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滩簧到锡剧

 共度朝夕pclwol 2018-02-05
从滩簧到锡剧

发端于常州、无锡水乡的锡剧,秀丽蕴藉,雅俗共赏,凝聚着扬子江畔、太湖之滨的风土人情,深受江南广大群众的喜爱。据考,清代乾隆年间已盛行,道光初年传遍太滆地区的各县乡镇;民国以来,又以常、锡、苏、沪为基地,逐步延伸至浙江、安徽及苏北沿江的部分市县,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一个主要戏曲剧种。

锡剧早期称作“滩(摊)簧”。无锡、江阴一带称无锡滩簧,常州、宜兴一带称常州滩簧,同时还有东乡调、东乡小曲及花鼓戏、花鼓滩簧等名称。1914年起,常州、无锡两帮艺人袁仁仪、孙玉彩(翠)、李庭秀、过昭容、周甫艺、王嘉大先后入上海,一度称作“常州古曲”和“无锡滩簧龙凤班”,后又分别改称“常州文戏”和“无锡文戏”。1921年,常锡两帮合流后,由无锡籍的常帮弟子李如祥在桌围上首用“常锡文戏”名称。此后群起效法,唯苏州路的滩簧班社自称“苏锡文戏”。约于1925年才形成比较统一的剧种名。抗战初期,七个滩簧班社在上海湖社茶园联合举行救灾义演,剧目为《三看御妹》。武进的清光绪进士钱振锽(世称名山先生),看完戏到后台说:过去常州文戏是没有武戏的,现在演《三看御妹》,有文有武,似不宜再称文戏。事后经七班同人商议,遂改称“常锡戏”。解放后,苏南行政公署于1950年正式定名为“常锡剧”,简称“锡剧”。1955年起,即以简称代名,通称“锡剧”至今。

锡剧从诞生至成熟的200年间,还有一些别称。清进士赵翼于乾隆三十七年(1773)回常州省亲时,称其为“里俗戏剧”,曾作诗云:“焰(艳)段流传本不经,村伶演作绕梁音;老夫胸有书千卷,翻让童奴博古今。”1935年5月至10月间,国民党无锡县娱乐事业审查委员会以簧调“淫靡”为由,禁演滩簧,艺人以“南方歌剧”名义继续演出。50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赠:“太湖一枝梅,蓓蕾土中埋;春风伏地起,红花向阳开。”故锡剧又有“太湖一枝梅”及“太湖明珠”等美誉。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