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公司总裁 2017-10-15

  题记: 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扬州城外西边的蜀冈和原唐代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之间,有一湖,因年长日久湖心淤塞,实不文雅,于是,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两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及水上园林,使之成为风景区。为首的三家盐商,为给此景区命名,各取一名但争执很久都不满意。恰巧,被邻座有位书生听到后笑言道:“诸位的争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比杭州的西湖略清瘦些但完全可相媲美,不如名曰:‘瘦西湖’如何?”,言毕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此远播而去。四月七日,我应邀请,参加#文化名人烟花三月下扬州“万花茶禊”#活动,首次踏进瘦西湖,并与扬州初遇。初遇扬州,那一抹光影,温暖了你的季节,绚烂了我的憧憬!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解读:

———————————————

 

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文|图:刚峰

 

  一

 

  一不小心与扬州这位中国城郭中妙曼清婉最漂亮的美女初遇,我的心顿时一怦。首次踏进瘦西湖,犹如被美女顾盼流转的眼眸电击,瞬息,已快枯萎的心田,忽然被甘露轻洒,一股诗情画意般的浪漫之情,涌进了心扉。

  那是怎样的一汪湖水啊,在烟花三月的暖春,瘦西湖上的水,绿得不掺杂色,静得不起波纹。几只鸭子戏水,实足,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画般的江南美景展尽。

    瘦西湖的确很美,美的宛如一块纯碧的玉,镶嵌于湖光山色间,很诱人。泛舟于湖面上,画舫点缀,园林相连,五亭桥、小金山、荷花池、钓鱼台、白塔、二十四桥等楼亭台榭相映成辉。远望,杨柳垂塘白塔映;近看,春染花香娇艳丽。这里,草木流光溢彩;这里,湖水波光粼粼。更有莺鸟吐脆字字珠玑,蜂蝶漫飞万千瑰丽。加上头顶洁白的云朵,澄澈的天空,脚踏雕龙的舫船,碧绿的湖水,看春柳倒映,似乎,瘦西湖春韵,倾尽唐诗宋词的阳春三月扬州之精美。

  相对在山色秀郁里,相对在水气氤氲中,陪同我们一行的当地两位才女@吴静与孟瑶,安排了一场“万花茶禊”会,更让我心旷神怡。那些身穿古袍的扬州女子,抚琴弹韵,沏茶递水。其乐,如明珠溅雨;其影,如楚腰纤细;其景,犹珠帘十里。看这些明眸善睐、娇羞浅笑的仙女们,舞袖歌扇,那水袖一挥,似乎,染绿了树木,荡涤了山坡,吹柔了一江春水。置身于瘦西湖清新的春色中,我流连忘返,忘却凡心。不由想起清朝著名诗人杭州人龚自珍的诗:“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瘦西湖,不愧为扬州山水人文之精髓,如古迹之题咏、名画之名跋,为扬州平添了三分空灵二分醉蕴。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的确,扬州给许多人的印象中,依旧还是唐诗宋词中的记忆。许多人下扬州都是冲着李白兄诗意而去。

遥想一千多年前,刚出道的李白站在黄鹤楼上,为大名鼎鼎的孟浩然兄送行,写下了著名的七绝: 故人西辞黄鹤搂,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从此,拉开了历代文人墨客们把下扬州视作为一幅曼妙鲜丽的图画来憧憬,并留下他们瘦长的人生缩影与长吟短叹诗句。

扬州因李白此诗而更加有名,李白也因扬州而从此名噪一世!

  透过历史烟云,来看扬州这座城,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大观中,有点异类。上有六朝古都金陵,下有吴国首府姑苏城,它既没有江南尤物杭州的美丽,又没有隔壁雄峙江边镇江的险峻,可为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散文,那么多才子佳人都喜欢在这座城倾诉旷世才情?

为何,天下文人总喜欢下扬州?扬州,为何让文人墨客们痴迷上千年,而引来无数座城市妒忌?谜团,犹如江南烟雨一样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其实,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墨客,对扬州有不同的意境!

