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B-MAPP——居家语言干预(下)

 昵称32963897 2017-10-15
2017-10-12 墨者 墨者的心路历程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亲。


    书接上文,由于昨天码字太多了(将近两万字),目前手指仍处于抽筋状态,所以如遇错别字,还请见谅!

    昨天我们聊到对话。

那么好啦,因为对话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呢我们有一个这个表。


这个表,蓝色的部分,是想告诉大家,在对话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什么。下面会给大家浅蓝色的部分就是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常见的问题。因为确实,很多机构也好,很多老师也好。当孩子的语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都会抓狂。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教。为什么就是教不会?所以我们会再花一些时间讨论这个部分的内容。

还有呢就是,在对话的干预的时候,我们的一些重点是绿色的部分。我们一个一个部分看啊。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呢,基本上会有什么呢?就是孩子他提要求的能力很好,他命名的能力很好,他理解的能力也很好,他就是不和别人说话。就是不会聊。那这个问题出在哪?

那这么一看,肯定是出在我们身上。是出在教学计划上。当然,跟孩子也是有关系的,不能说都是我们的问题。你回想一下你的那个教学计划是怎么写的?孩子能够比如说命名10个东西,这10个东西估计就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吧?孩子能够理解20个东西,这个也是,看一看周围,写了20个。我们不排除会有这样的教学计划,我也不否认在我之前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脑子特别禁拍,一拍就能拍出一堆东西来。所以经常拍一拍,这教学计划就写出来了。

可是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开始改了,我们要改什么?你不能期望,我分着教孩子的东西,我教他命名了,我教他理解了,我教他这个了,你等孩子给你整合。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合逻辑。

你教他颜色配对,红的和红的搁一起,绿的和绿的搁一起。然后你又教他命名。这是交通灯,这是斑马线。然后接着你告诉他把绿色找出来,把红色找出来。你觉得有一天他过马路的时候,他就会看到绿灯他就过,看到红灯红灯他就能停吗?不可能!我们的孩子真的不可能。


所以在你做教学计划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揉成一起给你的孩子。也就是说,当他的命名能力很好,发现他命名的都是桌椅板凳。当他理解能力很好,他指认的都是小动物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你的这个教学计划是有问题的。

在我们给孩子设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我跟一些家长做他们的计划的时候。根据一个东西,你就要想出不同的元素来。假设一个苹果,饿的时候,能提要求,苹果。命名看到苹果,他能说,苹果。理解,我要把苹果给我的时候,他能把苹果给我。围绕着苹果,我们可以教一些内容,对吧?苹果长在树上啊,苹果是一种水果啊,还有什么样的其他的水果啊,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正体的概念里,有很多我们所谓的专业的语言操作的成分在里面。也就是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样他可能才会跟我们融会贯通以后可以聊天。不然的话,你都单独教他了,你觉得坐下来他能跟你聊聊水果的事吗?做不到是吧?

所以在这就是,他分项的能力很强,他揉在一起的能力弱,你就要看,在教学计划中,是不是这些东西都是彼此没有关系的在教。我帮一些家长写的一些教学计划中,很大的一点就是,我问她,你这有这个,为什么这没有这个?你这在教这个,为什么那没有教这个?你这三个之间什么关系?你这个关系说不清楚,你给我重写!

教学计划,他要是思路清楚的话,这个教学计划就很清楚,没有那么难。不要一脸茫然的看着我。

教学计划不难写,怎么不难写?买一本幼儿园的教材,上海的,北京的,辽宁的。幼儿园的教材,还有幼儿园的教师用书。买回来,按照书上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给孩子教,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过,你一点东西都不会落下。而且他是完整的,整体的,有专题的。

你在教的过程中,你需要我们的一些教学策略,你需要我们的原则,但是在这个内容上,你真的没必要那么困惑。因为教委这边编的很多教材都非常好,你可以做一些挑选。

所以你就按照幼儿园的教材教,一个一个主题的教,你就会很安全。

常见的问题的二个,有对话行为,但是大部分都属于机械式的。你叫什么名字啊?你几岁了啊?你家在哪啊?吃饭吃什么啦?

有家长给我最大的投诉就是,我每次问他今天吃什么,他都说红烧肉。明明不是红烧肉吗。我说,嗯。因为他不理解你的问题。他之前回答红烧肉你说好,然后他就接着说。所以就是说,你一定要确保,孩子跟你的对话,他是理解的。你怎么确保他理解呀?画图片。跟他画出来,开始的时候都是通过画啊,如果孩子认字通过写,因为这个过程中你能帮他梳理他的这个整个思路。唉,你画出来了,你写出来了,你们聊的天其实越来越多。


所以现在有的时候,会让一些能力好的孩子们,他们写日记。真的写吗?连写带画。连写带画其实对于他了解他当天发生的事是很有帮助的。说以就是让他画出来,然后再说出来。或者你帮他画出来,然后让他再说,给他加深印象。

第三点是不能够理解复杂的问题,所以就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说我举了个例子,周末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对于我们谱系的很多孩子来说,他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周末。他还要理解爸爸妈妈。还得知道带你,这个你就是我自己。还得是去哪玩了,不是吃了什么。

所以说当他在这句话里,任何一个关键词他不理解的时候,都会导致他的回答错误,或者不回答。

另外常见的问题就是,你聊东,他聊西。这个不要太介意,只要他能聊就好,为什么?普通的孩子也是这样。56岁的孩子自己聊,真的是自己聊自己的,那个岔打的,完全都不是在一个平台上。没问题,只要他能聊。

