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设计教师资格笔试中的教学三维目标 ?

 基本资料5khotk 2017-10-18

如何设计教师资格笔试中的教学三维目标 ?

复习过程中,许多考生都觉得教学设计比较难。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环节。其中教学目标又是历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高频考点。我们如何来确定材料中的三维目标呢?

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确定教学的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合适性、全面性和目标的细化、明确、可检测性。

教学目标包括:①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系统。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真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一页截图,或是已将这部分内容具体的课程标准要求给出,我们就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学情等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是指学习者,是学生不是教师。若写成“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都是不妥的,这样,行为的主体就变成了教师,而教师的行为不是教学目标加以描述的对象。教师的行为应放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中。

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举例说出、概述、说明”等具体动词。

行为条件: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如采取“模拟”的方式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另外课堂教学中会用到的器材,如实验用具、实验材料等,也属于行为条件的范畴。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有时可省略。

行为表现程度:教学达到的标准。例如说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举例说明脂质的种类极其作用。

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和免费名师咨询,请加入点师成金冲刺群:294085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