跳开怂恿,撇开诱惑,让我们透过春花秋月,掠过长亭短廊,拨开岁月烟花,穿越隋唐、宋明清,来看看那些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流传在大运河边、瘦西湖畔的绝美佳句,来剖析他们与扬州的际遇。或许,能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果说诗仙李白送别长他十二岁的忘年交孟浩然前往江陵,拉开了文人里客烟花三月之扬州的轻舞飞扬序幕,那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徐凝,却为我们精心描画了一个月影轻摇,灵动娇俏的扬州城。唐时的扬州,是文人们心中诗画般驶向彼岸的方舟!

浙江才子徐凝写此诗时,据说是泊船瓜洲。那是,他与另一位才子张祜同为考乡试争解元,让老师白居易很忧闷。张祜也写了一首扬州下辖渡口瓜洲的诗,其中两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很有才气。然而,白居易还是喜欢徐凝“忆扬州”的诗并力保成解元,却引发了后世的一段讼案。

平心而论,张祜综合才情胜于徐凝,他应该是发出“终老扬州”第一个诗人。张祜没得到解元,连后人苏东坡当杭州太守时,也站出来为张鸣不平。但白居易扬徐抑张,还是有些道理。晚唐时期的杭州白太守,在经历过许多仕途坎坷后,很是怀念扬州的明月的。张祜诗中的扬州月是斜月,表达的有些灰暗;而徐凝诗中的月,却是皎洁明亮的,很吻合白居易心中的扬州。你看,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无赖扬州竟然占去了二分。写的多么好呀,借月光寄怀,期待东山再起是唐朝许多诗人“一笔荡开”的比兴手法之一,扬州的月光最明,功在徐凝。

于是,扬州的明月便成为文风熏熏的大唐王朝文人墨客们下扬州观花赏月的由头。扬州,亦成为许多怀才不遇才子们心中抒怀咏志的明月之乡。举目望去,唐朝写扬州月光的诗,我以为写的最好的还是杜牧。杜牧,可谓是扬州知己。一提起晚唐这位著名诗人,就自然会想起他诗下的青楼艳歌和二十四桥的丽人倩影。他的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中的典雅而独具韵味的美色扬州,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的华美斑斓而迷离。杜诗人诗中的扬州不仅是他相恋的女友,而且,更是他磨练意志抒发壮志的最佳栖息地。其实,杜牧对扬州的这份感情是世袭的。当年他的祖父杜佑就是淮南节度使驻节扬州。当年,杜佑作为扬州最高行政长官,他培养了一个年轻的诗人名叫刘禹锡。刘同学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遇,从而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传世名句。

当祖父离任扬州三十年后,杜牧跟随老师牛僧孺下了扬州。作为中唐著名的“牛李党争”领袖,失败后的牛先生从中央贬谪扬州并主政,宽宥并姑息手下书记官杜牧。才有了小杜同学在扬州的风月繁华下的浪漫,才有了小杜同学为纤巧疲软的晚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峭健之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小杜诗人心中的扬州,那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已成为一种志向的抒情。从杜牧在扬州曾注释《孙子兵法》与针对危机四伏的晚唐政局写下的《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充满刀光剑影的文章,亦可看出,一个壮志难酬的热血青年在苦中作乐中励志,且最终当上太守的人生履历。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两宋时期的扬州,月还是那么明,但时局总是那么孱弱不清。

回忆宋朝,总有那么点忧郁。作为一个弱不禁风的时代,赵家的江山总是那么风雨飘摇。300多年的历史,几十个皇帝,个个阴柔萎弱却文质彬彬。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却也造就了一个文风腾蔚的时代。一批“文章太守”:韩琦、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纷纷与扬州撞腰; 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姜夔等一批文人墨客也纷纷与扬州偶遇。

扬州,在宋词诗歌里,已少了些艳丽多了些忧虑,春风,已成为那个时代最频发的词汇。无论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或者欧阳修的“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两位贬谪的高官诗词中扬州的春风,不仅是美景更是一种借喻。