但是,有的孩子一偏主题就偏到自己的爱好上了。我认识一个孩子就是,他一聊就聊他的恐龙,什么霸王龙,三角龙,什么侏罗纪,白垩纪。哪个恐龙吃草,哪个吃肉,哪个有多大,哪个活在哪个前边。他都能给你聊的头头是道,这个真心没办法跟他聊啦,对吧。但是,你但凡跟他聊什么,他都得偏到他那唯一的主题的时候。你就知道这里肯定有问题,一个是你聊的内容他可能接不下去,但是他又不想干在那,他又想说点什么。所以他就聊他自己擅长的,他觉得把你说的没话说了,他就,唉?!聊得还不错。他很爽的回去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开始偏离主题了,我们要判断。他每次偏离的都不太一样,但是全都是他喜欢的,没关系。他每次偏离都是偏离那一个主题,就那几句话,来回来去,那你就要关注。

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原因,刚才我们说过一些。那么这也给大家再整理一下,一个呢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交互语言的干预,也就是说他的干预,他整个教学计划,不是特别的严谨。过早的让孩子进入了一个对话的干预中。我们说,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对话的呢?如果你做VB-MAPP评估,或者你用其他的评估。当孩子的语言的理解,他的命名,他的视觉,他的要求都会在一个普通的孩子大概两岁左右的时候,我们教对话。普通孩子两岁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我们才教对话。

因为我们要确保他的这个知识库是足够的。过早进行对话项目,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不是因为他了解,是因为他背会了。这个是一定要杜绝的。怎么杜绝?你可以让他说完了之后再让他把那个相关的图片给挑出来,只要他挑对,表示他理解。只要他挑错,就表示他不理解。

还有刚才提到,孩子善于仿说和背诵,是好,也是不好。善于仿说的孩子,我们喜欢。因为好教。我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不过脑子。我们上过一些课,有的孩子真的,你让他说什么他说什么,但你完全觉得他在神游的时候让仍然在说那个东西。那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停下来,我们要给他出示图片,我们要教他开始画简笔画,确保他明白我们的意思。

过多的背诵其实也不好,我们说我们给孩子讲所有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配图画。如果这个孩子不能从很多很复杂的图画元素里找到重点,我们甚至会重新编这本故事书。所以我之前会给我儿子什么拔萝卜啊,什么三只小猪,我们都重新在网上找图,重新编过一回。


因为我想让他看重点。我们的孩子很有意思,打开书跟主题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他经常能发现。唉,这有个石头。我可能这本书翻了好多次都没发现这有个石头。或者说,唉,这有个蝴蝶,一会这有个七星瓢虫,他少了一个点儿。就是完全不是在那个重点上。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他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故事,不让他们走神,我们把那些东西都给他去掉。在网上下很多的图片,然后在重新编排这个书。有时候买回来绘本,各种的剪,各种的改。然后改到适合我们的孩子,就可以用了。

另外一个呢,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的将一个语言刺激和另一个语言回应相关联。最常见的是,谢谢不客气。你跟老师说什么呀?谢谢不客气。你说谢谢,老实说不客气,谢谢不客气。这就是因为在过往的过程中,他每次谢谢老师都说不客气,对吧?如果他之前说谢谢,然后老师或是家长说,你真有礼貌,下次说啊,不客气,在下次说哎呀太懂事啦,说哎呀什么的,说点别的,是不是他就不会这么链接了?

还有就是在我们教的时候,孩子不理解上下的时候。我们就问,这是上,那这个呢?“下”。这是上,这个呢?“下”。好,然后呢,举个例子,桌子上有什么?“下”。因为他已经把上下连到一起了,他不了解。不了解就会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就会在对话里出现这种为题。

所以我们在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你要确保他理解了,你再让他跟你对话。大啊,小啊,上啊,下啊这些都要注意。

还有就是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会让他出错,是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孩子都是视觉导向的,你有个东西给他看万事都好商量。如果没有让他看的话,你真的不知道里面,他是如何存储这些信息的,但凡你不知道,就有可能会出错。

前备条件不具备,刚才说道了,他不理解,不会命名。还有就是说,很多文字没有办法从视觉上来解释。比如说,唉,你一定的做完功课,我们才能去玩。这个一定是很关键的,对吧?这个孩子没听到,或者说,如果周末不下雨,我们就去游乐场。这个孩子就听到周末去游乐场。她没听到什么叫如果,但是,不过。这些关键词我们没有办法用图片跟他解释的时候,这些也会导致孩子在对话中,他可能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稍微等他语言能力再好一些的时候,再进行交互语言的教学。

在教学方面呢,刚才也大概举了个例子,就是从教学的上面呢,我们要分刺激类组,和反应类组。

简单来说是什么呢,比如说,针对狗。我们说,唉,你说一种动物吧,他可以说狗。谁能看家呀?狗。谁爱吃骨头啊?狗。就是说他的答案是一个,但是你导致这个答案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让他能够理解,哦这些其实都跟狗有关。

所以在我们教的过程中也是,不要太说,只是说一种动物是狗,谁会看家,狗。没了。

我们可以想想,咱家养的那个是什么呀?狗。隔壁家养的是什么呀?狗。都可以列,对吧。

另外一个叫反应类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说道狗了,你能不能说点别的。其实就是把刚才那个倒过来,对吧?唉,比如说我们说到狗,小朋友你们说是什么啊?小朋友说是一种动物。那它还有什么特征啊?他又四条腿。还有呢?一个尾巴。他最爱干什么呀?吃骨头。他还可以干什么呀?看家。

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正着教完了,你反着教。孩子对狗,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了。在教的过程中,你要配合什么呀?图片,对吧?你要配合图片,你先让他了解了你再撤掉图片。别上来大眼瞪小眼的就开始教他,他可能完全说对了,但是他不理解。

那么好了,我们说干预重点要有什么?


