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粽子惹的祸 — 胃肠超声分享(129)

 杏林网事 2021-08-03
图片

都是粽子惹的祸

图片

作者:段星星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超声科

图片

图片
患儿,女,7岁6月。
主诉:腹痛1月余,腹围增大20余天。
现病史:患儿1月余前进食糯米粽子后出现腹痛,脐周为主,阵发性,伴有腹胀,大便2-3天解1次,黄褐色软便,无呕吐,低热,自测体温38℃,无寒战、抽搐,伴有纳差。当地医院予“吗丁啉、小柴胡颗粒、肠立宁、益生菌口服及外敷肠胃散”治疗,4天后,腹痛有所缓解,但开始出现腹泻,4次/日,黄糊样便,无粘液、血丝便。12天后,出现腹围进行性增大,无胸闷、气促,无头晕、心悸。当地医院CT提示胃肠壁增厚、膀胱壁增厚、腹水,未予特殊处理,转入我院。起病来患儿精神一般,小便可,体重下降3kg。
既往史:近6年夏天有皮疹病史,口服氯雷他定后均可好转。无外伤手术史,个人史与生长发育史无特殊,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无震水音,无血管杂音。
图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值:0.402,嗜酸粒细胞数目2.91x109/L,余(—);ESR:3mm/h。
全血CPR:1.39mg/L;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TNF-γ):(—)
肝肾功能:正常。肝炎全套:(—);风湿全套:(—);
血管炎全套:(—)。PPD皮试:(—);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测试:(—)。
凝血功能+DIC全套:D-二聚体2.27ug/ml,凝血酶原时间(PT):14.8s,余(—)。
过敏原食物IgG十四项:鸡蛋高度敏感、小麦轻度敏感,余(—)。
大便常规+粪沉渣:(—);
寄生虫抗体7项:(—)尿常规:(—)。
骨髓: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增生活跃,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曲霉菌抗原检测(GM):0.052,真菌1-3-β-D葡聚糖:4.9pg/ml。
图片
心电图

未见明显异常。

图片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外院腹部CT:局部胃壁、部分小肠壁广泛性增厚,腹水,膀胱壁均匀性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

腹部超声检查:胃窦部胃壁增厚,约6.8mm。十二指肠及部分空回肠肠壁各层广泛性、均匀性增厚,厚约5mm,层次清晰,以黏膜层明显,肠蠕动好。肠系膜回声增强,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游离积液,较深约47mm,内见细小点状弱回声漂浮。腹膜、网膜不厚。膀胱壁均匀性增厚,黏膜面稍毛糙。

超声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镜检查

食管上段黏膜可见点状糜烂,胃体、胃窦黏膜充血水肿,胃窦可见散在糜烂。十二指肠黏膜光滑,无溃疡及糜烂。空肠黏膜充血水肿。回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距回盲瓣约10-15cm处可见较多结节样隆起及糜烂。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少许点状糜烂,未见明显溃疡。

图片

腹水病理检查

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结核分枝杆菌(—)。

图片

组织病理检查

食管黏膜膜中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128/HPF)浸润。

胃窦中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16/HPF)浸润

十二指肠轻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86/HPF)浸润。

空肠轻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19/HPF)浸润。

回肠末端重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97/HPF)浸润。

回盲部轻-中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56/HPF)浸润。

回盲瓣轻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40/HPF)

结直肠:轻度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14/HPF)浸润。

图片

出院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


讨 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伴或不伴有外周血EOS增多。据报道EG发病率为十万分之8.4~28.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50岁较为常见,婴儿发病率较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食物过敏、免疫功能及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约44%~63%患者本人或家族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病史等。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成人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胃,儿童是小肠。

该病常隐匿起病,可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常表现为间歇性腹痛、腹泻。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且常为首发症状,但腹痛的部位及性质缺乏规律性和特异性。既可表现为类似胃炎的轻微腹痛,也可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胃肠穿孔、腹膜炎、腹水及缺铁性贫血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肠外表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还可以出现生长迟缓、 体重减低、 性发育延迟和闭经等症状。

目前国内外EG的诊断尚未完全统一。大多采用Talley标准:①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②胃肠道活组织检查≥1个部位EOS浸润或高EOS腹水;③除外寄生虫、肠外疾病及其他导致EOS增多的疾病。内镜下胃肠道组织活检证实EOS浸润>20个/高倍视野是EG的诊断关键。亦有采用Leinbach标准:①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②外周血EOS增多;③组织学证明胃肠道有EOS增多或浸润。但其他原因也可导致外周血EOS增多,故目前认为外周血EOS增高并不是诊断EG的必需条件,因此外周血EOS数量正常时并不能完全排除该病。

根据EOS浸润程度将EG分为黏膜型、肌型及浆膜型。其中黏膜型最为常见,临床常表现为腹泻、呕吐、贫血、便血、低白蛋白血症和体质量减轻等。肌型为胃肠道肌层受累,可致肠壁增厚、幽门及肠梗阻,出现痉挛相关的恶心呕吐和频繁腹痛。浆膜层受累可出现腹水、腹膜炎等,腹水中可检出大量EOS,对诊断有定性作用。3型可单独出现,亦可混合出现,混合出现者称为混合型。儿童EG以混合型常见。