扬州的春风好迷人呀。我的江西老乡王安石贬谪途中路过瓜洲眺望扬州城,临风一瞥,一个“绿”字,不高不低表达了对春风的期待。两宋时期,扬州注定总是要被江西籍的文人撞腰。史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有三位是江西人且都跟扬州有际遇。当然,与扬州关系最紧密的首推“文章太守”欧阳修,他于庆历八年二月出任扬州大守,并在大明寺亲建了一座平山堂保留至今。

作为文学家的欧阳修,一生著述颇丰,成就非凡。他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成为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批作家都是他的学生。然而,作为政治家,欧阳修混的并不好,被誉为有“宰相之才”的他,早年官做的并不大,且一直贬谪州县为地方官,直至晚年才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相当副总理一职。欧阳修在政治上干的最漂亮一件,是在庆历三年(1043)协助范仲淹、韩琦推行新政,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等十条主张,史称“庆历十策”。改革失败后,范仲淹被贬饶州(今江西上饶市)知州,而欧阳修为朋友鸣不平也被贬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

欧阳修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一个失意官僚的踉跄醉步来到扬州的。带着破了皮的,又魂牵梦绕的那个修身、齐家,平天下、济苍生的早年理想,来到了绮丽风光的扬州蜀冈山上,那一派辽阔的视野与风景,顿时,让他的胸襟舒朗起来了。从喧嚣的京都走向了山村水郭的扬州,从嘈杂的中央衙门,走进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边古城,早春二月的扬州春风吹绿了他的惆怅。

作为太守的欧阳修,在扬州为官时还是有城府的,这一点我认为比范仲淹强。同为贬官,面对失意,面对政敌,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面对汨罗江的屈夫子幽怨足迹,发出了“进亦忧,退亦忧”的牢骚与感概。岳阳楼记虽为名篇,虽也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字,但整篇文章中以“忧”贯穿主题,表达一种强烈失意情怀。而欧阳修,在来扬州之前,在滁州当太守,借琅琊山之风光,应僧侣智仙之邀,写下了中国散文史上最灿烂名篇《醉翁亭记》。一个才40出头的人,却自号“醉翁”来装醉,他以醉眼看天下,外面红尘滚滚、天下浑沌,他的内心却似明镜。《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借滁州山水掩盖内心不平,却向往并追求自由的一曲心灵的咏叹和那个时代的绝唱。全文500多字,以10个“乐”一脉贯之。“醉”是表意,“乐”是实质,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并在结尾,直呼: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滁州只是淮北一座小城,对于想寄山水散散心的醉翁来说,大概也只有那座醉翁亭。可扬州就不一样,那一脉湖光山色实在是太丰富了,特别是站在扬州最高的蜀冈,眺望那一马平川的美色美女,岂有不酒醉歌咏之意!

史上许多名家对欧阳修建平山堂总喜欢用吃喝玩乐来形容,说欧阳修在扬州玩的太狂。后人评宋词就有:“同叔温馨永叔狂”。同叔说的是婉约派词人晏殊,永叔亦欧阳修。其实,晏殊也是江西人是王安石的正宗老师与乡党籍贯抚州。晏殊位居宰相却唯贤是举,范仲淹也出自其门下,韩琦、欧阳修也得到他栽培并推荐。晏殊作为宋词之宗江西词派领袖,他也为扬州写下了名词。他曾奉旨代天巡狩天下,微服私访进过扬州,并有过在大明寺与当地文人王琪对对子的轶事。返京后写下一曲《浣溪沙》,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作为晚辈的欧阳修,来到扬州走进大明寺,自然会深刻体会晏殊老师在此写下名词的含意。他建平山堂虽有接待各方官吏文友应酬之举,但更多是失意文人在美丽风光中的解悟与反思,并再次期盼春风滋润,朝廷重召进京之意。欧阳修当不到一年太守,就离开扬州任职颖州。别离之前,醉翁兄在平山堂前亲手植了一株柳树,并写了那首著名的《朝中措》,这就是词中“手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的由来。想不到,欧阳修最终病死在颖州,更想不到他的是,他最得意学生苏东坡在他死后二十年,元祐七年(1092)也被贬知扬州。

