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修笔记:“入道六字诀”—观言观行观心

 愚人道缘 2017-10-05
道家定制 2017-09-26

其实,入道是从态度开始。

这种态度,是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天、人奥秘的探索;对万物的悲天悯人;对天地的平常心;对造化之机和无为之道的一种敬畏。

现代世人无法领悟道家思想和道的神髓并不重要,因为相信一心向道无需在乎人们“学舌”——顿悟只在一念之间。可惜世人无法领悟反而用迷茫的心来摸索,为此,居士逆天而行授人入道之法——六字诀:观言、观行、观心。

世人也许往往觉得这么简单的六个字谁不明白,更何况凭这六个字就可以入道么?在这里,因为很多朋友问道和入道的方法,而我却从没谈起,原因有二:1、自身修为不够,德行不够;2、道,人人皆有道根,就和人人皆有佛性一样,但入道——不是人人可入,实为修心的一个过程。现代世人往往不知用凡心入道,欲深念重无法驾驭,伤人伤己。只怕入的了,出不来,可笑可悲!因为此两点,居士认为“入不如不入”。现今传授“芦苇入道六字诀”除了给予一心向道的人一个参考借鉴,也希望世人用心找到——“我道”,而迷茫、妄念重的人入道难,难却易——对于这种不知所谓,只拿古圣贤的道论来说的,不知领悟其精髓而胡言乱语的,居士不支持——虽不支持,但也从没反对过。有道之人可“借假修真”,只是不要误导他人任其无为发展也无所谓,虽然心智平衡、修心不易,但相信人的智慧总会——明心见真。

心——不是那么简单,古人云:魔由心生;一念成佛亦成魔。真正拥有心或真正拥有自己的灵魂却是修心之基——“所谓我自有我道(可惜世人抓不住自己灵魂、心灵的却比比皆是)”,导人悟道,不是吾道却是吾德。授吾功法反而以道(佛)修魔必遭天谴。

芦苇入道六字诀:观言、观行、观心——(心不静,不足以观;念不正,必扰其心)

观言:人间道我拒绝领悟就不谈人言。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声音,它们都在向你讲道,哪怕无声之声也是如此。声音是打开能量的钥匙,是破解道途的一种密码——它们的语言一直在人们耳边响起,可惜被浊心蒙蔽了视听。听吧,听的到就能明白言外之意。

观行:万事万物都有本身自然而然的发展规律,你可以说是自然、也可以说是无为,如果认为是一种适者生存的“适应力”也不错。而我们道家是“实践派”,观行—就是观其造化,探索天机,把天地与人的关系平衡结合起来,万物皆有道,皆可为师,其德乃天道有情,可惜……

观心:观心是核心,为静观之。因为心不是一成不变,所以必须了解心的本质,即其根。无根不动其心,动则伤神。至静则无中生有,这个“有”里面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更因人心而异。古人先师所谓元神出窍,在芦苇居士眼里,只是观的一种“遥控”,如:内观、观照一般。只不过我是我非我而已,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仅仅是个旁观者的角色看着万物(包括自己)。

练站桩(或练各种内功、外功)的朋友都知道“松”、“静”的要点,却不知道站桩的真正核心唯“根(正念——我们道家虽然讲究虚无、真空、无极等境界,但不代表不可以有念,因为“无”是建立在“有”之上的。现代人不是纯真小孩儿,思想、杂念太多太多,能洗心正念的人又有几人?我很想知道——难道对于世人来说抓住自己的灵魂,明白自己的道就那么难么)”而已。根,除了代表站桩要诀,也包括心。所谓心不坚,念不正其根何以立于天地。洗心才能念正——洗心念正,灵台清明更易融入自然,是以有为入无为不动摇根本。

转载请注明作者:芦苇居士无界居士 道号:无名子

备注:此入道入门是我心得之谈,而且关于“论道”—不会说的太明白,总要有悟的空间,居士认为道者论道如果不隐于无形,有害无益。以上内容仅做参考。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希望道家同门不吝指教,定当不胜感谢!

道家定制—生活更有趣更健康 更美好~

无界居士⊙真正的道家传承者

道家定制-让你不断成长的新世界

在特别的世界更新自己、活在全新的当下

每天可见道家原创实修悟道心得 只有特别的心,才拥有特别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