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癌的经方治疗 下

 kunlun75 2017-10-11
胃癌的经方治疗 下

王三虎 / 2017.10.4

中医抗癌非常道,大家好,我是王三虎。
病案举例

我举几个胃癌的实际案例。
第一,胃癌,术后,杨某某,女,61岁。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油槐镇昌寨村人。
2009年6月1日初诊。胃痛呕吐3年,胃癌术后100天。
刻诊:面黄无华,形体虚弱,食欲不振,食后易吐,偶见呃逆,大便如常,舌淡苔薄,脉细而弦。胃溃疡病史2年。
病属胃反,证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法当健脾益气,护胃和胃。六君子汤和乌贝散化裁:
红参6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半夏12g,枳实12g,生姜6g,乌贼骨12g,浙贝12g,瓦楞子20g,当归12g,元胡12g,旋复花12g,莱菔子12g,20剂,1天1剂,水煎服。
要说明的是,这就是胃癌术后坚决不同意化疗的人,对于胃癌呢,或者是消化系统的癌症,化疗确实不太敏感,所以当患者要求单用中药的时候,我也只能勉为其难。
2009年7月1日复诊,症减神增,舌脉同前。加强了降逆的作用。加了桂枝12g,竹茹12g,再20剂。
2009年8月3日第3诊,呃逆反弹,你看,我还加了降逆的药,午后胃胀为甚,舌脉同前。上方再加厚朴12g,丁香12g,柿蒂12g。再20付。
2009年9月3日第4诊,胃脘胀满,胃中刺痛,呃逆仍有,寒热均非所宜,大便干燥,舌淡红,脉数。用我的话讲顽疾征兆已现,当补泻并用,寒热并行,增强辛开苦降,活血化瘀之力,上方加黄连6g,干姜10g,桃仁12g,红花12g,麻子仁30g,30剂。
2009年10月5日第5诊,按说我们一次一次加药,这已经不少了,但是患者反应手术切口疼痛,食后胃胀满,纳差,呃逆。看看舌脉呢,舌淡红,脉数。
我就和患者细细地交谈,她自己说她还是觉得8月份的中药,服了以后呃逆好转明显,我一想那个时候药还少啊,这真就是《灵枢·师传》所谓“临病人问所便”,关键是要“顺其志”,所以我就直接开回8月3日方10剂。其后果然平稳顺当,4个月来,约用了60剂原方。
2010年2月3日第9诊,偶有泛酸,B超提示有胆结石,我就把用量再进一步减少,用2009年6月1日方加金钱草30g。这个方加减化裁,大约差不多每个月10付到20付。
2010年12月3日第15诊,仍有腹胀嗳气,食欲不振,面红便干,舌淡红,脉弦。考虑到患者用药时间长,经济能力差,乃再次缩小其制,以半夏泻心汤化裁:
半夏12g,黄连8g,黄芩12g,党参12g,生姜12g,桂枝12g,当归12g,枳实15g,炙甘草3g,金钱草30g。携方自便。也就是说你把方子拿上,你自己吃。
到2013年6月3日陪其弟媳来诊,才给我讲,已经没有任何不适,干农活如常。这个时候距2009年胃癌手术已经四年多了,应该说是效果不错的。
再举个栗子

第二个案例是宋某某,男,66岁。西安市人。
2010年8月6日初诊。胃癌术后40天,病理分期T2N0M0。不愿化疗,要求中药预防复发。
症见形容消瘦,面色略赤,口干夜甚,极易饥饿,胃脘隐痛,舌红少苔,裂纹明显,脉细而数。有Ⅱ型糖尿病、冠心病史多年。
证属胃阴虚气弱,法当养阴益气,和胃止痛。方选麦门冬汤加味,我用的是颗粒剂,麦冬2袋,党参、半夏、沙参、玉竹、石斛、黄精、玄参、白芍、地黄、山药、当归、川楝子、山楂、鳖甲、甘草各1袋,25剂,每日1剂,冲服。
这位老先生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服了药以后反映服药畅顺异常,每诊都是喜形于色,这个当然也与他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预防复发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关。
所以基本上这个方子就没变,一个月一次,前后30余诊,症状早已消失,舌苔并无改观,糖尿病、冠心病也并未再发作,至2014年11月3日就诊时,服药超过900余剂,时过4年。吊悬之心,虽可暂放,药物改变体质之难,可见一斑。
值得提出的是,2013年10月8日该患者还在好大夫在线有如下言论,他说“术后服王开的中药已三年多,病情稳定,可谓起死回生。王看病态度好,病人趋之若鹜,一号难求,有多少病人看多少病人,从不把病人拒之门外。该赞。”
2017年5月初,该患者仍然到西安市中医院国医馆找我调治。看起来形态与常人无异,论其心态则远较常人为好。常言说“青山易改,本性难移”,症状易消,体质难变。
通过临床观察,我认为胃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胃阴虚证型者极为少见,临床不足3%;
而寒热胶结者占十之七八;
脾胃虚弱,痰浊内阻型约占胃癌的十分之一;湿阻中焦,气机不畅型,约占胃癌的十分之一。
知道这个呢,我们辨病就有了大的原则。
病案三

第三个案例:程某,男,49岁。吞咽困难,胃脘疼痛,呕吐20余天,确诊贲门胃底癌半月,不愿手术放化疗,2015年3月6日求诊。
消瘦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厚,脉滑。辨证属寒热胶结,以寒为主。黄连汤化裁,辛开苦降,通上调下,药用:
姜半夏15g,红参15g,桂枝12g,干姜10g,黄连10g,黄芩10g,浙贝母12g,海螵蛸20g,壁虎12g,冬凌草30g,竹茹12g,大枣20g,炙甘草6g。
20剂后,妻女来述,噎解,饭增,症减,我再在上方基础上加高良姜12g,栀子10g,30剂。
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同属寒热并用之方,区别就在于有无疼痛。痞满者,气机滞涩,故用辛开苦降的黄连干姜。疼痛者寒重,故用桂枝温通。
栀子(大者名越桃)、高良姜等份为散,名越桃散,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下痢后腹痛不可忍者”。
古方越桃散,专治寒热胶结之腹痛

我受王旭高“腹中寒热错杂而痛,古方越桃散最妙”(《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的启发,临床上常用于恶性肿瘤寒热胶结的腹痛,这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另一对药,适应范围较广,意在增强疗效。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期待你的进步,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提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