站在平山堂前,苏东坡想起恩公厚望:“我老将休,付子斯文”不由热泪盈眶。扬柳还在,老师却已仙逝,睹物思人,于是,作为太守的苏东坡,在平山堂后面新建一座“谷林堂”以示纪念,并写下了许多咏扬州的诗词。其中,当以怀念欧阳修以欧词《朝中措》一词最为著名感人。词云:“三过平山堂,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末转头时皆梦”。其实,东坡兄岂止是为欧翁怀才不遇鸣不平,他的心里,同样期“杨柳春风”,但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梦!

杨柳春风,于是,作为扬州城的最佳名片,而响彻整个北宋的天空!

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响午,我来到了大明寺,走进了平山堂。祭拜乡贤欧公后,我站在“风流宛在”一块匾下静静张望。似乎,“流”字的笔划少了一点,而“在”字却多了一点。据说,那是当地著名墨客书写者的有意而为之。我知道,扬州的文人们很聪明,他们就是想借此匾来悄悄地告诉外地的文人与游客们,文章太守欧阳修千年前在扬州平山堂所营造的风流雅韵与兼济天下的精神依然还在。平山堂前,至今还挂着一副楹联,联语云:“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际草木际天”。不难看出,此联是集天下名楼名句合成,似乎摡括了唐宋扬州的最美人文风景,烘托出扬州作为中国文化浩瀚史卷中,唐诗宋词的最佳意境!

回首历史,一种惆怅往往徒然而生。

在欧阳修死后200年,有一位他的庐陵府(今江西吉安市)正宗老乡,名叫文天祥的书生,也来到了扬州。不过,那时的扬州已没有杨柳春风,南宋的皇帝已在都城临安向元军投降。作为谈判代表被扣的文宰相,好不容易从瓜洲渡口跳出,奔向扬州,想打听继位小皇帝南下路线,可惜扬州太守李庭芝分不清忠奸,不让他进城。好在有当地樵夫帮助下,躲过元军追捕,一路向高邮转进并获得赵昰在福州继位的信息,更换船取海路入闽,终于,在福建一臂高呼,举起并领导了全国抗元大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抵抗斗争,最终被捕被杀,为南宋尽忠。后人,将文天祥一路南逃的历险经历所写的诗,收集为《指南录》,其中,最为著名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就是文宰相在扬州所写诗中的名句!

  从晏殊到欧阳修到文天祥等,我的这些江西老乡们,都以其杰出的才华与高贵的品格和撼人心魄的人生事迹,长留在扬州,并已融汇成扬州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光耀千秋。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扬州有座梅花岭,岭下有个史公祠,说是祠堂,其实就是一间民宅。有点简陋,也有些冷清。来扬州之前,云南的著名作家风之末端就约我要来祭拜史阁部。

走扬州第一天下午,我们在吴静陪同下,走到祠堂背后那座史可法的衣冠墓前肃穆地致哀几分钟。寂寞的史公祠犹如我的心绪一样,依然在杨柳孤城下望着夕阳西下的落日而忿懑滞郁。此时,游人很少,却有几只麻雀在屋檐下呆呆地望着我不鸣叫。望着堂中史公木像,那峨冠博眉宇间,我忽然想起他的名篇《复多尔衮书》,这哪是当年南明政权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呀,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顿时,丰腴了我的浮想。

  大清朝的扬州,有太多史料拿到全国的文化舞台上,随便举一件,抛出来都掷地有声。无论是乾隆下扬州,还是“扬州八怪”或大清盐商,那一件都闪烁着扬州独特的人文风光。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位年过半百又被驴友谬传为现代“网络徐霞客”的资深旅游杂家来说,我最想说的,也最愿意为大家解读的,却是明末清初,史可法下扬州时所发生的故事,以及“扬州十日”前后,一些文人墨客在扬州粉墨登场所展现出来怆然傲岸的民族气节,我以为,那才是真实的扬州。

