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剧的江阴情缘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19

说起锡剧,男声那刮喇风脆的嗓音,女声极尽缠绵委婉的曲调,典型的就是江阴人刚烈爽直性格的体现。难怪江阴人对锡剧有与生俱来的感情。

锡剧原来叫常锡文戏,是从江南民间的滩簧演变而来,因为活跃在无锡江阴常州宜兴一带,民国初年就根据地域称为常锡文戏,后来因为无锡在沪宁线,特别是在上海的影响与日俱增,无锡赴沪的滩簧班子更有号召力,才慢慢改为锡剧。其实最初的锡剧和江阴是有莫大的关系的。

江阴人唱滩簧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滩簧的“江阴帮”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形成,并独树一帜。最有名的艺人是江阴长泾的王炳泉(艺名王文香)。他可以说是锡剧有记载以来的锡剧起始老祖宗。那时的滩簧就是和今天的评弹说唱一样,做的是对子戏。19世纪末,王文香根据市场需求,大胆地进行创新,将滩簧对子戏发展为数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丰富了表演形式,并开始将滩簧传入城市。他的徒弟袁仁仪、刘召庭、周友良等成为首批在上海市区演唱滩簧的艺人。

  

在锡剧的发展史上不能忘记江阴的周友良,周友良是江阴文林人,从小聪明好学,并随父亲喜爱上了滩簧,后来科举落榜,便放弃了私塾先生的职位,一心扑在了滩簧事业上,他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滩簧流落街头的局面,因为开始的滩簧对子戏,是两个男人表演的节目,由其中一人,男扮女装,表演的节目也粗俗不堪,缺乏良好的发展潜力。周友良发挥他文才出众的优势,一方面为剧本进行大胆修改,使曲目故事情节更生动,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熟悉的江阴地方民间的曲调对滩簧音乐进行补充和改造,并揉到自己戏班子的曲调中去。他还专门创作了许多新曲目,极大的丰富了滩簧的曲目。他在上海城里演出,感觉靠一个对子戏无法拉拢观众的心,于是建议联合几个对子戏班子组成社组,并组成师徒关系,形成了剧团的雏形。在当时的滩簧界有一句“一个秀才唱滩簧”的说法,由此可见周友良的影响力。


解放后,从滩簧演变来的常锡文戏,正式改名锡剧,一大批锡剧的专业拔尖人才中不时有像姚澄、王媛媛等江阴人的出现,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周冬亮为代表的锡剧表演艺术家们达到了锡剧表演的新的高度,周冬亮被人们誉为“锡剧王子”。近几年,江阴的锡剧振兴事业在众多热心的江阴人的帮助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相信锡剧和江阴的缘分将会越来越紧密,谁让锡剧揉进了那么多的江阴性格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