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社会」不方便的背后?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伟天英 2017-10-17

「阳明社会」不方便的背后?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陈一元著《阳明心学问答录》

侄儿问: 从孔孟以降,儒家文化一直崇尚“道德至上论”。作为儒学传统继承者,王阳明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伯父,您说对吧?

伯父答:“人生第一等大事,是立志做圣贤。”这是王阳明小时候提出的志向。

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后,回家问曾做过状元郎的父亲:“做圣贤有什么不好?”

父亲王华,笑嘻嘻地反问小阳明:“您可知道,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摇头晃脑,脱口而出:“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王华收起笑容,严肃地对儿子说:“儿子呀!您能背出北宋张载这段话,这很好。但我要告诉您,这是理想主义的呓语,您怎么可以当真呢?”

「阳明社会」不方便的背后?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李可染

张载是北宋大理学家,那“为天地立心”四句,替圣贤塑造出了“高大全”形象,历来为中国历代知识界所传颂。我想,把完美的圣贤作为信仰,去崇拜可以,但作为人生目标,则值得商榷,因为不现实,做不到。看到王华与王阳明父子这段对话,我非常兴奋,觉得“这是理想主义的呓语”这句话讲得太好了,真是一语中的。

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还有名家,不时宣扬“为天地立心”这四句话,着实让我感到吃惊。幸好,我看《传习录》发现一个问题,王阳明在创立心学后,原先“高大全”的圣贤,已变成“人人平等的圣贤”。此时的圣贤,只是个代表良知的符号,良知人人具有。王阳明说:“您在街上看到满街都是圣贤,别人看您也是圣贤。”

弟子听了好奇,不理解,王阳明便举例,用事实说话。

「阳明社会」不方便的背后?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林风眠

王阳明在当庐陵县长时,曾审讯一个顽固到底、不肯认罪的大盗。

大盗一出场,就嚷嚷:“要杀就杀,何必多话?”

王阳明笑了笑,道:“好啊,看今天天气热,大家都比较烦躁,不审了。您把衣服脱了,凉快一点,咱俩好好聊聊。”

“脱就脱,谁怕谁呀?”大盗爽快地脱下外衣。

王阳明要他把裤子也脱了,大盗便把裤子也脱了。

接着,王阳明要他再把短裤脱下,这时大盗显得犹豫起来,说话也不太连贯:“这,这,这,······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正色道:“您连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短裤吗?看来,您还是有廉耻之心,是有良知的。您并非一无是处呀!”

请看,老师说大盗都有良知,何况普通人?一下子,弟子们都听懂了,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阳明社会」不方便的背后?原来人人是圣贤,就是人人有良知啊!

张大千

王阳明阐释人人有良知即人人平等的背后,实际上是主张人的“自尊”,主张人有自我意识。当一个人能自我主宰时,就能将其生命提升到心灵无所障碍、神妙莫测的境界。

可见,阳明心学是一门冲破思想牢笼的学问,是一门解放人、引导人的学问。难怪在当年会遭受教条化的理学家和专制统治者的围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