  让我们先来看下那个刀光剑影的时代背景。1664年4月25日,大顺皇帝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皇帝崇祯上吊而亡。本已归顺李闯王的吴三桂据说因争宠美女陈圆圆失败而反戈一击,引清兵入关。6月5日,摄正王多尔衮在山海关击退大顺军队入主北京。同日,史可法等一些遗臣在明朝留都南京,拥福王朱由崧为弘光皇帝,史称南明。

  此时的中国有大清、大顺、南明“三国鼎立”。此时的大清以剿逆贼出师为名,正与大顺激战北方。而南明拥有江南半边国土仍然占据强大政治、军事、经济优势。然,福王昏庸,却误判形式,不敢北伐,坐山观虎斗而错失复国绝佳机会。一年后,大清占领大顺首都西安逼李自成率残部逃进河南后,着即腾出精力开始收拾南明。1665年4月,清军从山东、河南、湖北顺江而下,分东、中、西三路大军总攻南明。

史可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以兵部尚书一职赴扬州督师抗清。此时,扬州作为守护南明首都南京江北最后一道坚固的桥头堡,周边布局了四大军团。可是,进士出第的文人国防部长史可法却指挥不动军队,面对强敌攻孤城,唯有一死而尽忠。果然,5月20日清军破城时,史可法欲拨刀自裁被诸将争抱,突围时被俘,清豫王多铎劝降不成遂杀死。一同宁死不屈的还有扬州总兵刘肇基、知府任民育等人,以及跟随史部长抗清被屠杀十日“计八十万余”扬州居民。

回首南明亡前的日子,总觉得有股黯淡柔靡的陈腐气息。从福王袍笏登场那天始,南明的中心不在南京而在扬州城。而撑起南明生死存亡的扬州城内外,不是史可法调不动的十万散兵,而是,一群追随史可法的文人骨气!

据说,史可法出生时,其母夜梦文天祥,少小的家教,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陪着他长大成人。

一到扬州,史可法就早已下定了效仿文宰相而报国尽忠决心。他在扬州城召开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不是布置战备,而是安排后事,希望在最后一刻有人帮他完成大节。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史当即认为义子。会上,又将上表福王“与城为殉”心迹的奏章当众朗读,读的涕泪满面,读的在场的将军们个个动容。此后,史可法在扬州写下遗书,希望,“死后若不能葬太祖高皇帝之侧,则梅花岭可也”。史可法大战之前的这些行为,哪是一个十万大军的统帅,实为一儒生尽节气的表现。在清军攻城前的几个月,史可法收到了多尔衮的劝降书。此书信据说是摄政王请桐城才子李舒章执笔,写的酣畅动人。怎么回信?这时,军帐前来了一文人欲来参军,此人名叫冒辟疆。

冒辟疆何许人也?乃明末四公子之一。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虽算不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他与秦淮名艳陈圆圆、董小宛的轶事却被渲染的风流旖旎。当年小他30岁的孔尚任为写《桃花扇》搜集南朝遗事还特意来采访他,冒公子也算是那个时期的著名才子。坊间传说,史可法《复多尔衮》一文是冒辟疆执笔,虽无正史佐证,但冒公子投奔史可法在杨州任参赞一事却是事实。不仅地方志有载,冒公子自己也曾写下了“多少南朝事,搂头幕府山”等诗文。冒公子在诗中用典故公布了自已在扬州参军的真实。

冒公子为何在多事之秋下扬州?猜测或许跟他人生中一段往事有关。假若不是阴错阳差,他能与初恋女友陈圆圆结缘而分守在如皋的水绘园,或许,就不会有祖籍扬州高邮人吴三桂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天崩地裂的大波澜,历史或许会改写。然而,历史却总是令人无奈,想象中,冒公子在急遽的马蹄声中,在扬州城内惊悸的夜色笼罩下,执笔檄文的情景,不由浮起一位名叫陈琳的扬州人,当年替袁绍起草《讨曹操檄》的往事。大凡在历史危难之际,总会看到许多文人墨客瘦弱的身躯,看到他们用不屈的精神与才情,支撑信念最后的希翼。