首先,我们要看一个量。这个量是个吓死人的量。

普通的一个孩子,三岁的一个孩子。每天的对话量在1000多次。那你就要想想了,你在机构这一个小时的课,上了多少个回合?如果你的回合不够的话,你就要想想在家,你是不是要补上?补的过程中你也要想想,这节课是你说的多,还是孩子说的多?如果是你说的多,你就要想想我怎么能让他说的多。如果是孩子说的多,那恭喜你,这节课应该上的还不错。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呢,我们要想到,普通的孩子,这个量是这样的。所以在我们给孩子进行对话干预的时候,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为什么说,有的时候要对孩子的上课进行一个统计,我们要算一算他一个小时有多少个回合?

一个小时有2300个回合,我们觉得可以,不错。半个小时100120150个回合,都不错。一个小时450个回合你算算一天如果他清醒十个小时,都那么高强度的话,才4500个回合。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这呢,干预的量是一个重点。

另外呢就是不要过早的摆脱非语言的刺激,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不要过早的单纯用语言跟你的孩子去上课。还是要让他多看,多理解。

第三点呢,是要根据孩子语言发展的阶梯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普通的孩子,谱系的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学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反过头来看看普通的孩子掌握了没有,没掌握先不教。这个一定要参考,这个坊间有很多普通孩子语言发展的书。尽量买一些比较权威的,像什么耶鲁大学的,我的几岁孩子的那个系列就不错。


另外就像刚才提到的,就是一定不要刻板。千万不是说,唉?我孩子能力不好,我想让他坐下,我只说坐下,我不说别的。单一的指令,他的好处是在于当你一开始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很快的掌握了很多的指令。他的缺点是在于,当孩子掌握的能力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会遇到个瓶颈。因为他不理解,如果你一开始教坐下啊,做这啊,做板凳上啊,做凳子上啊。唉,他都能引发他这个行为的话,有可能他开始会慢一些,但是,他之后他在语言的道路上他不太容易卡壳。

所以在这也就是大量要变化,泛化你的语言和他反应的要求。

还有呢,就是利用理解能力,去提高对话能力,先理解了再跟他聊。所以像什么思维导图啊,画画啊这些都非常有用。

然后经常总结对话出错的原因,这个是很重要,唉?他为什么聊不下去?或者说他为什么在这磕磕绊绊?我可以怎么帮他?所以文字的记录对于孩子的语言成长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们都很忙,虽然我们可能会懒。但是一周记录一次,这一周孩子的闪光点啊,孩子纠结的问题啊,哪怕是你不愿意写,你用手机录音,你说出来。

那么你会发现,如果这个孩子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你的干预肯定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之中他的问题是不断的在变化,或者是不断的在好转的,那你的这个干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所以还是应该做一些这方面的记录。

另外就是这个内容,要生动有趣。这个是难倒很多人的是吧?我们坐下来跟孩子聊的是什么?认知类居多吧?或者是,来,你来说说在幼儿园学什么了?吃什么了?老师教你什么了?你告诉妈妈这是几?一加一等于几?就开始了各种的纠结。

你这么说,孩子能不烦你吗?你到底知不知道,你的孩子到底他的兴趣点在哪里?怎么从兴趣点切入,然后来带动话题的走向?这都是我们要去学习的。

你要看你的孩子的专注点是什么?这个专注点是不是可以发扬光大?你的孩子喜欢电梯,不要害怕,没关系,聊啊!电梯有那么多种呢。他只喜欢按开关,那就有点关系,但是你想开关也有很多种吧。就是你首先要抓住他的兴趣,跟他聊。慢慢再把你的兴趣植入进去。不要一开始先把他den出来,让他跟你聊,那你就den不出来,也聊不下去。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你的主题,先要是孩子为主。然后加你的元素进去,但是不要加的那么明显。刚聊两句王者荣耀,咱们说说你今天英语学了啥。死掉了,对吧?

聊着聊着游戏,我们说还有一个APP是教什么什么的也挺有意思,你要不要试试玩?反正都是游戏吗。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跟孩子聊天是要有技巧的。而且是要顺着他的思路去走,他说的可能是错的,没关系,他跟你聊了,我们可以先认可他。哦~原来是这样的,真的吗!哦~好呀好呀。就先让他觉得,唉,你听我说话。慢慢再给他灌输。而且在孩子开始跟你聊的时候,不要老揪着人家的语法。你应该怎么说,你这颠三倒四了,来你再跟我说一遍,谁愿意跟你聊啊?!你只要换位思考,回到我们学外语的时候。你幻想一下,当初老师怎么教你,你英语能比现在更好,你就用什么方法跟你的孩子去沟通。当初你的老师害你的那些招,你就别用在你孩子身上了,好吧?

对,所以换位思考,很重要。

所以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语言行为的东西呢,有的家长对VB-MAPP是陌生的,有的家长是不陌生的。没关系,我们简单的说一说。

那么呢,桑博格教授在08年的时候呢,又推出了语言行为的这个评估。这个评估呢,它的重点,或者说他的闪光点,其实就是在语言的评估上。其他的,虽然他会有一些不足。我们可以用其他的评估代替。他为什么跟坊间很多的语言评估不太一样?或者说我们会更喜欢用呢?是因为你会发现,坊间的很多评估,简单的把语言分成了,理解和对话。或者说,理解和表达。

他并没有进一步的说,理解什么样的情况,或者说表达什么样的能力。但刚才我们看到了,理解也分我对普通的动词名次的理解,我对功能特征类别的理解。表达,我们分了我提要求的能力,我命名的能力,我对话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评估里呢,他是把我们以前比较大的两大块,再细分了。所以在细分的过程之中,我们就会发现,噢,原来我的孩子,有的时候在一些常用的语言评估上,可能孩子的评估分数会比较高。但是,从他的对话上却觉得他似乎又欠缺了一些什么的时候。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用刚才跟大家分享的角度去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噢,原来这个孩子是对话能力不行。噢,原来这个孩子是提要求不行。

所以呢,我会觉得这套评估系统的好处就是在于,他能够更针对性的告诉我们,孩子的语言能力到底弱在了哪?

