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痰饮致悸论(山东中医药大学) (转载)

 benls 2017-10-09
心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痰饮是导致心悸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痰饮致悸的患者并不少见。许多心悸患者可以见到痰饮的病理过程,痰饮也往往可以加重心悸患者的病情。关于痰饮致悸的论述散见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本文通过对痰饮致悸病机及治疗方药的论述追溯,形成痰饮致悸的“病机一治法方药”体系,对于指导临床上治疗痰饮扰心型心悸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相关文献源流探析
①先秦两汉时期有关痰饮致悸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创其说,书中对痰饮致悸作了较为系统地论述。在《伤寒论》第356条中记载:“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当服茯苓甘草汤”。论述了由于胃阳不足,不能输化水液,水停于心下,阳气被遏,水气上逆于心则致心悸,并伴有四肢逆冷等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食少使脾气化生不足,饮多又使脾气耗伤太过,以致脾气转化水饮不利,水饮停聚心下,重者可形成水气,扰乱心神而惊悸,轻者可影响气机,妨碍呼吸而短气。
②魏晋南北朝至宋金元时期在这一时期,痰饮致悸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些医家提出了“心火恶水”的理论,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指出“心虚而郁痰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心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状,是则为惊。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为悸。”不仅提出惊悸病本为心虚,而且还提出了惊与悸的区别,即在惊者为痰,在悸者为饮。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悸》中云:“心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其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故为悸也。”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况五饮停蓄,闭于中脘,最使人惊悸,治属饮家。”明确指出痰饮致病,患者最易出现惊悸的症状。
③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痰饮致悸理论的成熟完善时期。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根据病人的体质对心悸的病因进行辨证,提出了“惊悸多属血虚与痰,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的观点,为后世医家对心悸的辨证又提供了一条新的依据。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怔忡》谓:“有痰饮水气乘心者,⋯⋯其脉偏弦。”在秉承朱丹溪对痰饮致悸理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痰饮水气乘心患者的脉象应该是偏弦的特点。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中提到“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于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阐述了在夜间入睡之时突发惊悸多是由于痰饮所致。心脏属火,在入睡之时,心阳内敛,痰饮之邪趁势扰乱心神,而发生惊悸。
④近现代时期今时之人,多嗜食肥甘,少于劳作,易致脾虚湿滞,湿聚痰生,痰浊痹阻胸阳而发心悸。黄文东认为心悸的发生,脉络瘀阻是导致心动悸、脉结或代的关键,可由心气虚弱、阴血亏虚、痰浊扰心、瘀血阻滞等因素所致,认为痰饮之邪在心悸的发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著名老中医蒲辅周也认为心律失常为痰饮所致,习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此病,收到良效。
2.病因病机与治疗综述
①病因病机心悸之病,病属本虚标实,病位虽然在心,但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基础认为,痰饮致悸的形成与脏腑的阴阳失调、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障碍有关,故七情内伤、外感实邪、饮食失宜、脏腑虚衰以及失治误治等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均可导致痰饮扰心型心悸的发生。本文根据脏腑阴阳的失调与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障碍,将痰饮致悸的病因病机分为以下三类
1)心肺气虚气化不利《素问·经脉别论》中云:“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肺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代谢运行失常,失于布散,停而为痰为饮,或阻于胸中,心阳不得布散,形成痰饮扰心型心悸,可症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动则加重,咳逆,舌苔白脉虚而结代。
2)脾胃阳虚水湿内停《素问·经脉别论》云:“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为后天之本,位居中焦,联通上下,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
张景岳明确地指出: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流而为痰。此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谓也。《针灸甲乙经》中云:“脾病则上母不宁”,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心为脾之母。若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制水无权,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聚湿成痰,痰饮循经络上扰心神就会导致惊悸不安。可症见心慌心悸,乏力,胸闷不舒,夜寐不安,脘闷纳呆,痰多,四肢困重,舌体胖大,苔厚腻,脉滑。
3)心肾阳虚水饮凌心肾主水,藏精,为水火之宅,内寄元阴元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肾二者阴阳互济,君臣才能相安。肾阳亏虚,不能温煦心阳,心阳不足,血脉失于温煦,运行不利,心失所养,同时肾阳亏虚,制水无权,水气上泛,水饮凌心,形成痰饮扰心型心悸。《伤寒论》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外感伤寒,汗出不得法,损伤肾阳,致水饮上逆凌心形成痰饮扰心型心悸。
在痰饮致悸的形成过程中,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当属脾肾。脾肾阳虚,可以导致心阳不振,心失温煦,心神不能自安,产生心悸;同时脾肾阳虚还可导致阳虚不能运化水液,痰饮之邪上泛扰心,亦可形成心悸。“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痰饮致悸的形成虽与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但只有在心脏亏虚时,痰饮才能趁势侵犯心神而导致心悸。
②治疗综述痰饮致悸的治疗大法,在《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已经有了明确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风能胜湿”,论述了在治疗痰湿为患时,多选用具有升发之性的风药,升发阳气,助阳化湿;《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后世医家所遵循。痰饮为阴邪,邪微可阻遏阳气,邪重则损伤阳气,“得温则行,得寒则聚”,用以温药,阳气得充,则阴邪自散,水饮得化,血脉自如,诸症得平。温药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辛温可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甘温能补益脾肾之阳,达到温阳化饮,苦温能燥脾土、助阳化湿,三类温热药都可以治疗痰饮病。根据脏腑病位与阴阳气血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其不同的发病机制遣方用药。
1)补益心肺利湿活血此法适用于心肺气虚、气化不利、聚湿成痰成饮扰乱心神之证,临床上多用补肺汤或人参蛤蚧散化裁治疗。方中可选用人参、黄芪为君药,以健脾益肺,壮宗气之源,宗气盛则心脉通利;蛤蚧,《本草备要》中云:“补肺润肾,益精助阳”,合用当归、熟地黄、五味子共益精血,并补而不滞,以养心肺之气,为臣药;葱白、桑白皮通阳利水、泻肺行气,配以调肺气、宽胸膈之檀香,“血不利则为水”,再配以活血消瘀之桃仁、三七,标本兼治,共为佐药。
2)温脾化饮宁心安神此法适用于脾胃阳虚、温化无力、饮停心下、痰饮致悸之证。多为素体脾胃阳虚,脾脏无力运化体内津液,凝聚成痰成饮,扰乱心神,治宜温脾化饮、宁心安神,方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减。方中茯苓养心健脾、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又可平冲降逆,两药相合,通阳化气,使痰饮之邪下行,而平心中怔忡之证;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补脾益气,二者从中焦论治,以培土制水。四药合用,辛甘化阳,以化痰湿,正合“温药和之”之旨。
3)温肾助阳利水宁心此法适用于肾阳亏虚,元阳无法温煦心阳,心肾阳虚不能制水,水饮上逆凌心之证。治宜温肾助阳、利水宁心,方选真武汤加减。方中炮附子温助肾阳,则水有所主,水饮得去;白术苦温燥湿,培土制水;茯苓淡渗利湿,可以佐助白术健脾利湿;生姜辛温宣散胜湿,助炮附子升阳;芍药活血利湿,也可佐制附、姜的燥烈之性。
中医治疗痰饮扰心型心悸,组方用药灵活、细致,不仅考虑主证,还结合兼症、变证,辨证论治。归纳痰饮致悸的基本治疗方法为温阳化饮,在选用药物上多选用补阳益气宁心类药物,再如活血行气之药,也是治疗痰饮扰心型心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厘清了痰饮扰心型心悸的历史发展脉络,痰饮致悸的病机、治法方药规律,对临床治疗痰饮扰心型心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