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兄】市值管理的羊头与狗肉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7-10-02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属投行大师兄(ID:touhangdashixiong)。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值管理一词横空出世,一下子风靡全国。很多做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老板,正在为企业未来的出路发愁,这时候有个做金融的人跑过来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的公司市值从30亿变成100亿,你只要如此如此,就可以怎样怎样。老板听后大喜:就按你说的办,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几年,很多市值管理的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在2014到2015年那波牛市中,市值管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实业界还是金融界都视其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个经营困难,哭叫无门的公司,一旦沾染了市值管理团队提出的某个战略(概念),就可以伴随指数的节节升高而鸡犬升天。

2015年6年,轰轰烈烈的牛市戛然而止,迄今已满两年。回头望去,当年那些“被市值管理”的公司终究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此时,人们才幡然醒悟:

一、市值管理的羊头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市公司市值就成为了企业关心的全新标杆。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宣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进入到规范化和制度化阶段。

所谓市值管理,是指以市值为导向的企业价值管理

市值管理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下面这个公式:

进一步拆分后就可以衍生出市值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市值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由此可见,市值管理的初心和逻辑没毛病。我的一些朋友也在做市值管理方面的工作,他们通过“赋能”的方式给上市公司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提升,所做的工作令人钦佩。

但一些坐庄者以及一些江湖术士,常常会挂出“市值管理”的羊头,并且一再强调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背后,暴露了中国的一些常见问题:一些人要么将本来充满正能量的“羊肉”换成了“狗肉”,从而把上市公司引向了歧途;要么就是夸大了市值管理的功效,急功近利地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市值管理,我称之为“中国式市值管理”。

二、二、市值管理的狗肉:古有德隆,今有乐视

二、市值管理的狗肉:古有德隆,今有乐视


1992年,28岁的唐万新靠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发了一笔横财,几年时间就赚得了七八个亿,无论在今天还是当年都是一笔令人咂舌的天文数字。但不满足于简单盲点套利的他,开始了迷恋上股市坐庄。然而,坐庄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赚钱,早期的唐万新还是亏的一塌糊涂。

后来,在高人指点下,1997年德隆正式确立了“产业整合”的战略路线。他以老三股: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股份为根据地,对农业、汽车、合金、金融、纺织、飞机制造等行业进行大力的产业整合。

此后,老三股扶摇直上,股价平均上涨11倍之多。 2001年,德隆快速成长为拥有1200亿资产的商业帝国,也是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

当时的德隆帝国看似风光满面,坚不可摧。然而,对自身模式的过度迷信,促使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受限于团队产业经营能力的不足,终究让德隆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泥沼。2004年,经过有关机构核算,德隆集团负债总额高达570亿元。而唐万新本人也因“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锒铛入狱。

20年后,乐视“靠PPT获得千亿市值”的故事被人反复诟病,贾跃亭提出的“七大生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如今的乐视像极了当年的德隆。

PS:大师兄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再上去踩一脚,但又实在绕不过。

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看,贾跃亭可以称得上市值管理大师。从价值塑造(七大生态)、价值描述(PPT)到价值传播(演讲),可谓是把市值管理发挥的淋漓尽致。并购、定增、减持等资本运作的动作也玩的十分6。所谓的 “乐视模式”也因此被资本市场奉作圭臬。如今,市值倒是上去了,但是价值并没有实现。

被人们熟知的还有创造了收益率神话的“中国私募一哥”徐翔,他被罚款百亿后,其造富神话也逐渐公之于众,原来这位股神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干着操纵股价的勾当而已。

德隆的失败在于,投机成功的唐万新,尽管口中喊出产业整合,实业兴邦的口号,但始终无法根除骨子里的投机心态。

违背产业发展的规律,在文化、人才、组织等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时,进行跨行业、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再对金融领域进行不恰当的渗透和拓展,很容易变成一场豪赌式的冒险。狂欢之后,大梦初醒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美丽。如今的乐视,走的也是这么一条老路。

三、中国式市值管理有什么逻辑错误?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

在牛市中,被市值管理的公司借助牛市和投机者对“概念”的追逐,实现了市值暴增的幻象。然而,股价始终是要回归到价值的本质。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并没有因为几个故事而改变什么。牛市过后,一地鸡毛,市值终究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很多企业家,在公司上市后,慢慢失去斗志,也丧失了对市场的敏感度,企业江河日下也就在意料之中。到了实在无路可走时,看到一根稻草就当作救命绳索,死死攥住。寄希望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帮自己重新跟上时代的角度,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但,

第一,为什么一个连小卖部都没开过、更不要说是拥有上市公司的人,只看过几篇行业研究报告就具备了深度的产业见解,就能告诉你上市公司应该怎么玩?

第二,纵使有人天赋异禀,通过遍读圣贤书就能知晓天下事,但是没上过战场的他,如何能够帮你开疆拓土?曾经的赵括熟读兵法,倒背如流,逢人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但真实的战场千变万化,一上战场便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哪一个将军不是身经百战穿金甲的?

第三,为什么国外的苹果、微软、谷歌,中国的华为、茅台、格力等伟大的企业不搞市值管理呢?搞市值管理的却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小公司呢?

 纵观历史上的大牛股,其市值增长的幅度都跟其净利润的增长息息相关。

那些伟大的企业,无不是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追求极致的顶尖高手。那些热衷于搞多元化的,热衷于讲故事的,有几个走向了伟大?

其实,没有人比你更懂自己的产业,除了自己的产业,一个人也很难快速对其他产业建立超出常人的见解,并且战胜这个领域的其他高手,所以专注自己的产业是最好的选择。

而那些资本运作高手也好,市值管理高手也好,终究只是谋士而已。他们无法为你策马扬鞭、挥斥方遒,只能在必要的时候帮你出谋划策、陈述利弊,不应该对他们抱有太多的幻象

所以,市值增长没有捷径。我认为,最好的市值管理就是专注自己熟悉的产业,踏踏实实地做好业务,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相关多元化的转型而非转行,在时机成熟时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产业整合。聪明的人都在用笨方法,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径。这个道理,对企业也同样适用!

鸣谢

美工:金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