EG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EOS增多、血清IgE升高、ESR升高、白蛋白减低、缺铁性贫血、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虽然这些检测不能对该病进行确诊,但可为其诊断提供相关线索。EG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黏膜充血、水肿、花斑样改变、糜烂、结节样隆起或增生、散在溃疡。EG组织学特点为胃肠道大量EOS浸润,可聚集成堆,浸润可累及胃肠壁全层,也可以某一层受累为主。

临床诊断EG需要排除其他EOS在胃肠道及其他器官浸润的疾病,包括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属、旋毛虫属等感染,此可通过粪便查找寄生虫排除。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是临床需要重点鉴别的疾病。该综合征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特发性外周血EOS数目>1.5x109/L,持续6个月以上,常为多系统脏器损害,主要包括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肺、肝、肾及胃肠道受累。

研究显示儿童EG可出现以下超声表现:①病变可累及多段胃肠壁,多连续性分布,最常累及胃及十二指肠。②浆膜层、固有肌层环状均匀增厚是本病的特征,黏膜下层常可增厚,但是不具有特异性。③胃肠壁间可有条带状低回声。周围网膜及系膜组织增厚、回声增强。④腹水,常呈透声好的游离积液,积液量大者可因腹膜炎的漏出而略显浑浊。⑤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皮髓质分界清晰,淋巴门结构存在,亦不具特异性。⑥一半以上的病例合并嗜酸性膀胱炎。

超声下需要与EG鉴别的主要有腹腔结核、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腹型过敏性紫癜、缺血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白血病等。腹腔结核:肠壁呈非均匀性增厚,层次不清,肠管有僵硬感,腹膜增厚明显,肿大淋巴结可有钙化。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肠壁亦呈广泛性均匀增厚,但以黏膜下层为主,层次欠清,增厚肠壁及邻近系膜内可有小片状无回声区。腹型过敏性紫癜:肠壁呈节段性均匀性增厚,以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呈“甜甜圈”样改变,具有易变性,病变肠壁血流信号增多,躯干及四肢有不同程度的紫癜,多对称出现。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肠蠕动减弱,病变肠壁增厚,层次模糊,血流信号减少。克罗恩病:病变多位于回肠末端、回盲部,肠壁不均匀性增厚,层次不清,可有裂隙状溃疡及结节状、铺路石样改变,周围系膜脂肪增厚、回声增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肠腔多空虚,肠壁增厚,以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层次尚清,肠管僵硬感。淋巴瘤、白血病:肠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回声极低,层次不清,肠腔偏心狭窄,淋巴结肿大,呈极低回声,淋巴门消失,可相互融合,可多器官受累。

实际上,该病例在超声检查时最先怀疑的是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与腹腔结核,但均未发现相应的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经询问病史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予以初步排除。当发现外周血EOS数目及比值增高时,超声才提示可能为EG。后续的各项检查均是围绕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总之,儿童EG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超声均缺乏特异性,确诊需根据患儿个体特点,依靠活检组织病理中的EOS计数,并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杨素芳,杨敏,耿岚岚,等.76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2):94-98.

[2] Min Yang, Lanlan Geng, Peiyu Chen, et al. Exclusion therapy on eosinophilic colitis in Chines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3 years of age [J].Nutrients,2015,7(3):1817-1827.

[3] 龙云,王震,梅少华,等.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2例病例系列报告[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0,15(5):356-360.

[4] 徐樨巍,李东丹.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7):481-485.

[5] Rodrigues CG, Oliveira A, Deus JR. Severe odynophagia and rapidly progressive dysphagia as 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12(4):e27-28.

[6] Lladó A, Oliveira J, Silva P, et al. Eosinophilic enteritis a rare cause of diarrhoea[J].BMJ Case Rep, 2013,30:2013.

[7] Mungan Z, Attila T, Kapran Y, et al. Eosinophilic jejunitis presenting as intractable abdominal pain [J]. Case Rep Gastroenterol, 2014, 8(3): 377-380

[8] Safari MT, Shahrokh S  Miri MB  et 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s a rare cause of recurrent epigastric pain[J]. Emerg(Tehran), 2016, 4(2):108-110

[9] Ingle SB, Hinge CR.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n unusualtype of gastroenter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19( 31):5061-5066

[10] 熊晓苓,贾立群,王晓曼.儿童嗜酸性胃肠炎的超声表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1):53-57.

[11] 何晓浩,孙淑霞,刘莉.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CT影像表现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6):461-464.

[12] 刘焱,蒋黎,张林川,等.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多层螺旋CT特征[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7):505-508.

[13] Mori A, Enweluzo C, Grier D, et 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review of a rare and treatable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tract[J]. Case Rep Gastroenterol, 2013, 7(2):293-298. 

[14] Lynsbaek S, Adamsen S, Aru A, et al. 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 due to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JOP, 2006, 7(2):211-217.

[15] Whitaker IS, Gulati A, McDaid JO, et 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presenting as obstructive jaundice[J]. Eur J Gastroentetol Hepatol, 2004, 16(4):407-409. 

[16] 白娅娅,姚玮艳.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8):1152-1156.

[17] 卢莎莎,魏云,史晓东,等. 以腹水为突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报道[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12):1438-1440.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