一向的习惯就是这样的。现代民间喜爱的打油茶、擂茶等,则为原始煮茶遗风。

唐朝是我国饮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到唐代中期饮茶已蔚然成风。陆羽写出了《茶经》,创制二十四器,还将饮茶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感受到在饮茶过程中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把茶饮的方法程序化,并辅以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将饮茶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所以说,唐代饮茶开启了品饮艺术的先河,使饮茶成为精神生活的享受。

二、宋代点茶

继唐代的辉煌之后,中国茶饮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尽管当时政局动荡,它却未衰反盛,依然延续下来,至宋代更为盛行。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风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风饼。贡茶的发展与宫廷中嗜茶风气是分不开的。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了一部《大观茶论》,流传后世。与宫廷饮茶相适应的是当时市民饮茶之风。宋代饮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包括下层平民。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以广为流传。总之,宋代茶艺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

宋代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迅速发展了合于时代的、高雅的点茶法。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熁盏、点茶等一套程序。

宋代点茶用饼茶。饼茶也需炙烤加工后使用,炙茶的过程与煎茶相同,也是用炭火烤干水汽。然后将碾碎成粉末,再用叉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所以要求叉罗十分细密。候汤则是要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这是点茶成败的关键。掌握水费的程度,冲点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汤只能凭点茶人的经验来完成。另外,唐人煎茶时所用的“盂”在宋人煮水时被体积较小的茶瓶代替,

在点茶之前,还要用沸水冲洗杯盏,预热饮具。

点茶尤为不易。先要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中点泡一些沸水,将茶粉调和成清状,然后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点泡后,如果茶汤的颜色呈乳白色,茶汤表面泛起的“汤花”能较长时间凝注杯盏内壁不动,这样才算点泡出一杯好茶。点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掺杂任何杂质,并且十分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点茶一茶粉作为原料,再用沸水点冲,所以人们饮用时要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与唐代煎茶相比,宋人更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结果发展到从城市到乡村,皇帝贵族、文人、僧侣、百姓无不点茶。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又经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经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

宋代饮茶之风炽盛,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我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随着贡茶的兴起应运而生。在由于产贡茶而闻名于世的唐代建州茶乡,新茶制成后,茶农们为了评比新茶品序而进行比赛活动。这种活动后来被广泛传播,时间也不再限于采制新茶之时,参加者也不仅限于评比茶叶的品第,而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点汤、击拂技艺的高低。

宋代斗茶选用的茶以建茶(福建建安所产)中的白茶为最佳,一般是加工精细的茶饼要坚密、干燥、纯净,然后碾茶、过罗、置于盏中、加注沸水、用茶筅搅动等程序,直到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为止。

斗茶即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色。汤色指茶汤的颜色,当时的标准是以纯白如乳为上,其他色泽等而下之。汤色是制茶技艺的反映,如果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制作精良;色泛红则烘焙时火候太过。民间一般将汤色纯白如乳的叫冷面粥,因为这种汤色的茶汤会像白米粥一样冷却后稍有凝结,所以茶面通常又叫粥面。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要求是一致的。汤花泛起后,如果茶末未研碾细腻,点汤、搅动都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就可紧咬盏沿,而且久聚不散,这种效果叫作咬盏。汤花散退较快的叫云脚涣散。汤花散退后,茶盏内沿与汤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水痕,宋人称之为水脚。汤花散退较早,先出现水痕的为负。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评茶汤,茶汤要做到味、香、色三者俱佳,才能算是最后获胜。不过,斗茶决胜负不限一次,如果共斗三次,则以两胜为最后胜利。

斗茶所用的茶盏以建安产的兔毫盏为佳。建安建窑以出产黒釉瓷闻名,黒釉瓷釉色黑如漆,莹润闪光,条纹细密如丝。因其结晶所显斑点、纹理各异,故分为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鹧鸪斑釉、鳝皮釉等品种。兔毫盏为其中珍品,因纹理细密,状如兔毫得名。它大口小底,形似漏斗,造型凝重,古朴厚实。因其黑,而衬出茶汤之色白,且可清楚看出咬盏及水痕的情况。因其厚实,预热之,则热难冷,易使茶香散发,所以斗茶者青睐兔毫盏。

宋代斗茶之风普及民间,不仅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骚人墨客,连市井细民、浮浪哥儿也喜斗茶。宋徽宗赵佶经常在宫中召集群臣斗茶,直至将他们全部斗倒为止。

与斗茶同时,宋代还流行一种泡茶游戏——分茶。分茶有称茶百戏,始于宋初,帝王与庶民都玩。玩时将茶末放入茶盏,注入沸水,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乳变幻成图形或字迹。茶汤在泛出汤花时,汤花在转瞬间就消失殆尽,要使汤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显现出奇幻莫测的物象,需要高超的技艺。还有一种方法更是技高一筹:此法只需单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茶盏之中,茶面立即显现出奇丽的图形或文字。

分茶法今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记载当中去感受这种高超的技趣。

三 、明清泡茶

中国茶饮在经历唐宋的高峰之后,又迎来了另一个高潮。明清时期无论是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还是茶叶的品饮技术都发生了变革,达到新的高度,在中国茶饮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处于这两个高峰之间的元朝,在我国的茶饮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元代作为唐宋两代的过度期,虽然历史较短,但是在饮茶法上却进一步走向成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茶饮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除了继续饼茶的生产和使用外,散茶也渐渐在茶叶消费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饼茶的使用主要在宫廷贵族之中,散茶的消费则主要在民间。除了继承前人的饮茶方式外,元代饮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唐之前至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葱、姜、盐等香料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到了元代逐渐被人们摒弃,而代之以更为简单的清饮方式。据《饮膳正要》中载:“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内研匀,百沸汤点之。”只不过用茶末而非今日我们常用的焙干的茶叶。

