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匠心丨“六神丸”传人张雄毅:手中旋出良心药

 dczyxhd 2017-10-06

视频:新民晚报新民网贺信 蔡黄浩 摄制

【新民网·最新报道】提起六神丸,是孩提时代的记忆和味道。六神丸以“药小而效大”闻名于世,保留着百年纯手工制作的传统。一粒粒药丸看似微小,竟是由几位匠人手工制成,他们倾其一生让百年工艺得以传承。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丸剂车间六神丸班组长张雄毅便是其中之一。本期《上海生活家》走近这位医药神匠,看百年“六神丸”技艺如何传承。

3个月光学了2种手势

张雄毅自幼与中药结缘,“小时候常见母亲制作中药丸”,自己也产生了兴趣。上世纪80年代,从技校毕业的张雄毅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六神丸”班组。初来乍到,他看着师傅轻巧翻转药匾,便也想试试,但药匾到了他手上,突然成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根本转不起来。

3个月,张雄毅就学了2个手势:翻、转。粗竹编成的药匾磨破了多少次皮、流了多少回血,已经记不清,却激发出了张雄毅争强好胜的心性,他白天在单位练习,晚上回家拿着竹筐继续练,还将大米放进筐里练手劲。经过3年的学习,他学会了各个工序的操作,顺利“毕业”。

图说:手工翻转药匾,是旋出大小相近的六神丸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现在,张雄毅已成为公司丸剂车间“六神丸”班的班组长。他制出的六神丸重量只有3毫克,粒与粒之间的误差在10微克内。手工旋出直径0.8毫米小药丸,其圆整度是机械化大生产远不能及的。“百年前六神丸是怎么制作的,我们现在也一样。”张雄毅说,十余年间,他亲手制作的每一批六神丸都是“优秀品”。

老祖宗把药丸的规格定得这么小,是大智慧。张雄毅解释,医书上记载,中成药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常用于咽喉痛、小儿热疖肿等的医治,对白血病肿瘤细胞、肝癌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亦有显著抑制作用。“把每一颗六神丸做得同样大小,一是方便病人服用,益于体内吸收,二是适合儿童口服,三是定克定量,就不存在超量服用的问题,这是老祖宗的一种智慧。”

图说:张雄毅和他的班组制出的六神丸重量只有3毫克,直径0.8毫米

每天站立五六小时作业

如今,张雄毅已是“六神丸”的掌门师傅,每天要带领班子制做出600到700克的“六神丸”。由于“六神丸”是国家秘密处方,100多年来保持药材用料及生产方式不变,严格遵循制作传统,工艺精湛复杂,因此张雄毅和徒弟们每天站立五六个小时作业,已是家常便饭。值得一提的是,六神丸班组都是鲜为外界所知,甚至连自家药厂的人都不知身边有这群人在做六神丸。

图说:每天工作的六神丸班组其实鲜为外界所知

现代制药技术突飞猛进,传统中药技艺也逐渐被替代。但直到现在,“六神丸”依然保持古老的制作工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011年,沪上百年经典名药“六神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上海第一个入选此名录的中药。张雄毅也成为六神丸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2016年入选首批88位“上海工匠”。

图说:作为六神丸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张雄毅坚持初心守住百年品牌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既做出质量上乘的“六神丸”,又保证市场需求,这一问题不断考验着张雄毅和他的同事。现在,他们一个月做六七批,依然供不应求。而张雄毅始终坚持初心,最大程度保存原汁原味的手工制作技艺。他希望,“未来,我想带出更多的徒弟,继续做好良心药,守住百年品牌。”(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默/文 贺信 蔡黄浩/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