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剧】风流状元

 iys小菊花 2017-10-07


锡剧乐队中15定弦(簧调)的二胡,传统称它叫“主胡”,是原始锡剧(常锡滩簧)中最早的伴随者,随着锡剧的发展,目前主胡仍是伴奏锡剧的主要乐器。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以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中胡、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也有参与锡剧是常锡剧的简称。常州是锡剧的主要诞生地,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锡剧生成早期叫“常州滩簧”,常州滩簧是吴语滩簧的一支。它源于常州农村水乡,是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常州府治地的一种地方戏曲。常州滩簧是在常州山歌小调、宣卷、唱春、南词等基础上,吸入凤阳花鼓的一些表演元素,并吸收了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完善的。常州滩簧的演员对白、曲调以及早期演唱的内容,都与常州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由常州滩簧到常州文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三个重大演变过程。1921年,常州滩簧改名为常州文戏。 1925年,常州文戏与无锡文戏合流,统一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3年起称“锡剧”。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美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锡剧的乐队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笛、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 在常州滩簧向常州文戏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骨干艺人的演技普遍得到了提高,还涌现了多位深为戏迷观众赞赏的有突出才能的领军人物。他们中有王嘉大、周甫艺、孙玉翠、余桂良等,尤其是王嘉大不仅艺术上卓有成就,而且在经典剧目的形成和培养一代新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亲授的徒弟就有30多名,而徒侄徒孙更多,达数百人之众,许多著名演员和表演艺术家如周甫艺、沈阿焕、刘荣炳、徐林美、李如祥、周菊英、王汉清、吴雅童、王兰英、梅兰珍、杨企雯、沈素珍等,皆师出其门。传至彬彬腔创始人王彬彬,已是第七代。

  在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常州市锡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吴雅童、杨企雯形成了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吴雅童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表演程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技艺。在唱腔上,其真假嗓并用,男女腔揉合,唱中有说,说唱相连,形成“一活二怪三奇”的表演、演唱风格,为锡剧丑行声腔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杨企雯,艺名东翠珍,10岁学艺,主工旦角,14岁登台演戏。从艺以后,以扮相俊俏文静,嗓音圆润、纤巧,以工整雅秀著称,深受戏迷观众的青睐,形成了独特的旦角唱腔流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