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级学生笔下的绵竹中学

 yl的精彩图书馆 2017-10-18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日子,四川省绵竹中学110周年校庆。学校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也将参加《绵中赞歌》近两百人的朗诵,庆典将由绵竹广播电视的公众号“爱绵竹”同步全球网络直播,不能前往的校友可以在网上搜看。

  作为一个当年考不上绵竹中学的绵竹中学资深普通教师,我有幸见证这个庆典,明天,会在这里发一些相关的照片和文字。

  今天,我转发一个老校友的一篇散文,贺喜绵竹中学一百一十岁生日。



         回忆绵竹中学

          马云章

 

          一

  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我来到了新的学校——绵竹中学,开始了中学的学生生活。

  原来的绵竹中学,在紫岩书院的旧址。无论从东门大桥,还是从积英桥到绵竹中学,距离可能都一样远近。

  不过,从东门大桥过来,要经过一段苏兴街和月波巷,然后就是农田,而积英桥一过就是农田。学校在农村,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乡村的静谧,远离了叫卖声和社交圈,多了祥和安宁的环境。要读书,还是在农村里建学校好。

  刚过了积英桥走过硝房,就看见土红色的回澜塔和灰黑色的止止亭,还有校门前高大的柳树。

  这片景色,曾经是绵竹火柴的图标,也曾经是绵竹对外宣传的标志。

  学校的校门,正对着湖桥,湖桥上就是止止亭。

  “止止亭”,据记载是北宋嘉祐年间进士宇文之邵所建。他曾在文州曲水县做知县,与张浚、杨绘并称为绵竹宋代三贤。宇文之邵四十岁时辞官职回到绵竹隐居治学,由于他自号止止,归隐时所筑的亭就叫“止止亭”。原亭已不知所在,我们看到的“止止亭”是后人为纪念他于民国年间重建的。

  止止亭是一间六角攒尖两层小亭,小亭两边各有一间教室,这个小亭和教室多数时间空置,偶尔使用一下教室。我们后来还在右边的教室里上过音乐课。

  湖桥尽头,应该就是原紫岩书院的老房子。这是典型的中国风格的建筑:经十来级台阶拾级而上,就是由两排厢房和门廊、过廊组成的一个院落。门廊和过廊之间是两个天井。沿中轴线有一条甬道把两个天井分割成四个小花圃。花圃里四周是小灌木组成的围边,里面是木槿花、月季花和万年青树等植物。两边的厢房是理化教室和实验器材储存室。

  湖桥的右边,紫岩书院老房子的台阶旁边是一赑屃托的巨大石碑。

  石碑上镌刻着“古井月波”四个大字。

  据说,石碑下,就是月波井。

  紧挨石碑,是一笼翠竹,而且是一笼绵竹绵竹。

  再右边就是回澜塔。湖桥、止止亭、赑屃、翠竹和澜塔,这就是我们心中绵竹中学的典型图景。

  我们走过紫岩书院的老房子,眼前就是东风楼。这是一幢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我们进学校时,正在拆除东风楼,在其原址上修建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

  东风楼后面,沿中轴线过去,是共青楼。名曰共青楼,实际上只是这排教室中间的建筑是一个开间的两层楼房,一楼是过道,二楼挂了一口铁锺。这是绵竹中学的又一个特色——学校作息时间的信号由这里发出。每当早操、上课、下课时,这里的钟声铛铛响起,远播绵竹城。

  正因为如此,邻近的农村和城里的人们也把这钟声作为时间信号。这钟声,不知何时停止了。但是,那悠扬的钟声却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共青楼后面还有两排教室。一排是旧教室,左边两间做了图书室,右边两间用作学生上课。

  另一排是新教室。从布局看,除了东风楼外,其余的建筑都是沿从湖桥进入学校的中轴线修建,东风楼、共青楼和旧教室之间,都是花园,花园四周是齐胸高的万年青篱笆。可以看出这些可能是清末民初绵竹中学的概貌。

共青楼、新旧教室东边和南边,是一片平地,种植着蔬菜、树木和少许花卉。在这块平地的西南边,有两株接近二十米高的楠木树。老师和学生都称之为“楠木林”。这片平地,使学生们劳动课和植物课的学习基地。

  在东风楼、共青楼和旧教室的西边,有个水池,叫做艾叶池,艾叶池旁边就是学校的礼堂。据说这个礼堂是一九五八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自己修建的,礼堂旁边的绿化区西边下几级台阶就是是内操场。

  内操场右边,还有一幢两层四间教室的教学楼。我们的一年级就在这幢楼里上课,紧挨着是一个叫做杨家花园小院子。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这花园是女生寝室。内操场左边是体育器材房和一排男生寝室。

  出了内操场,就是一个面积将近四个内操场大小的外操场,外操场周围,是带刺的枳实篱笆作为围墙。远看,农田和学校好像没有界限。这样的格局,形成与外界联系在一起的视觉效果与现在的高墙隔离是鲜明的对比。


       二

  我们进学校时,正是拆除老东风楼建新教学楼的时候。我们的劳动课就是把拆除下来的东风楼整块的三合土墙体,运到礼堂旁边,再由少数建筑工人用这些墙体把礼堂四周的墙壁砌上,让礼堂不再是三面无墙,冬天无法避开风吹的礼堂。我们还从马尾河运来砂石,保证新建教学楼的需要。

  我们进学校时,廻澜塔刚好在假期维修完毕,正在做最后的工序——把维修碑记安装上去。碑记是张昌文老师撰写。我记得碑记的内容有:廻澜塔简称澜塔。初建立者毁于明季。清同治四年重修(同治四年到这次维修相隔99年,1865到1964)。我们进学校前,看见这座廻澜塔塔顶有一棵小树,澜塔每层的四角据说挂有铜铃,我们看到时已经只有最高层还剩下一个铜铃了。维修好以后,廻澜塔不再挂铜铃了。不过新涂刷的土红色的塔身、每层黑色的塔檐还是给人焕然一新的印象。

