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可能就那样结束了,但是没有。如果真的结束了,我现在就不会在这写这本书。结果后来我大学主修心理学。我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心理语言学。当时在语言学习领域盛行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理论认为,只有小孩子才能真正学好第二语言。根据该理论,当一个人进入成年时,他就失去了轻松快速地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能力。 这个理论很容易被接受,因为我们身边看到这样的证据--所有那些成年人在挣扎着,或是不能有效地学习一门外语。让人接受这个理论几乎是太容易了。 尽管事实上所有人都似乎相信这个理论,我却不能接受它。我不相信它,一部分原因是我不想相信它。它感觉那么有局限性。难道说,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学其他语种,我现在就被禁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沟通吗 ?不可能的!这是我拒绝接受的。 我心中有个声音告诉我,“如果你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你能在任何时候学好任何外语。年龄不是障碍。”我甚至大胆地把这个观点写进了我的学期论文里。阅卷的教授一定是同意了我的观点,因为我顺利通过了。也许他只是奖励我脸皮厚。 两年后,我有了在我身上亲自检验这个理论的机会,那时我22岁,得到了到中国学习两年的奖学金。那是在1981年,中国刚刚对外开放。我在大二学过几小时的中文,得到一个结果----我勉强通过了考试。并且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这个课。 当时的老师更擅长“催眠”,而不是把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激发出来。你知道,他是那种用温柔的几乎单调的声音讲课的老师。就在他没完没了的唠叨中,我不由自主地漂到别处去了。那是一个舒适,温暖,黑暗的地方,你知道仅仅是出于礼貌,你应该睁着眼睛。但是眼皮可能感觉很沉,很粘,而且额头的肌肉再也牵不住它们了---呼,呼,呼….! 突然,朦胧中,你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一个问题。你甚至都不明白是什么问题…。 |
|
来自: 为下个十年奋斗 > 《功夫英语第三只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