VB-MAPP的全名是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ogram

意思是:语言行为评估。

那他整个依据的是1957年斯金纳教授的语言行为的这本书。他的所有干预的原则和方法呢都是和应用行为分析有关的,也就是基于ABA。而且他的这个应用人群不光是孤独症的孩子。任何有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啊,成人啊,都是可以用的。

在他的这个评估里呢,大概分成了5个部分。你会看到蓝色和绿色部分是他的评估内容。你如说孩子的能力,我们叫里程碑。里程碑在这个评估系统,他的定义呢就像一层一层的楼。他一共有15曾楼。他要看到这个孩子是停在那一层。那我们就会用相对应的方法去进行一个教学计划的设计。

障碍评估呢,就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存在的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给孩子做完了里程碑的评估,我知道他的能力分布了。我同时还想知道,是什么影响了他进一步的进步。是他的强化物的多样性吗?是他的扫视能力吗?是他的行为问题吗?从这我们可以看到。

还有一个评估呢是比较有意思的,叫转衔评估。我每次在说道这个转衔评估的时候呢,都会很开心,是因为以前我们都是拍脑袋,觉得这个孩子可以融合了。或者说这个孩子可以怎么这么样了。现在我们有一个稍微客观一点的数据支持我们。就是说,当你的孩子分数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可以在一个比较松散的环境下接受教学。

所以呢,这三个评估表,结合在一起,出的教学计划呢,相对来说就比较完善一些。因为他即考虑了孩子的能力,又考虑了孩子存在的障碍。还考虑了下一步孩子融合还却什么技能。所以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呢,我们希望的是,他的里程碑的能力越来越高。他的障碍越来越少,他的转衔能力越来越高。那么呢,这样的孩子,当我们把他放到一个比较松散的环境中的时候呢,就会比较踏实了。

另外两个部分呢,就是IEP和项目分析。今天我的那个几步曲也是来自这儿的。这几步曲的话呢,他的这个IEP和项目分析,他又告诉了你该教些什么。但是他是比较宏观一点的,比如说要教1000个东西,但是1000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建议写出来的原因是,每个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比如西方我们要学,可能是披萨、薯条、汉堡包。那我们这可能要学的是馒头、花卷、糖三角。所以这个内容每个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求的是治疗师和家长要手牵着手,我们一起来想想,我们要教孩子什么内容。是对他来说最实用的。

所以当做完评估之后,会出一个教学计划。根据这个教学计划去实施。那家长就会说了,在家我们可以做什么呢?首先,你必须要掌握的是,你的孩子的教学计划。千万不能说,这个机构不给我们,或是我们不知道。有这种可能,但是你们要去问。起码这节课教了什么,下节课要教什么。我们改变不了老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家对孩子的教学。我们可以买一些书回来参考啊,可以买幼儿园的教材回来啊。我在家再给孩子补上这一块。

因为确实,老师们已经很努力了,但是确实老师们现在得到的各方面的支持啊什么的还远远不足。所以我们就一起加油。

那么这三个表格呢就是刚才我们说道的三个评估的表格。他有这个里程碑的,中间红色的是障碍的,绿色的呢是转衔的。那么我们会看到的呢是这个表格非常直观,从下到上,你会看到里程碑是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相应于第一个阶段是0-18个月,也就是0到一岁半。第二个阶段是一岁半到两岁半,第三个阶段是两岁半到四岁,孩子的能力。那我们之后呢这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铺垫,因为我们之后会说你的孩子在哪个阶段,你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所以在这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孩子的能力按说应该是从下往上慢慢累计起来的,对吧?他不可能说是三阶段是满的,一二阶段是不满的。这不和逻辑的,评估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说孩子的能力一定是从下往上铺的。那么一会我们会说一阶的孩子教学重点,二阶三阶我们都会跟大家再说一下。障碍评估呢,有8项是来自语言行为的,其他呢就是一些孩子的障碍,比如说他的扫视能力啊,他的行为问题啊,他的感官上的问题啊,都会在中间这个表格上列出来。

绿色的表格呢就是他的转衔能力。转衔能力我们看除了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之外,还要看的就是,他的学习的这个习惯。比如说这个学习的快不快,他可不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学到东西,他的自发性怎么样,他的自理能力怎么样。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谱系上的问题就要对他照顾的太好。

我们看到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最近我见过一个小朋友。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穿鞋呢都是脚丫伸的高高的,然后家长穿,他自己在干别的事。当我们跟家长提醒的就是,你必须要让他看,自己穿。那个爸爸特别好,特别配合。第二次见到那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弯下腰开始自己弄他的鞋子了,他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了。所以家长的意识,家长的配合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为什么自理那么重要?你到幼儿园了,你觉得那个老师是想要一个能力好自理差的,还是一个自理好但是特乖的?

