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奖为何偏爱行为经济学——那些关于理查德·塞勒的争论

 三毛99 2017-10-13

一个曾被称为“庸碌者”的人,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京时间10月9日傍晚,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这一殊荣,理由是其在行为经济学的成就。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理查德·塞勒


塞勒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类的反常现象”,并在80年代开始提出,经济学理论基本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等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存在一定缺陷。

 

由于他的理论与传统经济学“背道而驰”,塞勒在学术生涯中常年被视作“学术叛徒”。他的研究多年得不到知名期刊的肯定,甚至得不到学术同侪的认可。法律经济学的奠基者暨联邦法官理查德·波斯纳某次旁听塞勒的演讲,最后大吼:“你们根本完全违反科学!”

 

不过,质疑并未阻挡他和行为经济学的步伐。过去15年间,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者3次获得诺奖。前两次分别为2002年与2013年。

 

那么,行为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缘何如此钟意于行为经济学?为何又有如此之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领域及其创始人塞勒“嗤之以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