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陵求微|『参案』东边来的不是喇嘛,来的魔术家

 为什么73 2017-10-18
2017-10-18 横路散人 腔调中医

(Photographer:NiravPatel)



专栏:『卢陵求微』


简之:居今之世,为古之工,道趣何在?观省旧典,假筌以为求鱼,博涉知病,闻参劳苦,诸象本隐福渠,言辨近良为参知隐括,贯微达幽,不愧于古。


作者:横路散人。本名曾骞。一个医者,写作者。志在中医的另一种可能性。        

       





东边来的不是喇嘛,来的魔术家

                             ——参一曹氏案


文字/横路散人

佐景按:有名袁茂荣者,南京人,年四十四,以卖面为业,其面摊即设上海民国路方浜桥顺泰当铺前人行道旁。体素健,今年六月间忽病,缠绵床笫者达一月之久,更医已屡,迄未得效。胸闷异常,不能食,两旬不得大便,一身肌肉尽削,神疲不能起床。半月前,胯间又起跨马疽,红肿疼痛,不能转侧,至是有如千斤重量负系其间。自问病笃,无可为已。曰:有能与我峻剂剧药者,虽死无怨也。史君惠甫与茂荣居相近,怜其遇,慨然邀师(曹颖甫)诊。


师至按脉察证,曰:此易耳。不能食者,湿痰阻于上膈也;不大便者,燥矢结于大肠也。湿痰阻于上者,我有甘遂以逐之;燥矢结于下者,我有硝黄以扫之。1剂之后,大功可期,勿虑也。故师径用大陷胸汤如上载,但嘱服初煎1次已足。

 

茂荣以经营为生,性甚敏悟,虽不明医理,顾知此为剧药,必难下咽。因俟药汁稍凉,闭目凝睫,满欲一口而尽饮之。但药汁气味过烈,勉啜二口,辄不能续进,余其小半而罢。服后,呕出浓痰,且觉药力直趋腹部,振荡有声,腹痛随作,欲大便者三四次,卒无所下。至夜三鼓,腹痛更剧,乃下燥矢五六枚,随以溏粪。据云矢粪积于纸制香烟匣中,满二匣。余尝诘之曰:何不用便桶耶?曰:际此衰疲之时,尚有何能力起床耶?况家无长物,故权假烟匣作便桶耳。余为之莞尔。

 

翌早,茂荣一觉醒来,方入妙境。向之胸闷如窒者,今则渐趋清明;昨之腹痛如绞者,今则忽转敉平。而胯间之疽亦崩溃而脓出,重痛大除,盖内证愈而外疽无所附丽也。于是思食,能进粥一碗,喜悦之情无以复加,盖其与粥饭绝缘者已1月有余,不意得重逢时也。后溃疽由西医调治10日,即告收功,不劳吾师之再诊矣。

 

茂荣性情诚恳而言语滑稽,余与惠甫、崇景曾共访之,故知其病情稔。读者有暇,亦大可一往晤之,彼必供君以研究之资料,而解君之疑团。且彼所售炒面,香脆可口,亦大堪一嚼云。


夫大陷胸汤号称峻剂,世人罕用之,抑亦罕闻之,而吾师则能运之若反掌,抑亦何哉?曰:此乃四十年临诊之功,非初学者所可得而几也。苟强求之,非惟画虎不成,类犬贻讥,而人命之责实重也。

                                            ——《经方实验录》


  

这是则非常惊艳的医案。

 

按现在医学观念看,茂荣几乎死症。换作今天,送到医院,不但难逃开肠破肚,怕是荡尽家财也未必得愈。当时,也群医束手。我们看古书,常常呢,发现群医无策时,其人命不该绝,东边会来一个和尚,或南边来个道士,或悄悄冒出一个无名士,几味药解大困,神奇得不可思议,救难后却是淡淡离去。不受不贪,大有道风。

 

这次不同,请了大医曹颖甫。病家福气甚深。

 

曹氏就不用讲了,深得医道。儒医与活读深通伤寒的代表。面对茂荣之病,直投大陷胸。而且,嘱服初煎1次即可。这种自信与深厚非常巍峨。八风吹不动般。

 

大陷胸汤,在《伤寒论》第134条。来看下条文: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方:


这个第134条文,语文上不完全像伤寒的语文风格。因为其行文,列其名相颇多,令人生疑。明显掺入后世中医的观念痕迹。所以,我查看了康平本的《伤寒论》,发现确真印证这一推测。康平本,较能够忠实反映出《伤寒论》原貌的版本。

 

以上所列的这个134条条文,是宋本官修的版本条文。在康平本中:


①   “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这些文字,标明的是“注”。也就是后人的嵌入注文;

②   “胃中空虚,客气动膈”为旁注;

③   “若不结胸”,在康平本中,其文为“若不大结胸”;

④   “心下因硬”,康平本中,为“心下因鞭”

 

从这几处看出,后人加有东西进去,本是注,却因传播过程中的刊刻,而加肥了条文。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我们需要忠实度比较高的文字,从而不容易误会张氏以及受到搅扰。懂得了伤寒理法的特点,很容易辨认出哪些是衍文。

 

按照张氏干净朴素,不掺解说的风格,甚至可认为“阳气内陷”也是他人所注"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短气躁烦,心中懊憹,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觉得这比较像他叙述风格。

 

把条文研读一遍后,我们可以这样推知,“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再加上“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阴阳上,是阳证,寒热上为热。人体表达上呢,想从表路而出。

 

结果,被用了下法。

 

所以,不用多解释,自然知道,津血状况受到了大量消耗。所以就有了条文中的“动数变迟,膈内拒痛”。所以,才会出现有后人嵌注了“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后人们想更具体地解释一下,生理上出现的状况。本是好事,却在刊刻中被混淆了。

 

津液虚弱后,自然动数之脉,就成了迟,动数脉,是指脉数之疾。膈内拒痛,胸内苦痛的表现,人体于此处于正邪、强弱相争,而且这个局部区域津液虚。随着状况的恶化,出现了结胸。所以就有了“短气躁烦,心中懊憹”。而且,在心下的区域,鸠尾之下,这个地方是有硬块结的,拒按。中机受到阻碍,自然容易有呼吸迫促。而且病家虚烦,闷乱郁然,不宁不舒,感到空虚空乏,此基础上更甚者,就是“懊憹”。

 

这里有很关键的要处,若“心中懊憹”而且腹满痛拒按、痞满燥实的秘结不通,是承气汤类。若是心下结鞭,且呼吸促而紧,嘈杂、嗝逆,下腹满阻秘结,加上“心中懊憹”,则是归到大陷胸类。而栀子豉汤的证候中亦有“心中懊憹”,但这个虚烦,是处于比较轻的程度,上焦有热,其热使人虚烦不眠,有一定窒息感,但还没到丢魂魄的程度,生理影响着心理,心中的结痛令人不安,说白了,津液虚得不是很严重要命。

 

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注意去鉴别的。

 

在『大陷胸汤』的条文中,还有关于其他的人体表达论述。也就是说,若不出现结胸,但是有头汗出,而且小便又不利,那么就会形成黄疸。“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啊。结胸与不结胸,分别揭示了两种人体势能规律。

 

即,内收过敛的形态,以及涣漫散开的形态。紧与散两种势能态势。

 

其湿其热紧收者,就成了结胸。其湿其热散开者,就有了蔓延周身的发黄。说白了吧,这是人体自身处理问题时,启动的不同的应急模式。人体有自己的经验路线。

 

解释一下关于“剂颈而还”,剂,是限于的意思。“剂颈而还”就是在讲出的汗是局部,颈之上的头面汗,在颈下没有汗。局部出汗而不是周身说明什么,表明了体表路线受阻碍非常大,湿与热整体上是郁滞在大范围区域,等于身体罩了一块不透气的大尼龙,体内向表肌喷发的津液根本上难以完成妥善的行布,津液一淤沤,就发黄了。再加上小便通道不畅,整个表路都卡死着。黄疸无疑。所以,这个局部头汗,是人体的表达,我们得进行翻译,翻译为一种势能语言读懂它。临证上,我就常遇到一些肝病患者,或是肝癌患者,只有头汗出,而且小便又不利,就容易发生黄疸,有的是自发黄疸,有的是被不明之医误治而黄疸。这就涉及到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类。

 

并发黄疸还好,就怕并发黑疸,那真是可能要走上绝路的。

 