而且从小朋友的立场上来说,他会说,他连这个都不会?他们就会有各种的歧视。孩子们之间倒不会,他不认识什么啊,他不和我玩啊。但是自理能力的一些比较,会让我们的孩子更难的融入到这个社会里。而且自理能力也不是谱系障碍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对吧?所以这个一定要好好教。

那么评估了之后,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干预的重点。


你千万别告诉我,评估的这17项内容都是重点。那不可能!为什么?时间有限,他肯定有先后的,他一定有哪些是这个阶段要先处理的问题。所以,但凡你收到的教学计划是那种一把抓的那种,就肯定有问题。你但凡这个教学计划是这个比较精确的,哎?你会看到教学重点的,那个才是好的教学计划。所以要看这个。

另外我们要知道干预从哪个阶段开始。第一第二第三,我们要知道这个障碍怎么去消除?我们要知道最适合的辅助工具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什么?还有就是他的教学模式。哪些是应该在桌面的?那些应该是在地上的?那些应该是在自然情境的?这个又是语言行为比较好的一面。就是语言行为的干预方法我们说,我们什么都要。我们即需要一些非常传统的回合的教学,因为很多能力我们的孩子没有,我们需要建立。我们也需要自然情境的教学,帮我们孩子把这些能力在普通的环境中也能应用出来。所以这个之间是好交叉的,他学到了,我们就放到自然情境,他学到了,我们就放到自然情境。这样去给他一个教学。还有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环境?是入户啊?是一对一啊?是融合啊?这个都要看孩子的评估,然后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客观的判断。


小朋友如果是第一阶段的孩子,我们看到第一阶段的孩子,他在最下面那个。你会看到呢,他有9项的内容,是我们会评估的。但是,在教学上,第一阶段的孩子我们的重点就是,1提要求,2模仿,3视觉,4游戏。就这四个重点。为什么放这四个重点呢?我们说的你必须会要提要求你才会表达自己,所以这个非常重要。我不管你别的能力怎么样,这个你要会提要求。

模仿和视觉,我们刚才说过,因为你语言能力不好。我就要大量的教你模仿和视觉配对。我要帮你去挑一个在未来可以辅助你沟通的方式。你是用图片啊,使用手语啊,就是靠这了。孩子要看他哪个学的会比较快。

仿说,当你的孩子一点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就是不会有意识的发出哪怕一个啊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需要用强化物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

游戏就是玩,玩特别的重要。一阶的孩子不到一岁半的孩子,你想让他在那坐45分钟吗?不可能,也不人道,也不好玩。你让他玩玩具,在玩具过程中他就会提要求。他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

他会玩这个玩具了,你就会让他配对玩别的玩具,他就会今早摆脱实物对他的强化,他会变成玩具类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千万别说,老师花了不少的时间就是在跟我们玩玩具,玩游戏了。这个游戏也是有技巧的,有的家长说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我也参与不进去啊?有这样的家长没?

怎么就拿玩小汽车为例,说说怎么个参与进去孩子的游戏之中去,同时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做一个评估。

首先当你给他买了个小汽车的时候,你给他,他接过来玩。或者说他一进屋发现墙角那有一个以前没见过的小汽车,他就跑过去。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心里一动啊,就觉得这孩子有戏,至少可干预。他要是视而不见,这就麻烦了是吧?

但是,跑到小汽车那了,我们接下来观察的是什么?跑向小汽车比跑向窗台,或是乱跑是不是要好一些?接下来我们要看,怎么玩小汽车的?玩的方式啊。拿起小汽车来赛跑,把东西放在小汽车上运到另外一个地方。

哇!如果他开始这么玩,你会怎么样?你觉得更有戏啦。为什么?因为这小汽车造出来就是希望孩子们这么玩的。他是供人这么玩的,知道吧?这就是说这个孩子玩的怎么样?是以人为中心的,知道吧?


好了,这个孩子不是这样,他拿起来把车反过来,开始拨弄那个轮子,而且这一拨弄就是一上午。假如他开始拨弄了5分钟,你觉得后续的10分钟会干嘛?在这继续拨弄啊。再给10分钟干嘛?还是拨弄啊,是吧?

这个时候我怎么才能不知道孩子他要干嘛呢?他就拿起小汽车就在那玩轮子,玩了两分钟,我就可以预判,后来5分钟还会怎么样?这么玩。如果我想把后来5分钟,我不知道他该怎么玩,我应该怎么办?

或者怎么样?或者你拿个东西让那个转的小轮子卡住不转。这就叫什么啊?当你已经预测孩子接下来会做什么的时候,你要想变成,你不知道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你就应该对这个孩子进行什么?扰动。干扰他。

扰动,什么叫扰动?比方说我这个时候就可以,伸出两个手指头,把转的轮子捏住。捏住了之后,这个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我知道吗?有人说生气,有人说哭了,还有人说扒我的手。还有什么?这些都是你们在猜。实际上这个孩子会做什么我根本就不知道。

大家在猜,这个孩子可能会生气,这孩子会看你,这孩子会问你,你干嘛弄我!你为什么不让我玩?你们都在猜,但实际上对于眼下我捏住的这个孩子,他要有什么行为做出来,我知道吗?

那我怎么才能知道啊?我如何才能知道,我不用脑袋去猜他,我如何能知道?

那就等啊!扰动之后就要等,等就可以观察他用什么行为来应对现在这个扰动。知道这个意思吧?不等,那你永远不知道。那就等一等看,对不对?

这个等,接下来就有一系列的动作。这其实是一个对孩子的评估过程。然后我捏着,有的小孩就开始抠我的两个手指头,而不看我。如果他一抠,我就放开了手,那孩子会干嘛?继续玩轮子是吧?我又开始能预测他干嘛了是吧?

啊,那我现在知道,我把轮子捏住,他就开始抠我的手,这个我知道了。我如何让我不知道接下来他还会干什么?那就是继续掐住,对吧?继续保持这种扰动,我看你还有什么招。对吧?所以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开始把牙伸过来了,也就是说他拿不开他就开始咬。是吧?现在我知道他用什么方式了吧?

