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林下经济 漫山开出“绿色银行”

 昵称47110819 2017-10-18



 

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青山吐翠、林木葱茏,村里村外一派生机勃勃……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林改“策源地”。全国第一本林权证持有者李桂林,便住在这里。

“我们农村是靠山吃山,没有分山之前,林地都是集体的。发证之后有了管理权,林农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9月22日,记者见到69岁的李桂林时,这位老人难掩兴奋。

李桂林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全国第一本新式林权证。这张编号为“1”的林权证上,显示发证时间是2001年12月,林权所有人李桂林。林权证共登记了4宗林地,涉及林地面积260多亩,每宗林地的林种、四至都清晰无误地标注在林权证上,勾图也异常清晰。

    

“有了林权证,我们就有了自主权。”李桂林说,新的林权证明晰了产权,对激发林农积极性有很大作用。林改前,他全家年收入不到万元;林改后,他家分到的林地,为他家“发家致富”奠定了基础。

“林改后,山林也成了绿色银行。”李桂林说,现在林地每年仅竹笋、毛竹收入就有二三万元,“如果没有林改,不可能这么快就过上好日子”。

分到林地后,靠山吃山,头脑灵活的李桂林“吃”出了新花样。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林地的效益,李桂林刚开始在林下试养了近两千只鸡,效益不错,规模扩大到七八千只,仅这一项每年多赚一万多元。后来,他又在林下种植花卉、药材,并养殖蜜蜂,充分利用林下空间,“不用砍树一年就能增收好几万元”。

少砍树、不砍树,而是通过林下种养,最大化挖掘林地生产力,李桂林走上致富路。

如今,“武平林改经验”再升级,推行的就是“不砍树也能富”的林下经济。从武平县城出发,沿着省道309一路蜿蜒,这段通往捷文村仅10公里的路程,将数十个“蜂蜜基地”和“森林人家”串联起来。这些,都是林下经济产业,有林禽、林畜、林蜂,还是林菌、林苗、林药……

提到林下经济,就不得不提时下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泓森槐林下经济模式。

泓森槐林下经济

因该品种为窄冠型,高大乔木,其树干形率可达到0.78;树干通直向上,树冠紧凑圆满,分枝角度30-40°, 树枝在树冠内均匀分布,形成圆满树冠。最适宜做林下经济,对林下作物产量影响不大。充分利用泓森槐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

当前,林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1、林禽模式。在速生林下种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养殖柴鸡、鹅等家禽,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不易生病,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林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林地生产的禽产品市场好、价格高,属于绿色无公害禽产品。

2、林畜模式。泓森槐树的叶子蛋白质含量极高,林间种植牧草也可发展奶牛、肉用羊、肉兔等养殖业。林地养殖解决了农区养羊、养牛的无运动场的矛盾,有利于家畜的生长、繁育;同时为畜群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防病。

3、林菜模式。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模式。林下可种植菠菜、辣椒、甘蓝、洋葱、大蒜等蔬菜,一般每亩年纯收入可达1200~2500元左右。

4、林菌模式。食用菌生性喜荫,林地内通风、凉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程序,提高产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而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又是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一举两得。

5、林药模式。林间空地适合间种油牡丹、白芍、板蓝根等药材,对这些药材实行半野生化栽培,管理起来相对简单。据调查,林下种植中药材每亩年纯收入可达2500~4500元。

6、林粮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1~3年树龄的泓森槐树林,此时树木小,遮光少,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小,林下可种棉花、小麦、绿豆、甘薯等农作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