条文都看完了,再看看大陷胸汤的方组。大黄,芒硝,甘遂。以苦荡涤,以咸软坚,再有甘遂通水。所以现在回头去看这个医案,曹氏言之:“不能食者,湿痰阻于上膈也;不大便者,燥矢结于大肠也。湿痰阻于上者,我有甘遂以逐之;燥矢结于下者,我有硝黄以扫之。”能说出这种话,就是真有功夫,功夫也到家了。之前我们已经说过,若是心下结鞭,且呼吸促而紧,而且下腹满阻、便秘,加上“心中懊憹”,则是归到大陷胸类。

 

茂荣的证候,是“胸闷异常,不能食,两旬不得大便,一身肌肉尽削,神疲不能起床。半月前,胯间又起跨马疽,红肿疼痛,不能转侧,至是有如千斤重量负系其间。自问病笃,无可为已。曰:有能与我峻剂剧药者,虽死无怨也。”我们来翻译一下这些证候。总体上讲,身体内部因为淤堵,已经牵制了大量的能量,从而使得体表愈失荣养,所以“一身肌肉尽削,神疲不能起床”。在胯间呢,又生了红肿的疽,“胯间又起跨马疽,红肿疼痛,不能转侧”,说明湿与热下注于此,也同时表明着体表的经络严重上下不通,所以在带间才发生了这样的状况。“有如千斤重量负系其间”,这样的状况,意味着,带脉要垮了。阴阳维,也在萎靡。

 

体表运输纵线基本已经阻掉。体表横向也实满。体表经纬已经趋于混乱。内部又结胸,大便不下。另外,茂荣能说出了“有能与我峻剂剧药者,虽死无怨也”,更是表明其懊憹之重。这样的人本身也有魄力,不然说不出这种结实的壮语。所以同气相求,就感召来了曹氏。

 

这个案子也告诉着人们怎样从内而求,感召外缘。都得从自己心里求。

 

可以肯定是阳证。而且茂荣小便状况还不是太糟糕,也还没有出现剂颈而还。这些都是客观存在,医家就是根据客观证据而办事。这个医案,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纪录脉象。非常遗憾。阴阳大象,从脉而参定。若是已陷大阴,大陷胸用下去,非常危险。因为违背法度。阴证中甘遂禁用,阳证中甘遂定须慎施。为什么不用瓜蒂散,或者十枣汤类。前者,涌吐之路,并不符合于人体势能趋势,十枣汤是攻泻重饮的,也不对证。结胸,而且大便久不下,顺势而为,逐下以解。

 

阴阳、能量、出路。这样的规律下,曹氏就这样以经方中的峻剂,应手解局。如风吹云,汤泼雪。在内部的荡涤之后,能量不再受到牵制,所以胯间的疽崩溃而脓出,人体自身已有能力外调能量攻疽。这也说明了内外循环都已经通了。


医案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大陷胸汤号称峻剂,世人罕用之,抑亦罕闻之,而吾师则能运之若反掌,抑亦何哉?”昭示了背后的一个道理,那就是药没有毒得厉害不厉害,用对了都不厉害,用错了都毒得厉害,合上了势能,就能办大事。只要谨守持理,从于规律,通明其需而启道路,就有了光明与妙境。

 

医治有缘人。有的人随立随毁,有的人矢志不渝。而茂荣也注定能救过来的,就凭其:“性甚敏悟,虽不明医理,顾知此为剧药,必难下咽。因俟药汁稍凉,闭目凝睫,满欲一口而尽饮之。”这是见地好,有胆量,不糊涂,都太重要了,冥冥中与觉知中抓得住生路。也是多生里,积有善根。





卢陵求微

卢陵求微|中秋特别分享:『绿林电台』之“声音伤寒”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5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4

卢陵求微|古医的势能观念与规律医学的本质(上)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3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2

卢陵求微|天真的力量 1

卢陵求微|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卢陵求微|金太太和周太太

卢陵求微|盗贼除神圣

卢陵求微|胡须乳房一个东西

卢陵求微|吃出来的笨和叛逆

卢陵求微|拜干娘和移精变气(3)

卢陵求微|拜干娘和移精变气(2)

卢陵求微|拜 干 娘 和 移 精 变 气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请风停下来
请风停下来
了解更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