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太极拳之松

 CeizhuPan 2017-10-10


太极拳练得形意俱足的时候,之前的那种练法就不合适了,需要改变,这时候的阶段是由外而入内的阶段,很多东西都是内在的,教拳的师傅们往往穷于语言文字而不能明确的说出来,只能教感觉,那个东西用出来是这个感觉,那个东西使出来是那个感觉,希望通过师傅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感知师傅们想表述的那个“东西”,正应了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的境地。因而往往说的最多的就是松。一松百有。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如果不能从理上说得清楚明白,那就只能出现理屈词穷的局面了。

所谓穷理尽性,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穷理尽性,理和性都是内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才有言传身教之说,这时候师傅们看到好苗子巴不得把里面的东西传给他,恨不能手把手的教,更有甚者,跟学生关起门来把自己衣服脱个精光,只穿一个裤头(当然,师生都是男的,思想不要污),来教学生,让学生看真东西在师傅身上是如何运动的,路线、间架、筋骨之间的协调,让学生摸着腰摸着胯,去感知真东西是怎么运行的,可谓尽心尽力(一些老师傅不教女徒弟,其实不是不教,是到了这阶段就没法教了,跟女徒弟说你摸着我胯,那不得挨骂啊,一世英名尽毁的节奏嘛)。其实,更有效的方法是把理给学生讲透,让学生把理从文字练成上身,这就是所谓的穷理。

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拳理,太极拳也有太极拳的道理,吃透了理,才能将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变成自己的体悟,变成功夫。比如什么叫对拔拉长,与其比划不如告诉学生阴阳同出方向相反的道理。

这开悟是进太极拳内家门的关键,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修心,打拳心要松,要静,是根基,没有这个根基,什么理也进不了心。那么好了,松的第一个地方就出现了,是心。能不能进内家太极拳的大门,要看能不能松心,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松要有度,不能不松也不能松过头,这个心要松的恰当却好,多一丝则过少一丝则不达,得学拳的人自己找到这个度,这个度是自己的度,不是别人的,也就是说松到这个程度,对自己来讲是合适的,对别人来说这个程度不一定就合适。所以这个至当恰好得自己找,于是就引出一句话叫做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致中和。明白中和了,这个度就找到了,那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就成了。中也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之皆中节谓之和。就这一句,悟去吧,悟透了,东西就上身了。另一个要点是心,咱们太极拳说的心在哪呢?古人说人心是会思考的,人心是百骸之首,在颤中穴往内一寸到一寸半的样子,那个地方叫心,不是心脏那块,要是把心脏当成人心,那人心就歪了,心不正,干啥事都是歪的。而太极拳强调的是理心,理心是什么?就是道理装在心里去了,须臾不离,这个心所思所想所发的都是基于太极之理上产生的,太极之理有多少呢?没有百八十条也有十几二十条吧,反正一边学理一边练一边得往心里去。有理主宰的心是理心,就没有私欲贪欲和攀比,这样的心是太极拳入内家门的第一步。所以得松,心松了才能开,心打开了才能往里装东西,心一开,就像胸中打开一扇门一样,庭院就露出来了,含胸也出来了,不用练,自然就含胸了,不是把胸使劲往内里挤,最后憋着一口闷气,那不是含胸,是自虐了。

有心了,后面意就不难了,然后以心构形,形也有了心意,就更据神韵了,久练以往,心里构出一个相,这叫心意,然后肢体模仿出这个形象,这叫形,一瞬间就出来的,那就是心到意到形到,还用练不?心里勾画出一个饿虎扑食的场景,意识中自己就是一只扑食饿虎,身体马上就做出饿虎扑食的动作,一刹那就完成了,这不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是什么?内三合还用练吗?学会松心,学会拳理,学会以心构形,就出来了。陈鑫说:四肢百骸不听命者,非官骸之过,实乃心之过也。这话说的简单直接,一语点明,以后挨了打别怪自己手慢,要怪自己心练的不到哦。

接着再说说气,有心有意就有气,这气不是专门练出来的,是心意一发,自己出来的,有感觉。但这气还不是我们练内家太极拳所要的那种气,这自发出来的气,是偏硬的叫血气,血气方刚见楞见觉还挺硬,不好,咱们要的是老子说的那种气——至柔的。“抟气至柔能婴儿乎”的那种气,因为只有至柔的气才会流行起来,硬气只能滞在那里,太极拳的气得流行起来。另外,有人说不是抟,是专,要我说爱谁说谁说,咱们练拳要的是实际的东西,不是做学问,我用这句话是为了练拳,抟是什么?就是揉啊,反复的揉,揉来揉去的意思,干嘛呢?反反复复把这股气揉来揉去,揉成至柔的,这是我要的。专气是啥意思,不懂,跟拳挨不上边,也用不上,不能体悟的东西说得再好也没用,所以不待见。

抟气至柔嘛,身体里的气要反复的糅,才能变柔,这多好,讲得通理得顺,有方有法有目标,谁爱专就专去,不抬杠也不强求。反正我觉着这气就得揉,跟揉面一样,反复揉,才能变柔变弹。怎么揉是个问题,不能用劲,得松着揉,这时候打拳就不能上劲了,因为要抟气,就得松,肌肉松了,血管才舒张,同样经脉也会舒张,气才会流动。否则连路都没有,气往哪走?真走起来不成了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了么。所以松开肌肉,力就用不上了,这是为了抟气而松,抟气至柔是目的,松只是手段,分清主次,松就不会泄也不会懈了。有目的的松是有用的松,没目的的松叫瞎松。

这种为了抟气至柔的松,松出来的是那种浑身毛发蓬松的感觉,像一个绒球从肌肤向四周伸展开去,随风摇曳。从里心往外的一种舒坦,那是一种透彻的感觉,一趟拳根本就不想停下来。什么沉肩坠肘,舒腕展指,含胸拔背、不用练全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