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究竟该读ke还是que?

 hercules028 2017-10-07

据说今天是陈寅恪的什么日子,好像是忌日,因为我的朋友圈被他刷屏了。

我不研究中古史,陈寅恪的学问,我不懂,也不是很感兴趣。不过有个朋友一直要我谈谈陈寅恪的的“恪”读音问题,我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我在不同场合谈过多次,没什么可谈的。但他说,还是有必要谈一次,因为很多人沿袭谬说,自鸣得意。我敷衍地答应了一声,想混过去。但今天又被他催问了一次,这么看来,不再说一次好像是不行了。

但确实没什么可说了,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

首先,我先录一段另一个前辈给我的私信,他也问过我这个问题:

小史你是古籍专家,又是江西人,请教一下,按规范,陈寅恪究竟该读ke还是que?文化圈里大家都读que,大有不读que没文化的气象。我觉得应该读ke,感觉que大概是当地方言。晋南方言,客人说qie人,与此类似。我在河北唐山,当地人也这样说。另外山东胶东一带,也有把生母q发音k的,可见而音对应。想听你的高见。 

我曾经回答:当然读ke4,不管按照韵书的折合今音,还是北京话读音,都应该读ke4。因为“恪”在古代韵书中,是一等字。什么是一等字?就是不夹杂任何介音的字?什么是介音?就是在声母和韵母之间,还有一个作为中介的字母,或者是i,或者是u,等等。一等字没有任何介音,不会因为介音的影响,而使声母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字的声母如果是k,后面跟个介音i,就容易改变读音,变成q,因为k和i放在一起,发音不便,i在舌面,k在舌根,不协调,所以k只好迁就i,变成q。北京话二三等的字,几乎都这样变了。但“恪”既然是一等字,没有任何介音,就不会从k变成q,这是很基本的道理。在江西这种南方方言中,保留古音更多,比如我们南昌话,连二等字都不那么变,“恪”这种一等字,如果不是极特殊的情况,万万没有从k变为q的道理。所以,陈寅恪的“恪”,绝不会读que,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江西话。

但没用的,不管你怎么纠正,“文化人”还是会读que,这已经成了“有逼格”的标志了。你要是文化人,如果不这么念,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说点体外话,大家都很崇敬陈寅恪,觉得他人格伟岸。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这类人的人格,也没必要过分拔高。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他们祖孙三代,道德情操都不错,陈宝箴一意维新,陈三立因日寇入侵而自杀,陈寅恪……

但他们终究不过是恪守传统士人价值观的、品德还不错的士大夫而已,讲清高,讲气节,是非感很弱。这类士大夫,元亡了殉元,明亡了殉明,清亡了殉清,若新皇帝或者新王侯对他们礼贤下士,他们又会感动。虽然比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好很多,值得敬佩。但没有是非,不追求真理。其实如果一个东西是先进的,你舍弃了旧的去追求它,这种勇于向善的态度,比所谓气节更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