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积累: (三)重点字词解释。 ④何以战 ⑤衣食所安 ⑥弗敢专也 ⑦必以分人 ⑧对曰
⑨小惠未徧 ⑩牺牲 ⑾帛 ⑿弗敢加也 ⒀必以信 ⒁小信未孚 ⒂虽不能察 ⒃神弗福也 ⒄小大之狱 ⒅必以情 ⒆忠之属也 ⒇可以一战
(21)战于长勺 (22)公将鼓之 (23)公将驰之 (24)下视其辙 (25)登轼而望之 (26)遂逐齐师 (27)既克 (28)公问其故 (29)一鼓作气 (30)再而衰 (31)彼竭我盈 (32)难测也 (33)惧有伏焉 (34)望其旗靡 (35)故逐之 (36)齐师败绩 (四)句子翻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公将战。曹刿请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乃入见。 6、何以战 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0、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4、公将鼓之。 15、齐人三鼓。 16、齐师败绩。 17、公将驰之。 18、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9、遂逐齐师。 20、既克,公问其故。 21、夫战,勇气也 2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彼竭我盈,故克之 2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五)课文分析 1、理解性默写 (1)曹刿请见的原因: (2)取信于民具体指哪件事? (3)有利的进攻时机: (4)有利的追击时机: (5)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政治上取信于民 2、结合全文分析 曹刿形象:爱国,深谋远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善于抓住作战时机。 庄公: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能够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是平庸的国君,但不是昏君。 3、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 战前:能认识到“肉食者鄙”,认识到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 战中:详察敌情,善于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 战后:能分析取胜原因 4、鲁庄公的鄙:战前: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 战中:急躁冒进,不察敌情 战后:不知作战取胜的原因 5、写作特点:对比
曹刿与鲁庄公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 曹刿与乡人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 详略得当:详写战前、战后、略写战中,突出曹刿的远谋 6、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
|
来自: 踏雪寻梅0202 > 《2018中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