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笔谈│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橙子橘a556nj3d 2017-10-19


张艳玲1,孙霆芳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Vol.32(10):743-746



摘要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内镜多点黏膜活检确诊。膳食疗法、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应提高对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儿童;诊断;治疗


作者单位:1.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20;2.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儿科,北京  100176
通讯作者:张艳玲,电子信箱:ylzhang7766@126.com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为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浸润胃肠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或)浆膜层,甚至胃肠壁全层,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将其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治疗,避免误诊。

1    流行病学

Kaijser在1937年首次报道了EG,之后新发病例不断发现,在1950—1986年文献报道了40例EG,1987—2010年文献报道了59例。Halwani等[2]报道,EG在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但多见于30~50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EG发病率总体较低,Spergel等[3]报道, 在美国EG患病率是22/100 000~28/100 000,因其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故发病率难以准确估计[4]。近年来EG发病率不断增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2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充分认识,韩莉莉等[5]报道,此病可能是各种外源性、内源性过敏原引起的一种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何祖蕙等[6]报道,EG患者回避可疑饮食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说明EG的发病与食物过敏反应有重要关系。文献[7-8]报道,大多数 EG患者存在着食物过敏史或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另外,外周血中EOS明显增高、胃肠道活检表明存在 EOS 浸润及对激素有较好的反应等都说明了EG是一种高敏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9]。

3    临床表现

EG患儿从食管到结肠的整个胃肠道都可受累,病变常见于胃和小肠,其临床表现与炎症所涉及范围、部位及深度有关,缺乏特异性。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腹胀,还可有水肿,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明显降低为特征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主要表现,浆膜型以腹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腹腔积液可是黄色也可是血性,笔者所见血性腹腔积液相对较多,有的EG患儿可能仅有肠梗阻或急性腹痛症状。张劼为等[10]报道,儿童及青少年可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内分泌紊乱,肝功能受损、心肌酶升高等。此外,文献[11]报道可伴随其他疾病,如EG合并嗜酸性粒细胞性皮炎、EB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支气管哮喘等。

4    辅助检查

外周血和骨髓中EOS增多是诊断EG的重要指标。文献报道,EG患儿80%以上外周血EOS升高,外周血EOS占0.05~0.35,且其绝对计数平均值为1.0×109/ L[12]。50%以上患儿有血IgE升高,可有缺铁性贫血、血清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多数免疫学检查中IgE、IgG、IgA升高或补体C3、C4减低。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排除其他疾病有重要价值。腹腔积液多为渗出液,腹水中EOS增高对EG诊断具有重要意义。X线缺乏特异性,CT检查可有胃肠道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腹腔积液。内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提示,内镜多点活检证实胃肠道黏膜组织有EOS浸润>20个/HP是诊断关键[13]。

5    诊断及鉴别诊断

EG的诊断需结合患者多方面的因素做出综合评估,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可Talley等[14]提出的诊断意见:(1)存在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特别是进食某种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后;(2)胃肠道活检组织可见大量 EOS浸润,伴外周血EOS明显增高;(3)除外寄生虫感染及消化道外的其他组织EOS浸润疾病。全血细胞计数中EOS升高对提示此病有重要价值,20%~80%患儿可出现外周血EOS增高。Klein等[15]通过EOS浸润深度将EG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并发现EG临床症状与EOS浸润位置和深度相关。(1)黏膜型:最常见,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黏膜下层,主要为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EOS浸润。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体重减轻,病变广泛时出现小肠吸收不良、蛋白丢失、贫血等全身表现。(2)肌层型:较少见,胃肠壁增厚、僵硬、呈结节状,可出现幽门梗阻和肠梗阻症状;深层活检可发现EOS浸润。(3)浆膜型:浆膜增厚并可累及胃和肠系膜淋巴结,引起腹膜炎、腹腔积液,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活检可见浆膜下EOS浸润,腹腔积液中见大量EOS。以上3型可单独或混合出现。