  我们进校后,还听到了古井月波的传说。这口井为汉代最著名的绵竹道士严君平所开凿。也就是说,古井月波当时的年龄已经两千岁左右啦。

  绵竹中学,被人们称为绵竹的最高学府。除了这里才有高中班而外,教学用具也是当时一流的:生物课,每个组可以使用三台显微镜,四个学生或者最多五个学生就可以操作一台;学习对数时,每张课桌就有一把计算尺,每个组还可以使用一把工业、科研使用的精密计算尺;教学用的马德堡半球、水压机、真空泵、雷电演示仪、天体运动演示仪等等,都可以看到实物的真实的原理。正因为这样,我现在对托里彻利真空的演示、雷电的产生还记忆犹新。

  在物理课上,我们看到了奥托内燃机、迪塞尔内燃机和蒸汽机模型和工作原理,在后来学校办的科学晚会,我们更是看到了天文望远镜、米波发射器等等仪器;看到了镁在纯氧中燃烧、电子推动物体等试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高年级同学把这个变化列出化学方程式,是我学习化学的启蒙。是这些让我们深深地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作为绵竹的最高学府,老师和学生每年要演出话剧。这是与川剧迥然不同的剧种,是新文学运动的产物。我不喜欢看川剧,却喜欢看话剧。在学校期间,我们看了《年青一代》、《千万不要忘记》和《红岩》三部话剧。演员则主要是老师和高中的同学们。在《年青一代》中,刘清培饰肖继业、戚开扬饰林育生、傅家骅饰夏倩茹,林岚和林岚的男同学则是两位高中同学饰演。按照我们那时的欣赏水平,觉得还不错,现在还记得。不知这种传统现在还继承了没有。

  学校演出的的这些话剧,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那个时候,号召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年青一代》正是紧扣了这个主题。记得那时我们唱的一首歌歌词就有“哪里最艰苦,就在那里奋发图强;哪里最困难,就在那里百炼成钢……哪里有荒原,就让那里盛产棉粮,哪里有高山,就让那里先出宝藏”。是这样的教育,使我们这一代树立了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信念。

  我们在学校里,每周有一下午的劳动课。

  劳动课一般是在学校的农业园地里种菜;或者为全校师生提水(那时学校没有抽水机而是一部脚踏天车,在天车踏板上行走,靠重力推动天车提水。

  紧靠天车,有一排洗澡间,每间可能就是一平方米大小,同学们劳动后或者运动后,都可以提一些水梳洗一下);或者在厨房帮厨;刚进校那年主要是为修建东风楼到马尾河运砂石。我被安排到果树小组,负责整理校园的花圃和照料果树。我们每学年的五一前后,要放一周农忙假,农村学生回乡帮助生产队抢种抢收,城区的学生则由学校组织起来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劳动,主要任务是割麦子、拾麦穗、薅秧子。

  学校周围的月亮泉村、杨茂泉村、玉马村、双胜村(当时都叫做生产大队)都留下了我们劳动的的汗水。这样的艰苦劳动,使我们在下乡后能够很快熟悉农村的环境,了解一些农作物栽培,适应简陋的条件和寂寞的生活。


       三

  我们进绵竹中学时,恰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夕。我们还是有幸在绵竹中学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勤奋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不是那场文化大革命来临,我们的同学至少应该度过三年的初中时光,还有一部分将在这里到高中毕业。

  我们上课的第一天,就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枚白底红字的绵竹中学校徽。这是我们曾经向往戴在胸前的标志。也是很多同学保存至今的珍贵纪念品。

  每天早上,当第一声钟声敲响,学校的高音喇叭响起“我们想双翼的神马,奔驰在草原上……”这是真正的晨曲,唤醒了睡梦中的莘莘学子,新的一天开始了。

  很快,同学们聚集在外操场,开始做广播体操、围着操场跑步和自由锻炼。律动的音乐、清脆的哨音、有节奏的跑步声让周围的社员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朝气蓬勃。

  早操结束,同学们涌向教室,各班的教室一下子灯光明亮,书声琅琅,早自习使学校的气氛更为浓烈。

  接着,是早餐、上午的课程、午餐;下午的课程,晚餐;晚自习,熄灯休息。

  这样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单调,却紧张而又充满活力;虽然单调,却又富有新意;虽然单调,却卓有成效;虽然单调,却值得回味。因为这是我们的学生时代,是我们金色童年与靓丽青春的年华深深地印痕。

  多少次在梦里,我们重新走过湖桥,重新走进教室,重新翻开书本,重新聆听老师的教导,重新在操场运动,重新在礼堂演出,重新聚在廻澜塔下留影。但是,时光却永远不会回头。时光的脚步,留下的是幸福的、隽永的、惆怅的、酸楚的、苦涩的回味。

  这里,套用陆游的诗句作为结束语:

    梦断绵中五十年,

    同学星散不等闲;

    旧址重游再聚首,

    童心依在鬓发斑。

  川西之声简评:

  学校可以活110岁,甚至更长,但人,却不能。

  读冯先生这些文字,真有些沧海桑田的味道,他笔下那些历历在目事物,在现在的老校区即初中部,许多景物已经找不到痕迹了,而当时的风土人情,也恍如隔世;更不用说地震后异地重建的绵竹中学高中部了。

  其实,我们今天的校园景观,五十年之后,一百一十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很难想象,但我希望,我们的精神,绵中的灵魂,能长存。




    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川西之声,您的关注也是一种发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