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研丨黄厚江:阅读教学要重三种“读”

 山湖微波 2017-10-17

是理解文本的主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当下,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注意到了读的重要性,课堂上不仅读书声多了,朗读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这固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朗读的形式主义也日趋严重,无目的、无效率的朗读时常可见。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如果说阅读课上没有读书声是一种旧常态,形式主义的朗读是一种非常态,那么,现在阅读教学的“读”有必要提倡一种新常态。

在《阅读教学要重三种“读”》一文中,黄厚江老师提出了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三种“读”:朗读和朗诵,以朗读为主;齐读和散读,以散读为主;朗读和默读,以默读为主。重视朗读,是因为它具有实用性、普适性,有助于理解文本;重视散读,是因为它能体现阅读主体和文本的个性与风格,有助于体会复杂情感;重视默读,是因为它能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本期刊登黄厚江老师的文章,希望对老师们开展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阅读教学要重三种“读”

读是理解文本的主要手段,自然也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阅读课上没有读书声。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上不仅读书声多了,而且朗读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令人担心的是,朗读的形式主义也日趋严重,无目的、无效率的朗读时常可见。如果说阅读课上没有读书声是一种旧常态,形式主义的朗读是一种非常态,那么,现在阅读教学的“读”有必要提倡一种新常态。

相对于没有读的阅读教学和形式化朗读的阅读教学,新常态的“读”应该体现如下三个特征。

朗读和朗诵,以朗读为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的常用形式。朗诵,是一种有特定要求的朗读,它不仅是“出声的阅读”,而且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阅读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朗诵的手段增强欣赏效果。

朗读和朗诵紧密相关,但又有很大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本质的区别。与朗诵相比,朗读本质上是一种念读,是一种应用型的朗声阅读。它更注重突出讲解功能和理解功能。换句话说,它是附属于讲解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表达对文本理解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朗读者通过朗读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朗读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朗诵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它追求的是让听众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的艺术效果。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几乎一切文体都可以朗读;朗诵则更适于文辞优美的文学作品。朗读主要是一种教学形式或宣传形式,主要适用于课堂学习和电台、电视台的播音;而朗诵更适合于舞台表演。朗读对声音的再现要求自然化、本色化、生活化,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宜太多、太大;朗诵则追求生动、优美,对声音再现的要求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是戏剧化。朗读要求在语音规范的基础上,尽量运用普通话,但又不限于普通话;而朗诵注重以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听众,因此一般情况下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并尽可能音色优美,具有感染力。此外,朗读一般对朗读者的体态、表情、眼神等均无明确要求;而朗诵要求朗诵者在朗诵过程中运用体态、表情、眼神等,以强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总之,实用性、普适性是朗读的基本特征,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是朗诵的基本特征。

对照二者的区别不难发现,语文课上的读,主要应该是朗读而不是朗诵。从课文文本角度看,它不仅仅包括文辞优美的文学作品,而是涵盖所有文体和文类,散文诗歌要读,说明文、议论文也要读,甚至应用类实用文也要读。从读的主体角度看,语文课上读的主体是教师或者学生,他们几乎都不具备艺术地朗诵的条件,普通话标准的也不是很多,具有表演天分的则更少;至于要做到音色优美,要求声音的再现能够风格化、个性化甚至戏剧化,更是不大可能。从读的目的角度看,语文课上的读,目的就是理解文本(如果着眼于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包括整体把握文本、揣摩具体语句的意思等),并不追求或者说主要不是追求艺术的感染。从基于课堂教学的立场看,语文课上的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而是融合于一堂课,融合于师生间的各种活动,常常是其他学习活动的辅助。

当然,我们说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主要是朗读而不是朗诵,并不是排斥朗诵。有时候根据具体的文本和教学目的,恰切地组织一些朗诵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认识上把语文教学的朗读简单地混同于艺术的朗诵,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其表现一是泛滥的配乐朗读,二是过度的表演化朗读,三是随意的分角色朗读。即使今天不少人热衷的所谓“吟唱”,也很值得我们理性地思考和对待。

齐读和散读,以散读为主

齐读和散读都是就朗读而言的。所谓齐读,就是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应该说,齐读作为一种读的形式,利于营造气氛,能够带动那些缺少朗读主动性的学生参与朗读,但现在很多老师动不动就要求齐读课文,要学生读得整齐响亮,却说不出具体的教学目的。有的虽然能说出原因,但形式与目的又并不一致。比如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其实齐读并不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最好方式。再如有老师组织齐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而且常常是不止一个问题,可学生齐读课文时能够思考问题吗?并不能。因为齐读要顾及与大家的读一致,会分散精力,很不利于思考问题;齐读的声音非常响亮,容易相互干扰,也不利于思考问题。可见,齐读作为一种读的方式和阅读教学手段,自然有其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但它并不适宜所有文本,更不适宜所有教学目的。

我以为,阅读教学应该以散读或者说自由朗读为主。散读的好处首先是能体现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朗读方式,而且很难说有优劣高下之分。其次,散读也更能体现文本的不同特点。文本不仅有着丰富的文体类型,即使同一种文体也有许多不同的风格,甚至同一个作家也有着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尤其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和理解这些作品,绝不是采用一种统一的朗读模式就能达到良好效果的。只有每个阅读主体放松地、与文本极可能贴近地朗读,才能更好地体味不同文本的风格和特点。最后,散读最主要的优势是有利于体会复杂的情感,品读文本内涵。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更不一样。齐读对个体的思维过程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而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节奏朗读,则可以跟自己的思维节奏形成非常好的协调。

在日常阅读中,散读才是基本形式,一般很难见到大家一起朗读的情况,但语文教学中却齐读泛滥,对学生朗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常常见到的是,学生不管什么样的文本,都用一个腔调、一个节奏读。

朗读和默读,以默读为主

在比较诵读和朗读时,我的观点是更强调朗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朗读是语文课最主要的形式。如果将朗读与默读比较,我更强调默读。

客观地说,朗读和默读无论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意义。朗读利于感受文本、记忆文本、发现错误等;默读则能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利于静心思考,适合各种环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我之所以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更强调默读,首先是因为语文课上的默读受到了忽视,而朗读(包括朗诵)被过度重视,并且常常被不恰当使用。比如集体朗读被滥用,不仅学生不能思考,老师也不能发现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此外,个别朗读也常常比较随意。现在很时髦的一种做法是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种朗读,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前文说的散读,但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它变成一种有口无心的朗读,对于深入理解文本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在强调朗读的同时,更应强调默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默读这一阅读方法,在各个学段都对默读提出了目标与要求。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习默读”;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则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不仅非常重视默读,而且还提出了循序渐进的目标,逐步使学生学会默读并将其内化为读书习惯。

从朗读心理学或阅读科学的角度看,年级越高,越要重视默读的运用和默读能力的培养。有专家专门考察了小学生和中学生出声阅读和默读对材料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出声阅读的阅读理解效果更好。在六年级,两种阅读模式下的阅读理解效果没有差异;而在七年级,默读的阅读理解效果明显更好。这充分表明,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阅读模式由出声阅读向默读转变。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更加突出默读。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默读要求;二是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阅读需要自觉运用默读方法的意识;三是指导学生在默读中结合圈点、评注、联想、比较、质疑、揣摩等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作者:黄厚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