EG内镜下表现多样,主要有红斑、渗出、溃疡、结节等,有时胃肠黏膜炎症可导致绒毛消失,病变出现在多个层次浸润、黏膜下水肿及纤维化[16-17]。EG病变不是连续的,因此需要多点活检,通常至少要在正常和不正常的黏膜区域取6块黏膜,以提高确诊率。

鉴别诊断:因为EG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被误诊,需要与一些引起继发性外周血EOS增多且伴胃肠道症状的疾病相鉴别[18-20]。(1)肠道寄生虫:可引起继发性外周血EOS不同程度增高,临床症状表现不同,通过粪便检查是否存在虫卵或给予试验性驱虫治疗可以鉴别。(2)EOS增多综合征:以周围血及骨髓中EOS增多,多系统内有EOS浸润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此病是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外周血EOS计数>1.5×109 /L, 且连续6个月以上, 存在2个以上内脏器官受累, 包括心脏、 中枢神经系统、 皮肤、 肺、 肝脏、 肾脏, 并排除其他引起EOS增多的疾病,需考虑EOS增多综合征[21]。(3)炎症性肠病: 在疾病活动期, 部分活检组织存在EOS浸润。消化道黏膜存在具有特征性的炎症和溃疡。(4)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20]: EOS仅侵及食管, 内镜下可见EOS>15个/HP,在上皮细胞表面可以看见EOS 聚集,基底层增厚,内镜下可以看到食管黏膜形成的脊或沟。(5)Churg-Strauss综合征:是一种以哮喘、过敏性鼻炎、EOS增多和全身性血管炎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累及消化道,确诊需小肠黏膜活检。

6    治疗

目前治疗原则是去除过敏原、抑制变态反应及改善症状。
6.1 膳食治疗 有研究证实,某些食物在EG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食某种特殊食物可加重变态反应,对于EG患儿建议在膳食方面的治疗主要通过要素饮食和食物剔除。Spergel等[22]报道,采取此类膳食的时间应至少达6周。症状明显者经过要素饮食和食物剔除后,部分患儿症状有所减轻[5]。虽然单纯饮食控制不能根治EG,但在EG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仍是基本原则。  
6.2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EG的主要药物,当患儿仅通过饮食控制效果不佳时,使用激素就成了一种主要治疗方法[23]。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少包括EOS在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减少EOS趋化因子(eotaxins)及其他炎症物质释放。多数患儿用药后1~2周症状即可改善,外周血EOS恢复正常。激素治疗多采用口服制剂,口服4周左右多数患儿症状可缓解,逐渐减停激素。沈惠青等[24]报道,激素总疗程2个月为宜。对于少数患儿在激素减停过程中症状反复,可恢复减量前剂量,病情稳定后缓慢减量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白三烯参与炎性反应过程,有效减少了EOS激活、聚集、再生的过程。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EG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激素。已有数例有关EG患者使用此药后症状明显缓解的报道。(3)抗组胺药物:多数学者认为,EG是一种特异性过敏原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变态免疫反应,抗组胺药有时被应用于EG治疗。(4)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能有效抑制肥大细胞内炎症因子释放,还能阻止中性粒细胞聚集及NADPH氧化酶活化,建议与激素联合使用。其临床效果已有少数案例得到证实[25]。(5)IgE拮抗剂:有少数报道表明IgE拮抗剂可通过阻断T细胞活化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其临床试验也取得了很好效果。随着关于IL-5拮抗剂,eotaxin-1拮抗剂和CCR3阻断剂研究不断深入,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问世,为EG治疗提供更广阔前景[26]。
6.3 手术治疗 仅当患儿出现肠梗阻等表现,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外科手术。

7    预后

远期预后目前尚不明确。EG并发症主要是胃肠道梗阻。虽然少数对糖皮质激素抵抗,但总体来说,儿童EG预后较好,仅部分病例容易反复,复发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仍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