你说我能让他咬到吗?我要让他咬一咬看看,是吧,他咬了我也不哭不叫,他会有什么反应?是吧?这个我一般不会做这样的尝试,是吧。这个时候,他如果掐住,他掰,掰不动,他就会开始用咬,这个时候我会干嘛?我要给他另外一种扰动,什么扰动?现在我知道你要咬我对吧?那我现在扰动就是,我要阻止你的脑袋,使你的嘴接触不到我的手,但我的手还继续保持。会发生什么呢?还是不知道,是吧?

所以你有没有看到,其实当我们能够预测孩子常规接下来行为的时候,我们稍微给他一点扰动,我们就会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我们就会等。一旦我们知道了,我就可以在扰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保持扰动,或者是给他新的扰动。直到这个孩子开始有反应。

你比方说,有的孩子就在那玩汽车。不管是机械的还是非功能性的。啊,他拿着小汽车在那,嘟~~~跑啦。跑啦他就追小汽车去吧,这是一个功能性的玩法对不对?好,我跑过去他就要抓住小汽车的时候,我那脚踩住了小汽车。这是不是一种扰动?如果我不踩,他会怎么样?把小汽车拿起来接着玩去了就。现在呢?我踩住了他还能拿出来?拿不出来了,所以,有的孩子他就开始抠,有的孩子就开始推你的脚,拍你的腿,逐渐的就往上来了。

推也不成,拿也不成,孩子就知道,把脑袋抬起来。抬脑袋是为什么?如果这个是个桌子腿,他会抬脑袋吗?这就看出来不一样,如果你的孩子始终在那搬腿,而不往上抬一抬,这说明他把你的腿当什么了?当桌子腿了。

如果他推了半天,能够抬头,那就说明怎么样?他意识到这是人的腿。他开始跟人打交道了。啊,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和他有眼神交流了,我就会,唉,他一看到我,我就冲他笑,一笑我就把脚底下松开。接着他又玩到了是吧?

小汽车一旦放手,我又追过去,又踩住。当我第二次踩住的时候,孩子抬起头来看我,是比第一次更快了还是更慢了?很可能他就不再推你的腿,也不再抠你的脚了,而是怎么样?你一踩住,他就马上怎么样?抬头看你。对吧?所以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的暂停,互动,暂停,互动。你一方面是在教他,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怎么样?评估他。

所以,什么叫评估?就是观察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对周围的人和事儿感兴趣?是不是接近他们,接近了什么?对吧?怎么接近的?接近了多长时间?

所有我们有数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可以预测了,能预测了,有信心预测了。我们就要给他一点扰动,在扰动的基础上我们又没法预测了,我们就要观察等待。在观察等待的过程中,你就把你孩子的自我游戏的能力,社会性的能力都评估在内了。

明白吗?所以你看看,当我们一谈到游戏的时候,实际上一堆的对孩子的评估就出来了。

对吧?当然我们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去扰动孩子,只要这个孩子,接近了我们希望接近的东西,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和事儿。而且是以正常的方式去接近的,而且接近了之后能够正常的作用于这个东西一定的时间,那我觉得这个就很好。我可以借着这些扰动来给孩子创造需求,来一点点的参与进去。

其实我有很多的扰动技术,而且很多是家长有时候想不到的,家长都会觉得很好玩。比如孩子在那玩积木,我除了对积木进行扰动以外。比如他搭高,他搭到了4块,要搭第5块的时候,我可以把第5块积木怎么样?嗯住。让他拿不走,这就是扰动,我看他怎么解决。

我也可以让他继续自由的拿第5块,但我还有别的扰动方式,知道是什么吗?我跑到水龙头那,我洗洗手,然后故意剩点水,是吧?然后跑到他那,他在那专心致志的搭积木呢。然后脖颈子那一阵一阵的凉,然后就一滴一滴水就滴到脖颈子里了。这是不是一种扰动啊?当一滴水滴到他脑袋上的时候,你会知道他接下来会干什么吗?不知道是吧?不知道就观察吗!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就要滴一下观察。有的孩子很警觉,回头就看,对吧?他看了我冲他笑,然后就,唉。再顺势弹他一下,明白吗?唉他就会对这个,会有躲避,然后我再追。这积木就不玩了,变成一种躲猫猫的游戏了,他很喜欢,很享受这种互动,知道吗?这是扰动。然后等我没什么水了,我再故意跑到水龙头那,把水龙头打的大开让他听到水声。好多孩子本来对积木还挺感兴趣呢,结果在这个时候怎么了?对积木完全没兴趣了,他开始玩水。他要接近水源的时候,我又开始扰动,我把水怎么样?唉,拍一下水,呲向他,你看他是不是,啊?怎么来反应?

唉?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好像不理你,但是你要做这样的互动,他对你很感兴趣,很愿意接近你,这时候给你的眼神,他完全不是因为对水的兴趣。而是对水、你,和他之间的这种互动方式更感兴趣。知道这个意思吧?就是这些其实都是游戏。

我们还可以通过扰动,把自我游戏转化为亲子游戏。

有人说,现在我们家里没有。我说不是没有,而是你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对吧?你要有意识,吸引一些同伴到家里来还是有机会的。比方说你的亲戚朋友,有没有岁数差不多的小孩啊?同事里头有没有啊?对吧?你跟他说,反正我全职在家了啊,你们家要是有什么事,把孩子送到我们家,人家都乐不得的这样啊。对不对?

