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学堂:潜在投资收益的评估!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7-10-10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公司的定期报告中显示本财年相比于上一财年同期盈利增长了X%,OK,这应该是好事。但这跟我们评估自己的投资收益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可以简单量化说明问题吗?

为了简单化问题,我们可以假设存在这样的一个上市公司模型:

1、在N年交易的时间段内,既不分红,也不再融资,每年盈利全部进入下一年度的营运;

2、当前交易价格为 P期初,N年之后的价格假设为 P期末,则下图中的r即为这N年中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几何平均;

3、当年的盈利记为 E期初,N年之后的盈利记为 E期末,则这N年中,公司每年年均利润增幅即为g,几何平均;

股市学堂:潜在投资收益的评估!

通过上图的推演,把公式变形一下就可以得到两个推论:

1、由推论一不难发现,若期初的PE等于期末的PE,即市场情绪贡献的收益为零,则投资的期望年化收益就等于归母净利润的年均增幅;

2、由推论二不难发现,通过设定自己的期望收益率r,在预判未来N年估值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在该假设情景下得到公司隐含的归母净利润增幅。用这个隐含的利润增幅(预期)来动态跟踪上市公司实际每年的利润增幅(现实),进而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期望收益。又或者可以用来分析市场情绪的可靠程度,过高或过低的情绪(PE,PB等)都蕴含着收获超出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的机会。

在一个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活动中,显然不存在这样理想化的公司模型。因为公司每年除了利润滚存入下一年的经营,还有一部分作为股息分红给到了所有的股东。

公司每年因为兼并、重组、剥离、增发融资等资本运作,都会对公司利润产生明显的影响。于是,公司的利润增速g除了包含企业盈利的内生增长,即留存收益产生的利润增长=ROE*(1-分红比率),还要加上资本运作活动带来的盈利外生增长。如果能精确量化g,那也就意味着可以精确量化公司估值。这就是企业估值问题复杂化之所在,艺术与科学兼而有之,100个人可能会有1000种估值结果。

股息率则可以通过,股息收益率 = ROE * 分红比率 / PB,进行毛估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ROE和分红比率以使用多年的均值为宜,平滑公司盈利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