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金色年华554 2017-10-09

太平道

东汉晚期民间道教的一派。在谶纬迷信空气下,民间流行的巫术与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逐渐形成原始道教。顺帝时,琅琊于吉以原始道教教义写成《太平清领书》,其书早已失传,据其演化本《太平经》推测,该书有宣传平等、平均、反对不劳而食的思想成分,因此,原始道教在民间颇为流行。灵帝时,张角与其弟张宝、张梁亦以《太平清领书》中积极成分进行传教。由于其道组织严密,人数多,影响大,成为道教的主流派,因其书,历史上把张角创立的这一教派称“太平道”,又因尊奉黄帝、老子,故又称“黄老道”。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仍在民间秘密流行。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太平道

黑山军

黄巾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年(公元185年),冀、并二州农民纷纷保据山谷,有黑山、黄龙等二十多种称号,大者二、三万人,小者六、七千人。黑山军首领最初是博陵张牛角,张牛角死后,常山褚某被推为帅,因其轻勇矫捷,军中号之为飞燕,褚即易姓改名为张燕。后因其部最强,声威最大,与太行山东西各郡农民军联络,互壮声势,皆泛称为黑山军,众部达百万之多。朝廷不能讨,实行羁縻,张燕、杨凤等部分首领被招抚。以后张燕又参加军阀公孙瓒与袁绍的混战,最后投降曹操。起义军首领的叛卖,是黑山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黑山军

董卓之乱

汉灵帝死,并州牧董卓应外戚何进之召进京准备诛灭宦官。卓未至,何进为宦官所杀,而宦官又为袁绍等诛杀。邵宁元年(公元189年)董卓率兵入洛阳,并吞何进兄弟及丁原军队,尽揽朝政,废少帝立献帝(刘协)。董卓的专横,给各地豪强提供起兵的口实,他们招兵买马,于初平元年(190年)以袁绍为盟主声讨董卓。卓为躲避关东兵锋,防止山西白波黄巾截断归路,“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使洛阳)二百里内无复孑遗”,挟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因彼此倾轧而分崩离析。不久,卓为王允、吕布设计所杀。卓部将李催郭汜率军攻入长安进行报复,杀王允,又将长安一洗如空。董卓之乱,促成全国割据形势的出现,从此混战连年,生产受到空前破坏,“白骨纵横万里”。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董卓之乱

官渡之战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兵多粮足,对曹操控制汉献帝十分嫉恨,便于建安四年(199年)率精兵十万南下攻许(今河南许昌市东),企图一举消灭曹操。时曹兵力单薄,约三、四万,为争取战略主动,派人镇抚关中;以魏种守河内,防止袁绍从西路进犯,又令臧霸进兵青州,从东方钳制袁绍;派于禁屯驻黄河边,从正面阻挡袁军;然后,曹操自己把主力放在许昌以北的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待袁绍。次年二月,袁绍率大军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并派大将颜良从东边渡黄河,进犯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南)。曹操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北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伪装渡河,引黎阳绍军而西,奇袭白马绍军,斩颜良;后用诱敌深入之法,在延津打败绍的追兵,斩大将文丑,初战告捷,军心大振。八月,绍主力逼近官渡,相持三月之久,然众寡悬殊,曹军不利。十月,曹操率兵五千,伪装绍军,用偷袭之法,烧毁袁绍屯积在故市、鸟巢(今河南延津县东南)的全部粮草,绍军顿时大乱,曹军主力乘势出击,大破绍军。绍与子谭仅带八百骑兵而归。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原的基础。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被荆州一带名士誉为“卧龙”。经谋士徐庶推荐,为访求人才的刘备所赏识。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冒严寒,三进隆中草堂,方得见诸葛亮。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建议刘备占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东联孙权,内修政治,待机北图中原,统一中国,复刘家帝业。这就是著名“隆中对策”(又交《隆中对》、《草庐对》)。这次访问,不仅可以看出当时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刘备的礼贤下士;而且确定了刘备今后建立蜀国、争夺天下的战路方针,并影响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曹操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率军南下,打算先取荆州,后占江东,一举统一南方。他改编荆州刘琮降卒,组织二十三、四万人马,号称八十万,从江陵出发,进攻刘备和孙权。孙权和退驻夏口(今湖北武汉市)的刘备组织五万左右联军西进抗曹。曹操先头部队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遭遇。曹军先头部队初战失利,退驻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南长江边),与主力会合,跟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时曹操军中疾疫流行,加之北人不习水性,便令战船首尾相连,以习水战。铁索连船的弱点为周瑜部将黄盖发现,周瑜采纳黄盖诈降之计,火烧连船,在孙刘联军水陆并攻下,曹军大败,死伤过半。曹操仓皇撤退,经华容回江陵,令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带军北归。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两汉(四)

赤壁之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