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哪里,你都可以是“真”的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在哪里,你都可以是“真”的

这次澳门之行,一直有一个接待和陪伴我的老师,让我非常感动,我感到她不仅在做着像内陆人一样的礼貌行为,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审视着我们的这次活动,她仿佛认为这次活动质量的高低,都会是跟她有关系的,或者她本来就那么一种性格抑或品质,那就是“真”!

“因为我听说您当时在全国大赛中上的课是识字课,所以很想听听您讲一讲识字写字课!但是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安排来做吧!”好吧,我有些内疚,想到识字写字,我觉得我还没有我们扬州的个别同仁研究深入,所以虽然有一些想法,但还没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体系,也就不敢贸然奉献了。不过,她如此直率,我还是感到一种亲切感,因为我也喜欢,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一点尴尬的感觉。

“上午您的讲座总体上比较有质量,但我还是觉得您的例子要多讲一点,您以一篇课文为例谈各种教学设计,让老师们有所甄别和判断,但如果对于您认可的设计理念,您能多多呈现不同课文的设计就更好了,这样老师们会更有启发!”天哪,这是我最希望听到的话语。在国内,我还没遇到这样“爽快”的人,而她表现出来的,是那么的自然和真朴,同时也让我真切地感到了讲座存在的缺陷,并且对我进一步的改进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下午您的讲座举了很多例子,也谈了很多您自己的实践,对大家应该是很有启发的。谢谢您!不过,我现在也觉得您渗透一点理论也是有好处的,也就是你所谓的理论性,实践加理论,就是理论性实践。挺好的。在心里,我也已经被她的真诚给逗乐了,但同时也隐隐地生出了感动。也就是,在她的眼里,我并不是所谓的专家,而是一个跟她一样在研究自己事业的人。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她没有虚伪地奉承,她能说出这么多,说明她是认真听的,这当然要比奉承话很多,但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听要好得多。培训者和受训者,本来就是平等的,只是站位不同而已,受训者并不比对培训者那样的恭敬,对培训者可以心怀感谢,但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可以说上一两句的。这样的培训,才会发生的效果,而且对培训者和受训者都会有。

“哇,今天您的上课和对我们老师的评课都很棒,我就说吧,您上课的方法就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道您怎么那样厉害,短短的时间就准备了那么多的评课内容!我觉得我自己现在就有很多问题要请教您!”经过这两天的接触,我已经感到她的真了,所以我也相信,她这次绝不是在奉承我。而我呢,也并没有她这样的褒扬而有得意之感,因为我已经跟她学到了:我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发出一种感情。

其实,关于,不也是我们做人应有的品质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变得不了,这虽然不能完全说我们虚伪,至少,我们对还是有畏惧心理的。然而,这两天与这位接待老师的相处,我倒是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哪里,你都可以是的!

(如果您已经阅读到结尾了,烦请您再一下下面的广告,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