但是要注意,当我们要吸引同伴到家里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迫不及待的要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导演这两个孩子。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结果这俩孩子都非常的烦她!那个正常小孩再也不想上你们家来了。

其实你应该首先吸引,留他在你们家。不要急慌慌的做导演,不要急慌慌的利用这个孩子要教我们孩子点什么,对吧?太功利了!其实也不好。你不妨,其实我觉得一个正常的同伴到家里来,你可以学习很多。

第一,你可以学习,你和正常孩子之间互动会有什么感觉?你可以学习下这个。然后看看正常孩子在对感兴趣的人的反应,反应的能力,对吧?到什么程度?对不对?然后我们再一点一点的介入。所以你在家里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儿,是吧?很多很多的事,这是游戏。

其实,每一个家庭,有很多人反对ABA。啊,这ABA就是一对一,就是做个训。其实你想想,没有一个孩子说,一天做4个小时以上的个训。知道吧。其实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干嘛?都是在游戏,在居家,在做这些事情。但这些事情的时候也一样可以用ABA啊。

没有任何人说ABA就是一对一,就是指鼻子,啊,就是摸脑袋,就是认颜色,认数字。没有人这么说啊!知道吧?这些是ABA里的一套,叫做回合式教学,你就得干这是啊,对吧?但是它并不是全部。你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之多的,你可以做很多的游戏。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如果你的孩子是05岁,或者说越小,不管功能高低啊。甚至越是功能相对低一点的,尤其是年龄已经很大了,但功能低。这些孩子,没有回合式的操作,一天两个小时以上,你基本上都是在浪费时间。在你要保证每天2个小时一对一训练的基础上,你再做一些游戏的东西,做一些居家的调整,再做一些其他的小组课,集体课。那我觉得你的孩子进步就会非常大。

说到底什么意思?就算是ABA里的一个教学技术,DTT教学,他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也是基础性的工作,离不开的。有太多小时候,两岁诊断的时候,功能很高。家长,哎呀,我们的孩子功能这么高,不愿意做这些回合式教学。我们做RDI,我们做floor time。

唉,的确很嗨,嗨到5岁的时候,跟别的孩子一比傻眼了。比那些两岁功能还低,但送那个做至少每天2个小时以上DTT的孩子一比,人家那都上幼儿园了,正常适应着呢。这个孩子还是送不进去,问题很多。这种教训,更多了。

所以,其实,我谈到游戏,实际上也离不开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的评估,对孩子的扰动。一个家长,要想自己教孩子,自己带孩子。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天要给孩子扰动成千上万次,这个孩子就不能不进步。你要是对他没什么更多的扰动,我只的是有效的扰动。就是你确实是影响他跟你互动的这种扰动,而不是无效的干扰。无效的干扰是“孩子,指指鼻子,来来来,看看,你看妈妈的鼻子,你看妈妈指呢”。你也在干扰他,可是他对你毫无回应。你在哪唱歌跳舞,她对你代答不理,这种干扰有用吗?没有用!

刚才我说的所有的扰动都是指有来有回的互动,知道吗?我们绝对不会保持在一个干扰上重复,这种干扰不行我们就给他另外一个干扰,升级的干扰,直到他对我们有所回应。直到我们已经评估到他用什么方式来应对我们,啊,这些。

所以说呢,游戏是一个帮孩子提要求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一定要让小朋友好好的玩。

到了第二阶段的孩子,我们的教学重点仍然是提要求。


他最需要能够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听者和命名就要加上来了。我们希望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再好一些,所以他要理解,他要命名。同样他仍然要玩游戏。玩对于小朋友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很多时候大家对于回合教学,可能对ABA会有误解。就觉得,我们是不是很死板啊?我们都不玩的啊?

你如果去一些专业度较高的机构里看看,或是你看看国外的教室里面,他们的玩具非常的多。好,我们让孩子玩所有的玩具,让他们在玩的过程当中,一个是作为强化物,一个是拓展他们的技能。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就可以跟你提要求,我要红色的球,我要绿色的球,我要大的球,我要小的球。你就可以引导他加入这些形容词了。你真的没必要让他坐那,啊,这个是什么?大的。这个是什么?小的。很枯燥,所以在玩里学。

好啦,到了第三阶段的孩子就变了。


为什么?他的提要求,他的命名,他的游戏能力其实已经很扎实了。到了第三阶段的话呢,我们想让他提高的就是他的互动语言能力。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词汇库,让他运用起来了。我们在这个时候也不太担心他因为不理解开始说好多的话。

还有他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重要。没有语言怎么社交?大眼瞪小眼吗?又不是在谈恋爱。你就算谈恋爱,大眼瞪小眼,瞪到最后总得说点什么吧?亲爱的我爱你。对吧?是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真的,他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你很难练他社交。当语言能力上来的时候,你教他社交就容易一些。当然,在普系里有一些孩子是没有这方面动机的。所以我们说在社交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几步曲。

第一步曲,他先跟家长社交。就是跟在座的大家。他跟你都不能社交,你觉得他能跟同学们社交吗?跟小朋友们社交吗?不可能,没有这个技能。他先跟咱们的家长们很好的社交了之后。

第二步,家长扮演一个小朋友的角色。啊,我不配合你了,我不顺从你了。我要这样玩,教他怎么应对。最后他才能在跟小朋友的社交里得到一些强化,得到一些帮助。所以呢,不要一开始就让我们教社交,教不了。他必须要别的能力都上来了,社交才好教。

还有就是集体能力,集体能力也是不要教的太早。因为你教的太早他不一定会,要不然就是坐的特别好,完全就是什么都听不懂。要不然就是坐不住,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听不懂。