尽管元代立国时期短暂,但在中国茶饮史上仍是个不可忽视的阶段。这一时期在饮茶方式上的改变与革新为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再创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饮茶风尚发展到明代,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简单化。宋元时期“全民皆斗”的斗茶之风已衰退,穷功极巧的饼茶被散茶所代替,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烹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明代饮茶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革与大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贡茶改制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此举是从体察民情,减轻负担的方面来考虑的,但却对元朝以来“重散略饼”的趋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散茶散茶技术的发展。从饼茶生产向散茶生产的转型是茶品生产工艺由繁到简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型而来的则是茶叶方式的简约化。

最早提倡饮茶方式从简,并且在实际操作上改革传统的茶具和茶艺的是明朝的宁王朱权。朱权的“崇新改易”主要体现在对于点茶、煎汤的具体要求,但较之宋朝的极其讲究,朱权的煎汤法更易掌握。朱权对点茶的要求与宋人要求大同小异,又不似宋人那样十分重视点茶效果;朱权烹茶使用的器具也简易了许多,除保留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如茶炉、茶磨、茶碾、茶架、茶瓶之外,他还自创了“茶灶”一具。虽有所增创,比之陆羽的“二十四器”以及宋人的茶器,还是大大减少了;此外,古人对于茶具多崇尚金银制品,朱权却追求自然、简朴,偏爱石、竹、椰壳等自然之物;他们对于茶的要求,也以叶茶为最。

朱权倡导的简约的叶茶风气影响后人而形成了瀹饮法。瀹饮法逐渐取代了煎点法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人至今都在使用的饮茶方法。瀹有浸、渍的意思。瀹饮法,即以沸水直接冲泡叶茶的方法。

明朝前期煎点法仍是主流,直到明末清初瀹饮法才成为品饮的主要方式。瀹饮已无须经过以往的炙茶、碾茶、罗茶三道工序,只要有干燥的茶叶即可。首先要用上品泉水洗涤茶具,务鲜务洁。然后以热水洗涤茶叶,水不可滚,滚则一洗无余味矣。以竹筋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少倾开视,色清香冽,急取沸水泼之。

候汤仍是重点。辨别汤是否成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外观上辨别,如果汤中只冒出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般大小的气泡,此时仅是除沸,直到汤中沸如腾波鼓浪,水汽全消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纯熟。第二种方法从水的响声来辨别,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初沸,到水没有响声是才是纯熟。第三种方法则是从水的冒气情况辨别,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则都是水刚开的样子,要气直冲贯方是纯熟。投茶有序,先茶后汤,称为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称为中投;先汤后茶,称为上投。春秋季气寡。

茶汤应香、色、味俱全。味以甘润为上,苦涩为下。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如在水中加盐,茶汤中加作料或果子之类,都会使茶汤失其真味。

随着冲泡散茶的兴起,茶具中出现了茶壶,且以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味不足,太迟则已过。窑器中又以宜兴紫砂为最,古朴雅致的紫砂茶具由于瀹饮法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由于瀹饮对茶汤色、香、味的追求,刺激了白瓷以及青花瓷的发展。

这种沸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法还促进了我国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散茶的品种迅速增多,除绿茶外,红茶、乌龙茶、花茶、黑茶等茶类也出现并发展起来。

瀹饮法只要懂得茶中趣理,具体程序不像前人煎茶、点茶那样严格,给人留下自我发挥的空间。明清以来,这种品饮方式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植根于广大平民百姓之中,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艺术。

四、当代饮茶

随着沸水冲泡法主导地位的确立,清饮成为我国大部分人的主要饮茶方式,但调饮方式依然存在。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再加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当代的饮茶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和形式,如袋泡茶。罐装茶、冷饮等。

1. 清饮

当代饮茶方式之一。以无拘无束,潇洒自如,趋向生活化、大众化为特征的品饮艺术。系选用条茶,用开水冲泡,讲究泡茶的水质、水温和茶炉、茶具,茶中不加奶、糖等作料,在品饮品尝中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细啜时领略优雅闲逸、洒脱自然的情趣。

2. 调饮

当代饮茶方式之一。相对于清饮法。在茶汤中添加其他物品,如酒、水果汁等。一般为现调即饮,也有加冰块冷饮。

3. 袋泡茶

当代饮茶方式之一。将茶叶滤纸袋中连袋冲泡的一种小包装茶。现在世界上生产的袋茶

有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及药用保健茶等。

4. 罐装茶

当代饮茶方式之一。成品茶经过萃取、过滤、添加保护剂、灭菌、装罐制成的再加工茶。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茶饮料。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另一类是添加香料或果汁混配茶饮料,如薄荷茶、柠檬茶、荔枝茶、奶茶等。饮用方便,适合作为旅游饮品。

5. 冷饮

当代饮茶方式之一。相对于热饮而言。用冷开水冲泡茶叶或待沸水冲泡茶冷却或在冲泡好的茶饮中加冰的饮用方法。冲泡茶类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方便快捷,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