史可法在扬州督军,身边汇聚了一批江南文人。据说,檄文改写好后,史可法觉得自己书法不行,这篇将彪炳千秋的文章将传承后世,着即请投奔而来的书法家韩默誊正,才快马送至北京。

面对许多汇聚在扬州城的文人们,在大战前夕,史可法一一送走,他要为民族留下一些文人与骨气。冒辟疆不想走,但其父冒起宗是史阁部同榜进士,长辈的话不敢不听。扬州被攻陷后,冒公子虽躲过一劫,但却从此拒辞新朝官位,并自号“巢民”明志,在故国的残山剩水中与蕙质兰心的董小宛相伴度过惨淡余生。

史可法在扬州殉国壮举震撼了江东才俊。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自勉,她的深明大义,感染了热恋情人幾社领军人物大才子陈子龙抗清,最后也捐躯。漳州大儒黄道周在扬州拜别史可法后,以大学士转入江西募兵抗清,被捕后押解南京。因黄先生道德文章冠于一时,叛臣洪承畴想亲自到狱中劝降,黄先生手书楹联一副于囚室门枋云:“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此联用谐音、嵌字方法暗寓“史可法忠”,“洪承畴反”,然后,从容赴死。

清军大破扬州城后,挺兵渡长江,没想到,在扬州城外百里之内有一座小城名江阴,有一个典吏名阎应元,竟然打响了保卫南明首都南京最后一仗。一个小小的江阴公安局长,却在民族危亡之秋,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0天,使清军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余人。破城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全城仅幸存老幼53人。

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江阴小城与扬州古城一样,以它们不屈的意志与献身精神,为一个瑟瑟发抖即将倾塌的王朝增添了一道夕照,为一个危如垒卵时代留下了一道凛然不屈的民族之魂!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还是撇开那片惨痛抑郁的时代悲剧的雾霾,回到如我蛰居海南岛上那阳光灿灿,白云悠悠的海天一色,湛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样,我还是喜欢隋朝的扬州。

那时的扬州,不仅是一个王朝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晶。

那个时代的扬州,不只是一代帝皇隋炀帝事业的起点、生命的终点,更是一位名叫杨广的热血诗人灿烂才华栖息地。在扬州的三天温暖的春天里,吴静和孟瑶两位当地才女,先后为我们这些羡名前来的外地文友们,用方言演唱了唐时杨州诗人张若虚所写的《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扬曲”,孰不知,张诗人的诗,却是仿冒前朝杨广的诗意。

杨广同学,是个多才多艺多情的“扬州人”。他不仅以他的雄才伟略以扬州为陪都,开运河,东征西伐,为中国版图拓疆开土,建立了千秋不朽功勋;而且,他还以他的一口浓郁的吴语,用诗写下了诸多才华横溢的篇章,成为唐诗的开山之祖。更用他三下扬州看琼花的深情,为扬州营造成中国唯一的“春江花月夜”的温馨之城。并且,他的故事,成为千年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下扬州的主要原因。

非常有幸,在瘦西湖的“万花茶禊”会上,我首次看到了琼花,并拍下这些洁白如玉的花卉。就让我用一首《咏琼花》的打油诗来收收意犹未尽的尾吧:绿是精神白是魂,琼花怒放抖乾坤。莫道江北虽有寒,扬州以南尽是春!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刚峰解读|天下文人为何总喜欢下扬州? - 刚峰先生 - 刚峰看世界
 

 

 

—————————————————————————————————————

 

刚峰:全国知名人文旅游作家,学者,网络大V。曾任《乡缘》杂志总编辑,撰写并发表过有关海南历史文化随笔百万字。著有:《琼北故事》、《印象三亚》、《天涯横呤》、《心之旅》、《我的台商朋友》等书籍。欢迎稿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