我们以前也见过一个孩子,他妈妈说他一直在小学随班就读。我想你都随班就读了应该能力还不错。哎呦我的妈呀,真是随班就读。

配对都不会,那个孩子特别的乖,特别的可爱。就是一直能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声音都没有,自我刺激什么什么都没有,他就是坐那。特别的好。

真的什么都教不进去。你说他的集体能力好吗?还真挺好的,但是有用吗?就浪费了时间,对吧?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说,集体能力好的孩子,一定是在于他懂了,他才能坐得住。

而且,有时候我们的专注点不要是我的那个孩子有多么听话,你看看别的孩子。那姿势各式各样的,走神的也挺多的。所以就是说,在集体能力,我们要求孩子集体能力的时候,一定是要确保他有这个理解能力,我们再让他发展集体能力就会更好一些。

评估结果的解读呢,我们来看看。

这个是我们个人评估孩子的一个分享啊。首先我会看他的年龄。通过他的年龄,我要我的心目中有一个大概美好的蓝图,就是刚才那个三阶段的评估。我要觉得他大概在哪?然后我再看他的评估,那个分数,可能我就会受到了惊吓。或是我就得到了惊喜,哇哦~

看完年龄看分数,看完分数看分布。这个分布是什么呢?时不时平的?高高低低的?哪高哪低啊?这个都要看。还有要看这个孩子的强项,和他的弱项。他好在哪?他差在哪?

最后要看,他有没有有什么不符合逻辑的分数?比如,他的交互语言能力特别好,但是他的这个理解能力特别弱。那时不符合逻辑的,不可能的。那我们就要看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小朋友。


这个小朋友是一个,先看年龄吗,这个年龄很小,他是个两岁的孩子。第二部分看分数,大家看他的分数是不是都在第一阶段?灰色的部分是他的分数。对吧?然后我们第三个看分布。有一些比较好的项目吧?在中间,灰色的分数比较高的,对吗?有一些灰色的部分特别少的,他的分布我们说就是平均还是不平均?不平均,对吧?

然后我们再看强项。强项就是灰色部分多的,对吧?弱项就是灰色部分明显低的。所以通过这个呢,我们简单的说,这个孩子,你看到灰色部分多的是他的游戏能力,和视觉能力,都很好。但是呢,他没有仿说。就是这里,一个分都没有的是他的仿说能力。而且呢他的提要求能力也没有。所以针对这个孩子,你说。你说啊,假设。我经常让家长们假设。假设给你一个机会,你请最好的一个老师给你的孩子上一个小时的课,你让他上什么?

你可别说,哎呀,既然你是专家,你说教什么就教什么。

你得想想,我得教什么?你千万别教你的孩子玩,教你的孩子视觉,因为他已经很好了。对吧?你让老师教孩子的什么?教会他提要求,教会他更好的动作模仿,让他开口,对吗?在这几个基础之上,你可以穿插一些游戏在里面,穿插一些视觉在里面。要不然他恨死你了,怎么你一来我什么都不会。都教的是我不会的。那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时的项目里。如果我去教这个孩子的话,我会用45分钟的时间都在教要求,都在教模仿。而穿插的这15分钟,我会加一些视觉和游戏,让他觉得我这个人不是那么枯燥。

当然,游戏过程中,我也能教要求,所以一个小时都在教要求。所以就是说,当你看到这么一个评估结果的时候你一定要开始想。我应该怎么教,你可千万别看见这个分数好的我就接着往上攻。你攻不上去,他只会落差越来越大。你必须让他在一个持横的位置上,慢慢的平衡的往上走。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孩子。


看年龄3岁半,看分数应该是在二阶。看分布,挺乱的。对吧?强项有那么一个吧,算是。这个是他的视觉能力。然后弱项,基本上,对于一个三岁半孩子,我们想想他的分数应该在三阶了对吧。闭上眼镜,三岁半的孩子应该在三阶,睁开眼睛这个孩子在二阶。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想了。他的视觉能力不错,他的要求、命名分数是好的。但是他仿说的分数不高,是因为他这个孩子在评估的时候,他的仿说没有语调。就是很机械的那样说。然后呢,他的自发行为、功特类的理解,尤其是社会行为特别差。三岁半的孩子给你一个小时,你想教他什么?

肯定是互动啊,对吧?因为第二阶的孩子,我们说,游戏也是一个必须要教的内容。而提高互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啊。跟父母玩,跟老师玩,跟小朋友玩。这里他最差的一条就是和同龄孩子的互动,这方面。而且他对于功特类的理解也不好,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在DTT中学的那些位置啊,前后、上下什么的,还有就是哪个先,哪个后,这些空间上的概念。他没有在生活中泛化。而游戏,尤其是集体游戏是最能帮助他泛化的方式。所以他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找一个能把游戏和DTT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老师,去带他玩。

那么问题就是,他的集体的能力是有的,为什么不教啊?

为什么不教啊?他没那个能力,你教上去也是白教,你让他浪费了时间,你不如等他所有的能力都上来,你想为什么集体能力搁在第二阶段?是因为你必须具备了第一阶段的能力之后,你才能上升到第二阶段,你才能配合他的要求。

VB-MAPP的评估里,我们说道,你会看到他是一格一格往上的。桑德博格教授他也说道,在这一横的上,他比喻的就是一层楼,不同的房间。普通的孩子在这一层楼里,不同的房间都是填满的。我们的孩子是不平均的,所以你必须要把他所有的能力在同层之间是平衡的,分布是平均的。你再一步一步的往上去啦。

所以这个孩子的话呢,集体能力呢,在游戏中就可以慢慢的渗透了。

为什么我对这个孩子这么清楚?知道吗?

~这个是仔仔(我儿子)。

我们再来看看这另外一个三岁半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